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
1.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悬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悬放在油中加热,则会发黄、变焦。这一现象说明: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
B.油的比热比水大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2.关于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只有非晶体显示各向同性
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
D.晶体融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3.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的某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则( )
A.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B.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为单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多晶体
4.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在墙面的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 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 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同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 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
A.B.C.D.
5.关于液体、固体的特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的
B.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C.石墨和金刚石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D.固体中的绝大多数粒子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A.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的是不规则的
B.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熔点不固定
C.具有规则的几何外观的是单晶体,否则是非晶体
D.物理性质各向异性的是单晶体,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7.有关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形成的水晶仍然是晶体
B.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一定是各向异性
C.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组合而成的,所以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B.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
9.下列有关热学现象和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尘埃的运动是布朗运动,反映了空气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B.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气体密度将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
E.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10.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温度越高,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越大
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随分子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减小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C.将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它的尖端就变圆,是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
D.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缘故
E.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12.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B.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C.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D.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
E.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
13.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一定变大
B.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
C.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时,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
D.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时,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可能不变
E.若气体体积减小,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器壁的撞击次数增多,平均撞击力增大,因此压强增大
14.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液晶属于晶体
B.人们常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探测温度
C.液晶可以制造显示器,在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D.液晶的物理性质容易在外界(如电场、压力、光照、温度)的影响下发生改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分子的运动
B.固体不易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的引力
C.25℃的铁块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比5℃的氢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D.所有的晶体均具有各向异性
E.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时,管的内径越小,液体所能达到的高度越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
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
E.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17.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石蜡熔化的范围如图(1)、(2)、(3)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 则由此可判断出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丙为__________ (填“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
18.为了缓解用电高峰电力紧张的矛盾,我国一些地区使用了“分时电(能)表”。下表是采用分时计费前、后电费价目表:
原电表计费方法 分时电表计费方法
时间范围 全天 高峰期 低谷期
6:00~22:00 22:00~次日6:00
单价(元/度) 0.48 0.50 0.30
小明家每天要用电水壶将质量为3 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已知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
(1)这些水被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使用分时电表后,小明家把烧水时间安排在低谷期,若不计热量损失,仅此一项,一个月(以30天计)比原来节省多少元电费?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因为的水的沸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是100℃,而油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高于100℃,所以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
A.A项与上述分析不相符,故A不符合题意;
B.B项与上述分析不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C项与上述分析相符,故C符合题意;
D.D项与上述分析不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单晶体的形状一定是规则的,但是多晶体的形状不一定是规则的).所以A错误.
BC.晶体拥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不变.所以C正确,D错误.
D.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所以B错误.
3.A
【解析】
【详解】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单晶体在导热性能方面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在导热性能方面表现为各向同性。
甲表现为各向同性,且有一定的熔点,是多晶体;乙表现为各向同性,没有一定的熔点,是非晶体;丙表现为各向异性,有一定的熔点,是单晶体。
A.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故A正确;
B.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故B错误;
C.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故C错误;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D错误.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
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详解】
A.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要稀疏,故存在液体的表面张力,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
B.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且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作用力较小,分子位置不固定,故选项B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是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种物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所以石墨和金刚石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故选项C正确;
D.固体的分子间的距离非常小,相互作用很大,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无规则振动,故选项D正确;
说法不正确的故选选项B。
6.A
【解析】
【详解】
A. 晶体和非晶体的微观结构不同,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的是不规则的,选项A正确;
B. 单晶体和多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点不固定,选项B错误;
C.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观的是单晶体,否则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选项C错误;
D. 物理性质各向异性的是单晶体,各向同性的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选项D错误;
7.D
【解析】
【详解】
A.石英也叫天然水晶,但天然水晶在熔化再凝固后叫人造水晶,人造水晶不是晶体.故A错误;
B.单晶体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为各向同性.故B错误;
C.多晶体是由许许多多的细小的晶体(单晶体)无规则集合而成,没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C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故D正确;
8.BC
【解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之间的不规则运动引起的,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B正确。
C.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C正确。
D.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D错误。
9.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空气中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故A错;在完全失重状况下,液滴由于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至最小,呈球形,故B对;晶体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同性,故C错;一
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将增大,故D对;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但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故E对;
故选BDE
10.BC
【解析】
【详解】
A.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间距减小,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A错误;
B.根据麦克斯韦统计规律可知,温度越高,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越大,故B正确;
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快,故C正确;
D.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故D错误。
11.BDE
【解析】
【详解】
A.针浮在水面上,是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故选项A不合题意;
B.宇宙飞船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水银液滴表面仅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有收缩为球形的趋势,而不是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故选项B符合题意;
C.熔化的玻璃尖端变圆,是因为玻璃液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故选项C不合题意;
D.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因为油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而不是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缘故,故选项D符合题意;
E.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排开后,中间没有空气,即气压为零,而两玻璃板外面存在大气压强,大气压将两块玻璃紧紧地压在一起,而不是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故选项E符合题意。
12.ABD
【解析】
【详解】
A.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需吸收一定热量,其内能增加,而分子个数、温度均未变,表明其分子势能增加,故A正确;
B.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密度和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分子密度减小,要保证其压强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要增大,即要吸收热量,升高温度,故B正确;
C.对于一定量的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但若气体体积增加得更多,气体的压强可能会降低,故C错误;
D.内能的定义: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的总和,故D正确;
E.气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肯定会增大,但并不是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故E错误。
13.ACE
【解析】
【详解】
AB.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两个因素有关。若单位体积内分子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决定压强的两个因素中一个不变,一个增大,故气体的压强一定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D.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时,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故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一定增加,故C正确,D错误;
E.由气体压强产生原因知,若气体体积减小,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器壁的撞击次数增多,平均撞击力增大,因此压强增大,故E正确。
14.BCD
【解析】
【详解】
A.液晶具有晶体的性质和液体的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但液晶不是晶体,A错误;
B.有一种液晶,随温度的逐渐升高,其颜色按顺序改变,利用这种性质,可用来探测温度,B正确;
C.液晶可以制造显示器,我们所用的显示器有很大部分属于液晶显示器,在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C正确;
D.液晶具有各向异性;其物理性质很容易在外界的影响(电场、压力、光照、温度)下发生改变,D正确;
15.BCE
【解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A错误.
B.固体不易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的引力;故B正确.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25℃的铁块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比5℃的氢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大;故C正确.
D.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D错误.
E.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时,管的内径越小,液体所能达到的高度越高;故E正确.
16.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油酸酒精溶液含有油酸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选项A错误;
B.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吸收热量,因分子动能不变,故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选项B正确;
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选项C正确;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是如果气体体积变大,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减小,则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选项D错误;
E.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选项E正确.
17.多晶体 非晶体 单晶体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第二空.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 ,甲、乙可能是多晶体与非晶体;根据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可知甲为多晶体,乙是非晶体。
第三空.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丙为单晶体
18.(1)1.008×10 6 J;(2)1.512元
【解析】
【详解】
(1)水被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 吸 =cm(t-t 0 )=4.2×10 3×3×(100-20)J =1.008×10 6 J.
(2)若不计热量损失,消耗的电能为:
W=Q 吸 =1.008×10 6 J=0.28kW?h,
则一个月节约的电费为:
0.28×(0.48-0.30)×30=1.5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