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的规律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理解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月相、给月相图片排序、将月相图片装订成册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现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
2.能对图片信息进行正确处理。
3.能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整。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月相变化规律保持好奇心,保持观察月相的兴趣。
2.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3.乐于征求小组组员意见,尝试多种方法调整月相图片排列顺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月相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通过制作月相变化图片手册的方式,认识一个月内的月相变化规律,知道月相变化的规律性是月球的重要特征。
【学习难点】
给相近的月相图片排序;能够判断在一月之中的某个时间会出现什么样的月相。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_______的光。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________。
2.观月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一些明亮的星星(亮星)。我国古人十分智慧地用亮星来观察和描述月球在天空中的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________,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
(二)问题银行存折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2
3
4
5
6
……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活动设计
设计你的专属“月相图排序表”(下图仅供参考)。
搜集月相,试着给月相图片排序
(二)理解与应用。
1.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2.上弦月和下弦月有什么不同?
3.综合分析:观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阴影表示暗面)。
1344305939710023801139525000342119013335000437718713968100
A B C D
(1)按每月时间排序,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2)月相为A时是 ;月相为B时是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
3.综合应用:除夕夜,某市一个工厂发生了盗窃案。警方锁定了两名嫌疑人,是这个工厂的两名门卫。警方随即对他们进行了审问。甲说:“那天月亮很亮。我刚好趁着月光云外面巡逻了,没发现异常。”乙说:“那天天很黑,我和朋友在房间里看电视,没有出去。”警方很快就知道谁说谎了。两人中谁说了谎?请说明理由。
【学习小结】
通过制作月相变化手册的活动,了解了一个月之内的月相变化规律——由缺变圆,再由圆变缺。月初时,没有月相,然后慢慢出现一点月相,直到月中(农历十五),出现满月,然后又不断消失,直到月末完全不见,这个周期正好是一个月。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 )
2.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
3.月相只有在夜晚可以看到。( )
4.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半个月。( )
5.我国农历中的月份是根据月相变化的周期确定的。(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属于这天的月相是( )。
A.上弦月 B.下弦月 C.满月
3.农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到圆 B.由圆到缺 C.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4.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的月相(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4800600421005005.晚上九点,小文同学睡觉前到外面散步,发现西面夜空挂着一轮弯月(如图),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娥眉月,农历上半月
B.残月,农历下半月
C.凸月,农历上半月
三、排序题
小明拍了一些月相图,照片洗出来后,他想贴在月相板上,但是照片弄乱了,请你帮他把上下半月的照片选出来,并按要求排列。(用字母表示)
50673009588500435292515684500361950014033500274256514478000196405515176500130683016827500-952501435100059753518415000
A B C D E F G H
1.上半月的月相依次是: 。
2.下半月的月相依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