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较稀疏,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故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
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C.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由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D.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液体的附着层具有收缩趋势的情况发生在:()
A.液体不浸润固体的附着层
B.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的附着层
C.所有液体的附着层
D.液体浸润固体的附着层
4.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A.其规律遵循查理定律
B.是因为饱和汽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是因为饱和汽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是因为饱和汽密度和蒸汽分子的平均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所以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C.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理想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水的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时刻撞击固体颗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多,该颗粒布朗运动越剧烈
B.—滴液态金属在完全失重条件下呈球状,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致
C.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定质量气体等容变化中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撞击次数增多
E.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D.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能量耗散不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大,人体水分蒸发的越快
B.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水龙头中滴下的水滴在空中呈球状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对晶体和液晶的特点展开了讨论.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说,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B.乙说,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丙说,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其光学性质与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D.丁说,液晶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10.以下关于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晶体的结构跟液体非常类似,可以看成是黏滞性极大的液体
B.液体的物理性质一般表现为各向同性
C.液体的密度总是小于固体的密度
D.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E. 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
11.液晶电视不断降价,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液晶电视的关键部件是液晶层,下列关于液晶层的工作原理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不变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E. 利用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缘故
C.喷泉喷到空中的水形成一个个球形小水球是表面张力的结果
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E. 小木块能够在水中漂浮是表面张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
13.关于液晶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态的存在只与温度有关
B.因为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发光,所以可以用来做显示屏
C.人体的某些组织中存在液晶结构
D.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
E. 液晶的化学性质可以随温度、所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14.大烧杯中装有冰水混合物,在冰水混合物中悬挂—个小试管,试管内装有冰,给大烧杯加热时,以下现象不正确的是( )
A.烧杯内的冰和试管内的冰同时熔化
B.试管内的冰先熔化
C.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
D.试管内的冰始终不会熔化
E. 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后,试管内的冰开始熔化
15.如图是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根据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晶体
B.乙表示晶体
C.甲表示非晶体
D.乙表示非晶体
E.无法判断
16.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E. 表面张力的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与分界线垂直
17.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________.(填“大”或“小”)
18.在久旱下透雨后,种有作物的土地往往用锄松一遍,这是为了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力间的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本身不是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错误;液晶各向异性,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C正确;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气压较低的缘故,D错误.
2.B
【解析】液体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故A错误.由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1mol水的分子数,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颗粒周围液体分子撞击引起的,所以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表明颗粒越小,运动越剧烈,间接表明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错误.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3.A
【解析】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附着层内分子间作用表现为引力,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即为不浸润现象,所以A对。
思路分析:从浸润和不浸润的定义去分析
试题点评:考查学生对浸润和不浸润的掌握
4.D
【解析】试题分析: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体积、质量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考点:相对湿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饱和汽压的特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与体积、质量无关,关键要熟悉这些知识点,要通过多看书,并能正确理解。
5.BCD
【解析】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A错误;液体间的作用力是由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作用一起的,即由分子作用力引起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故B正确;在绝热过程中没有热交换,外界对理想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温度越高,液体越容易挥发,故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所以BCD正确,A错误。
6.BDE
【解析】同一时刻撞击固体微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微粒受到的合力越趋向平衡,则布朗运动越不明显,A错误;表面张力有使液体的表面积最小的趋势,所以一滴液态金属在完全失重条件下呈球状,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所致,B正确;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升高,C错误;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气体平均速率变大,单位时间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的碰撞次数增加,D正确;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E正确.
7.AD
【解析】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层分子之间表现为引力,即液体表面存在张力,选项A正确;扩散运动是分子的热运动,而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选项C错误;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多晶体,故C错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能量耗散不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选项D正确;故选AD.
8.CD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大,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故A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选项B错误;水龙头中滴下的水滴在空中呈球状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选项C正确;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D正确;故选CD.
考点:饱和气压;晶体;表面张力;分子势能
9.AD
【解析】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多晶体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A正确;多晶体是由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但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选项B错误;液晶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中间态,它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固体和液体的性质,明确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同时掌握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10.ABE
【解析】由液体的微观结构知选项A、B正确;有些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例如汞的密度就大于铁、铜等固体的密度,故选项C错误;金属汞在常温下就是液体,故选项D错误;液体分子在液体中移动较固体分子在固体中移动更容易,E正确.故选ABE。
【点睛】明确固体、液体分子的微观解释和对应现象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11.ABC
【解析】A、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选项A错误;
B、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液晶电视依据的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变化工作的,故DE正确,BC错误。
点睛:液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液晶与固体和液体间又有很多的异同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
12.ABC
【解析】雨水不能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A正确.荷叶上小水珠与喷泉喷到空中的水形成一个个球形小水珠均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缘故,故B、C正确;单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多晶体有各向同性.故D错误;E项所述是浮力和重力平衡的结果,E错误.
【点睛】表面张力的成因解释,掌握了概念便可顺利解决问题.液晶较为生疏的一种物质状态.高中阶段只需要记住其定义和基本特性即可.
13.CDE
【解析】液晶态可在一定温度范围或某一浓度范围存在,它对离子的渗透作用同人体的某些组织相似,在外加电压下,对不同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外界条件(如温度、电压)的微小变化都会改变其性质,故CDE正确.
【点睛】液晶较为生疏的一种物质状态.高中阶段只需要记住其定义和基本特性即可.
14.ABD
【解析】熔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烧杯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与试管中的冰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等,不发生热传递,因此在烧杯内的冰熔化完以前,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B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知道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才能发生热传递,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零度.
15.BCE
【解析】
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即保持在其熔点时的温度,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在加热过程中,其温度不断升高,故甲为晶体的熔化曲线,乙为非晶体的熔化曲线.故A、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CE.
【点睛】此题考查了对晶体、非晶体熔化或凝固图象的分析,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象,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
16.ADE
【解析】液体体积与分子间相对位置有联系,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A正确;多晶体表现各向同性,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速率增大,遵循统计规律,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错误;露珠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相同体积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故呈球状,D正确;关于表面张力的方向E正确.故选ADE.
【点睛】本题要明确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区别;其次要知道温度决定分子平均动能,而不能决定每一个分子的动能.
17.大
【解析】
【分析】
明确毛细现象的性质,根据毛细管中受到力的大小,与面积及密度有关,从而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所以液柱上升的高度与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而毛细管内径越大,高度差越大.
18.破坏毛细管,保留水分
【解析】
【详解】
久旱下透雨后,被液体表面封闭,空气与水分不容易进入,因此要破坏表面层,利于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