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邓稼先 同步练习(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0 10:00: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邓稼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奠基(diàn)
谣言(yáo)
鲜为人知(xiān)
B.殷红(yīn)
署名(shǔ)
选聘(pìn)
鞠躬尽瘁(cuì)
C.开拓(tuò)
不懈(jiě)
昼夜(zhòu)
彷徨(páng
huáng)
D.挚友(zhì)
难堪(kān)
燕然(yān)
风悲日曛(x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慕 
悲惨 
知人之明 
接然不同
B.震荡 
颤抖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C.签字 
筹话 
引人注目 
层出不穷
D.背诵 
熟识 
任人宰割 
蓬断草枯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学校程序设计大赛的冠军小李,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说起土肥原贤二,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可是家喻户晓,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日新月异变化的见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B.《朗读者》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D.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B.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C.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D.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半个世纪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B.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表现了邓稼先忠厚质朴的品质。
C.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完全是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D.文章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7.
学完本课,为了表达对邓稼先的敬佩和热爱之情,班级决定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巧联妙对】阅读课文,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千载圆梦“神五”英雄杨利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颁奖辞】仿照下面的颁奖辞,结合课文内容,给邓稼先写一则颁奖辞。
钟扬: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8.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的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
9.作者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10.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
11.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三、中考演练
1972年,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50米。
1993年,中国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
没人会想到,(批注:“没人会想到”,在巨大的差距下中国人独立自主创造的这个世界奇迹让全世界为之震撼)2016年,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会出现在中国贵州。
“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着的。”1993年,南仁东提出争取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他要表达的是:正是因为“落后”,我们更应该“奋起”。
1994年,南仁东着手选址。他和团队用遥感技术及数据分析筛选出100多个洼地,再一个一个“用脚去选”。南仁东和伙伴们早已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只记得坐在火边仰望璀璨的星空。
2006年,由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逝;2008年12月26日,FAST工程奠基典礼举行;2011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这个大射电望远镜取名为FAST,蕴含着“追赶”“跨越”“领先”之意。
此前,有外国人说:“一个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的国家,怎么能做大射电望远镜?”这激起南仁东痛彻的反思。多年来,我们多是引进外国零部件组装产品,自己只做外壳。缺少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岂能不落后!
南仁东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找回“自力更生”!这包括,即使有气吞山河的自信,仍需要面对重重困难。
FAST建设期间,南仁东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寻遍世界同类顶级技术,都无解。在他的倾情投入和亲自指导下,全国有近200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攻关,经过了近百次的试验和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有用的”,南仁东一次次研究失败的原因。终于,一项项世界性的难题得以攻克,并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同时,那么大的设备,那么长的钢梁,那么重的零部件,都是当地政府带领群众“蚂蚁搬家”一点一点(批注:“蚂蚁搬家”“一点一点”
)运进大窝凼的。科研队伍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在“自力更生”的旗帜下被极大地释放出来。
2015年3月,南仁东病倒了,肺癌晚期。这一年,他70岁。秋天,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
2016年9月25日,是中国科学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贵州平塘大窝函,FAST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启用典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信中写道—“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封贺信里,FAST第一次被称为“中国天眼”。此前,因病情加重,南仁东被送回北京治疗。但在典礼前一天,他从北京回到天眼基地—他执意要先去看看FAST:
贵州,黄昏的高原上,夕阳又大又圆。南仁东戴上安全帽,兴奋而威严的表情俨然像一个将军。同事和学生要护送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平静地摆摆手:“让我自己走过去看。”南仁东慢慢地、一步一步(批注:“慢慢地、一步一步”
)向前走去。前方,就是他为之奉献一切而终于建成的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巨大的反射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射出万道金光,绚丽无比。此时,南仁东早已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南仁东陪同前来参加落成启用典礼的国际天文学家们参观万山丛中的中国天眼。此时,开工之前曾考察过大窝函的国际大射电望远镜SKA计划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感叹道:“几年前是一片荒芜,现在居然可以运行,真的很伟大!”
FAST的胜利建成,证明了找回“自力更生”的中国科学家和建设者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创造力。
2017年1月,南仁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人物。这是南仁东生命的最后一年,病中的他原本不去颁奖仪式现场。但听说中央电视台要向全国播出颁奖仪式,南仁东又去了。他要借央视这个平台,说一段不能忘怀的话。他嗓音沙哑,话语断断续续——(批注:“断断续续”却字字千钧,病中的南仁东难以忘怀的是FAST建设者和贵州人民的深情。)
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句句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我,更不能忘却的,就是,这二十二年,艰苦的岁月里,贵州省,四千多万,各族父老乡亲,和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我再一次,借这个机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帮助过FAST……谢谢!谢谢!”
这是南仁东要表达的最后的声音。
2017年9月25日,“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
可是,10天前,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2019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还讲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追思“中国天眼”艰苦卓绝的建造历程,最大的成功不是哪一项
技术的创新成就,而是找回了“自力更生”。“中国天眼”是国之重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宝贵的国之重器。
12.选文内容大多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下列选项中没有按此顺序叙述的一项是(

A.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在贵州平塘大窝因。
B.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
C.在北京治疗的南仁东回到天眼基地,要去看看建成的FAST。
D.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O一九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南仁东星”。
13.选文多处写到外国、外国人的相关信息,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上世纪末,我国射电望远镜的建设水平在国际上很落后。
B.外国人对我国科技水平的怀疑激起了南仁东痛彻的反思。
C.中国人独立建成大射电望远镜这一壮举,让外国人敬佩。
D.没参与中国大射电望远镜的建设,这让外国人深感遗憾。
14.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蕴含的情感。
作者为何不用“南仁东传”作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奠基(diàn)
谣言(yáo)
鲜为人知(xiān)
B.殷红(yīn)
署名(shǔ)
选聘(pìn)
鞠躬尽瘁(cuì)
C.开拓(tuò)
不懈(jiě)
昼夜(zhòu)
彷徨(páng
huáng)
D.挚友(zhì)
难堪(kān)
燕然(yān)
风悲日曛(xūn)
【答案】D
【解析】A项“鲜”应读xiǎn;B项“殷”应读yān;C项“懈”应读xiè。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仰慕 
悲惨 
知人之明 
接然不同
B.震荡 
颤抖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C.签字 
筹话 
引人注目 
层出不穷
D.背诵 
熟识 
任人宰割 
蓬断草枯
【答案】D
【解析】A项“接”应为“截”;B项“儒”应为“孺”;C项“话”应为“划”。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学校程序设计大赛的冠军小李,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B.说起土肥原贤二,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可是家喻户晓,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日新月异变化的见证。
【答案】B
【解析】“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这是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B.《朗读者》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D.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答案】A
【解析】B项语序不当,把“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改为“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C项成分残缺,去掉“在”和“中”;D项否定词使用不当,删去“不足”“不当”。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B.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C.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D.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答案】D
【解析】D项加点词在句中是形容词,其他三项加点词在句中都是副词。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半个世纪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B.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表现了邓稼先忠厚质朴的品质。
C.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完全是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D.文章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答案】C
【解析】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六个小标题构思全文,从背景到具体内容,再到总结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不是按照邓稼先的生平顺序来行文的。
7.
学完本课,为了表达对邓稼先的敬佩和热爱之情,班级决定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巧联妙对】阅读课文,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千载圆梦“神五”英雄杨利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颁奖辞】仿照下面的颁奖辞,结合课文内容,给邓稼先写一则颁奖辞。
钟扬: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答案】(1)示例:百年回眸“两弹”元勋邓稼先(2)示例:“科学巨人”,“两弹”功臣,他一笑而过;忠厚平实,至死不懈,他坚持一生。研制祖国核武器,他是领头人;为国家奉献一生,人前甘愿默默无闻。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解析】写颁奖辞关键在于两点:一要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迹,二要用优美而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
【答案】8.符合人物身份及当时情况,合理流畅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人物的语言。答题思路是:首先要明确人物的身份、地位、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情形下人物的心理状态。可以采用第一人称的方法,结合文章内容,邓稼先可能围绕着要“团结”“奋斗”等内容进行劝说。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答案】9.这样更能突出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的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的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
【解析】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本题写奥本海默就是为了突出邓稼先的美好品质。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0.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农民的纯朴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找出表现两个人物各自性格特点的句子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11.有道理。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渊远的联系,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奥本海默亦是如此。
【解析】半主观试题。解答本题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从人物与历史文化背景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2.C
13.D
14.参考示例:“蚂蚁搬家”“一点一点”,设备之巨、力量之微可见运输之难,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用双手创造的奇迹让人赞叹。“慢慢地”“一步一步”,不仅是因病而行走缓慢,更蕴含了南仁东以无比庄重的姿态见证FAST建成的满怀深情。
15.“南仁东传”这个标题侧重表现南仁东的个人生平和个人精神品质。“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这个标题突出中国天眼对南仁东个人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同时突出这一科技奇迹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最重要的是,南仁东、中国天眼建设者和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核心力量。
【解析】
1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文本可知,“在北京治疗的南仁东回到天眼基地,要去看看建成的FAST”发生在典礼进行的前一天,属于插叙,与文本中的时间相悖。故选C。
1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全文可知,选文多处写到外国、外国人的相关信息,既是表现我国射电望远镜的建设水平在国际上很落后,这也是南仁东一定要建设成中国天眼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建成后外国专家的表现,也表现他们对我国的敬佩。但并没有因为没有参与建设而产生的遗憾。故选D。
1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根据题目中出现的第一处和第四处的批注可知,所谓批注,就是对重点词语的赏析,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需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第二处“蚂蚁搬家”“一点一点”,这两个短语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工程建设的艰难,再联系人的品质,也表现了工程建设者与当地百姓顽强的毅力与执着。第三处“慢慢地”“一步一步”,既表现了他当时身体的虚弱,也表现了他看到天眼终于建成后的激动心情。
15.本题考查赏析题目。阅读文本可知,选文主要介绍了南仁东建设中国天眼的经过,对他的生平籍贯,成长经历并没有过多介绍,所以不能用“南仁东传”作为标题,而采用了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