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积的小数点的定位和小数积的近似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6积的小数点的定位和小数积的近似值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0 16:1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积的小数点的定位和小数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究,进一步巩固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能按要求运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以及按要求取积的近似值。
难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掌握补“0”的要领。
【教具学具】
含例8、例9及相应“练一练”的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一、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还记得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吗?其中最大、最小的洲和洋的面积如下表,你能把表中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再保留两位小数吗?
面积/平
方千米 面积/亿平
方千米 面积/亿平方千米
(保留两位小数)
最大的洲:亚洲 44000000

最小的洲:大洋洲 8970000

最大的洋:太平洋 181344000

最小的洋:北冰洋 13100000

集体交流,同时让学生谈谈是怎么考虑的,重点要交流以下两点:
1.大洋洲和北冰洋面积的改写,在数位不够的情况下,往左用“0”补足。
2.保留两位小数的时候看千分位上的数,利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保留。
二、新知探究
(一)掌握补“0”要点。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都不错,小明学得也不错,所以他爸爸满足了他一个愿望,给他买了一个花架摆在阳台上,这个花架的底面是边长0.28米的正方形,你能帮他求出这个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引入问题。
课件出示例8:学生读题,并指名列式,说说根据是什么。(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0.28×0.28=
2.自主探究。
师: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我们要先按什么来进行计算?大家试试看。
(1)学生尝试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口答计算过程,教师板书按整数计算的过程:
师:0.28×0.28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出现了什么问题?
追问:怎样给这个算式所得的积点上小数点?谁能到黑板上把积里的小数点给点上去?
(3)引导学生归纳:计算小数乘小数,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4)在小组里互相说说方法。
3.内化提升。
(1)出示例8对应的“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积应该是几位小数?要注意什么问题,该怎样补“0”?(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次先确定积是几位小数,然后从右往左定位小数点,如果小数点前整数部分没有,就用“0”替代)
(2)即学即练。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校对时,让学生说是怎么想的?
(3)现学现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男女生分组竞赛,分两行完成,即一组完成一行即可),教师巡视,集体校对时,可将突出问题通过实物投影提醒大家注意易错点。
(4)学以致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集体交流时要初步渗透“工作效率(每小时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二)按要求取积近似值。
1.比一比,谁最快!
快速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集体校对时,说说要写一个数的近似数,该怎么写才精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重点谈谈第二行2.0与2有什么区别,“0”能不能省略?强调必须按要求精确和保留。
2.例题导航。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大伯家前年和去年的收入情况。
(1)出示例9,弄清题意。
提问: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该怎样列式呢?(板书算式)
追问:解决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什么?
(2)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3)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在学生表述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
①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你是怎样想的?(明确求积的近似值,看保留小数后一位“四舍五入”)
②横式上为什么用约等号?(因为得数是积的近似值)
③提醒:写答句的正确表达方式。(“大约”等一些词语的使用)
3.赛一赛,我最棒!
出示例9对应的“练一练”,读题,让学生说一说对大家有什么温馨提示:
(提示学生:看清题目,按要求取积的近似值,横式上用“≈”)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校对结果,集体评讲。(重点强调第二组习题中末尾的“0”不能省略,否则会影响数的精度)
4.试一试,我能行!
出示:“练习十二”第16题,学生审题。
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列式)
师: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师:算一算,看看与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总结:一般情况下估算的结果与积的近似值是接近的。由于估算很方便,所以把估算的结果与积的近似值进行比较,可以初步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你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评价?
四、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练习十二”第6、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