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长大了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4.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5.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阅资料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
2.能用文字和画图的方法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3.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
4.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科学态度
1.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观察幼蚕的形态特征和生命活动现象。
【学习难点】
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蚕的幼虫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_____和_____现象。
3.蚕的幼虫共蜕皮_____次。
4.刚出生的蚕宝宝又黑又小像只小蚂蚁,身上长满细毛,被称为_____。
5.从蚁蚕开始到结茧变蛹前这个阶段的蚕称为蚕的_____阶段。
(二)问题银行存折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
2
3
4
5
6
……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活动设计
设计你的专属“观测记录表”(以下记录表仅供参考)。用图画记录下我们看到的蚕的幼虫和食物。
(二)理解与应用。
1.有一项实验证明:如把蚕的头部放入水中,身体留在外面,蚕不会死。相反,如把蚕的身体放入水中,头部留在外面,蚕就会死掉。这是什么原因?
2.蚕为什么要蜕皮?
3.蚕房中留下了以下蚕的生活痕迹,请写出每一痕迹所对应的活动。
(1)桑叶被吃过——蚕在_______;
(2)有粪便——蚕在_______;
(3)蚕宝宝一动不动——蚕在_______;
(4)蚕周围有蚕丝——发育早开始_______;
(5)有蚕蜕——蚕在_______;
(6)身体一伸一缩——蚕在_______。
4.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5.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6.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学习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蜕皮是蚕身体长大的缘故。( )
2.用棉签轻轻触碰蚕的身体不会有反应。( )
3.蚕是通过口来呼吸的。( )
4.五龄蚕末期身体发生变化,开始吐丝结茧。( )
5.蚕房要保持干净的环境,及时清理粪便和残叶。( )
6.蚕的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圆筒形。(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蚕宝宝的胸部有( )对足。
A.3 B.1 C.8
2.蚕宝宝是从( )开始蜕皮的。
A.腹部 B.胸部 C.头部
3.在我国,蚕农饲养的蚕大多数要经历( )龄。
A.5 B.4 C.1
4.人们把蜕了第一次皮的蚕宝宝称为( )
A.一龄蚕 B.二龄蚕 C.三龄蚕
5.蚕宝宝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
A.榆树叶 B.生菜叶 C.桑叶
6.蚕在孵化后两周内,逐渐长大,身体颜色越来越( )
A.白 B.黑 C.红
7.喂的桑叶要讲究,一定要( )
A.新鲜干燥 B.新鲜带水珠 C.新鲜
8.蚕的幼虫蜕皮时间一般为( )
A.7天一次 B.5天一次 C.10天一次
9.观察蚕宝宝的外形,发现( )
A.身体分为头、腹两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环节
C.每个环节两侧都有小黑点
10.蚕什么时侯就要吐丝了?( )
A.蚕的身体白白胖胖的
B.蚕的身体发黄发亮
C.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
三、填图填空(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