(共21张PPT)
第一章 · 第一节
说课人:蔡文娜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法
四、说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①出自浙教版初中科学第一章第一节
②内容分为: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a、理解科学的本质;b、掌握探究和实验的方法 等
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科学的向往,提高科学素养
3、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和向往
二、说学情
1、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具备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七年级《科学》本身“以感性知识为主”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说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游戏活动法
意图:设疑激趣
2、实验演示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
意图: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意图:理解更直观、丰富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无字天书”小魔术导入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一步:创意发挥,了解科学
壮观的火山 美丽的含羞草 雨后彩虹
1.你能举例更多的自然现象吗?
2.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昆虫蜕皮、青蛙冬眠、刮风下雨、潮起潮落、
冰山融化、病毒感染、蜘蛛织网、螳螂捕蝉
等都是自然现象。
例: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科学是什么?
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步:改变方向,加深理解
牛顿
瓦特
苹果落地—万有引力
水的沸腾顶起壶盖
— 改进蒸汽机
第三步:实验演示,开拓视野
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下沉?
一、提出疑问
每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产生疑问。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重大的科学发现。
二、建立假设
假设一:可能是鱼喝饱了水沉了下去 ,水吐 出来轻了又浮了上来?
假设二:可能靠鱼鳍的摆动游上游下?
假设三:可能是鱼肚子里的鱼鳔在起作用?
三、演示实验
观察会沉浮的气球
气球在水中是怎样沉浮的?金鱼和它相似吗?
鳔
鳔的大小在不同
水层中会发生变化
结论: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鳔的大小有关外,
还与鳍的活动有关。
四、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3、课内总结、系统掌握
课内小结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 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3、学习科学的方法: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2、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进行实验——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3、归纳总结、系统掌握
4、布置作业、深化延伸
课后作业
1、结合自身知道的事例,谈谈科学技术如何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从利、弊两方面出发)
2、搜集资料、开阔视野、争取当个讲故事的小行家(我们将进行科学故事会)
a 、地球的黑洞----百慕大
b 、克隆人离我们有多远
c 、时空隧道之谜
· · · · · ·
附:板书设计
1.1科学并不神秘
1、各种自然现象:壮观的火山、美丽的含羞草、雨后彩虹···
2、不断变化的自然界:鸟蛋孵出小鸟、种子发芽···
3、科学的定义: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利:交通工具、通讯方式、家电;登月···
2、弊:生态平衡失调、环境破坏···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