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有什么
【学习目标】
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1)重点: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月球的概况。
(2)难点: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习准备】
查阅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
【学时安排】
2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提出研究问题。
1.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正确的?怎样解决存在的争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
1.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可以观看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
1.提问
(1)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
利用农历十五用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把发现的结果记录下来。
【第二学时】
(一)提出研究问题。
1.阅读比较著名的环形山的资料。
2.提问: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月球上的环形山为什么大小不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形成假设性解释。
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大小不一样?(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环形山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研究计划。
1.按照提出的假设性解释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一个验证试验来研究自己的解释。
2.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实验中用什么模拟月球表面的土壤?用什么模拟撞击月球的天体?
(2)为了验证假设,在实验中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应该保持不变?
(3)怎样测量和比较模拟出的环形山的大小?
(4)怎样记录实验中搜集的数据?怎样减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重复试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进行验证试验。
(五)得出研究的结论。
环形山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