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县巨子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5:原子核与放射性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怀仁县巨子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5:原子核与放射性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06:0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核与放射性
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β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C.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D.原子核经过一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1个
2.下列射线中,属于原子核内的高速电子流是 ( )
A.阴极射线 B.β射线
C.α射线 D.γ射线
3.衰变成先后释放了两个粒子,这两个粒子依次为
A.粒子, 粒子 B.粒子, 光子
C.粒子, 光子 D.粒子,中子
4.衰变成 先后释放了两个粒子,这两个粒子依次为 ( )
A.α粒子、β粒子 B.β粒子、γ光子 C.α粒子、γ光子 D.β粒子、中子
5.用于火灾报警的离子烟雾传感器如图所示,在网罩Ⅰ内有电极Ⅱ和Ⅲ,a、b端接电源,Ⅳ是一小块放射性同位素镅241,它能放射出一种很容易使气体电离的粒子.平时,镅放射出的粒子使两个电极间的空气电离,在a、b间形成较强的电流.发生火灾时,烟雾进入网罩内,烟尘颗粒吸收空气中的离子和镅发出的粒子,导致电流发生变化,电路检测到这种变化从而发生警报.下列有关这种报警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镅241发出的是α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减弱
B.镅241发出的是α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增强
C.镅241发出的是β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减弱
D.镅241发出的是β粒子,有烟雾时电流增强
6.下列论述中,能够揭示原子核有复杂结构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D.伦琴发现X射线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放射性元素发生1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8.一质量为M的矿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钚,其中钚238的质量为m,已知钚的半衰期为88年,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176年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钚
B.经过176年后,原来含有钚元素的原子核有发生了衰变
C.经过88年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
D.经过264年后,钚元素的质量还剩
9.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甲: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 乙:链式反应示意图

丙:氢原子能级示意图 丁:汤姆孙气体放电管示意图
A.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图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内还有复杂结构
10.经过一次衰变,原子核( )
A.少一个中子 B.少一个质子 C.少一个核子 D.多一个核子
11.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的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通过高温处理可缩短Pu的半衰期,降低核泄漏的危害
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
D.衰变发出的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观察太阳光谱和月亮光谱,我们可以确定太阳和月亮表面大气层内所含的元素组成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C.的半衰期是5天,则100克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13.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1) (______);类型____________
(2) (_____) ;类型________
(3) (_____) ;类型_______
14.是人类首先制造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为2.5 min,能衰变为和一个未知粒子。则该衰变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容器中原有纯的质量为m,则5 min后容器中剩余的质量为_________。
15.天然放射性元素经过___________次衰变和_________次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16.铀要经过______次α衰变和______次β衰变,才能变为铅?
17.用中子轰击锂核()发生核反应,产生氚和核α粒子并亏损了质量△m.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上述反应中的释放出的核能为多少;
(3)若中子与锂核是以等大反向的动量相碰,则α粒子和氚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18.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求:
(1)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
(2)图中哪一个圆是α粒子的径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D.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释放出来的电子就是β粒子,可知β衰变现象不是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A错误,D正确;
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性质决定的,与温度无关,所以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不能缩短其半衰期,故B错误;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不能用来消除有害静电,故C错误.所以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A.阴极射线是电子流,是金属原子核外放出的,故A错误;
B.β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成电子和质子,放出的高速电子流,故B正确;
C.α射线是氦原子核,故C错误;
D. γ射线是电磁波,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知发生了衰变, ,释放出的是粒子和光子,故C正确。
4.C
【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U衰变成Th,释放的粒子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为α粒子;如果衰变时产生的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一个粒子为γ光子.故选C.
5.A
【解析】
放射性同位素镅241,它能放射出一种很容易使气体电离的粒子,知该粒子是α粒子.发生火灾时,烟雾进入网罩内,烟尘颗粒吸收空气中的离子和镅发出的粒子,使得电流减弱.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三种射线,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说明了原子得结构,不是原子核,故A不符合题意;
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内有电子,也说明了原子由复杂的结构,而不是原子核,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放射性是原子核的反应,说明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C符合题意;
D.伦琴发现X射线使人类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当不是原子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解析】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选项A错误;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选项B错误;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原子的总能量减小,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选项C错误;放射性元素发生1次β衰变,质子数增加1,则原子序数增加1,选项D正确;故选D.
8.D
【解析】
半衰期的公式为
A、半衰期表示有一半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时间,经过176年后,也就是2个半衰期,则还剩 质量的原子核没有发生衰变,故AB错误;
C、经过88年后该矿石的质量不变,只是其中钚238的质量变成 ,故C错误
D、经过264年后,也就是3个半衰期,钚元素的质量还剩,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D
点睛:半衰期表示有一半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时间,衰变后的质量可由半衰期公式: 进行计算,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裂变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故B正确.图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C正确;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一定结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内还有复杂结构.故D错误.故选BC.
【点睛】
本题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
【考点】
α粒子散射实验、链式反应、氢原子能级以及天然放射现象
10.A
【解析】
【详解】
β衰变中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并放出一个负电子,则经过一次衰变,原子核少一个中子;
A.少一个中子,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少一个质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少一个核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多一个核子,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
11.D
【解析】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有92质子,143个中子,A错误;
B、改变元素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不会影响半衰期,B错误;
C、衰变后释放巨大能量,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有质量亏损,C错误;
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D正确;
故选:D
12.BD
【解析】
月亮是反射太阳光,月球没有大气层,故观察月亮光谱,不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只能反映太阳的化学组成,故A错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选项B错误;的半衰期是5天,则100克经过10天,两个半衰期,则还剩下100×()2克=25克,选项C错误;内能与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等有关,则内能不同的物体,可能温度相同,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选项D正确;故选BD.
13. 轻核聚变 原子核人工转变 α衰变
【解析】
(1)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核反应方程式为:,属轻核聚变;
(2)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核反应方程式为:,属原子核人工转变;
(3)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核反应方程式为:,属α衰变方程.
点睛:此题关键是知道核反应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四种反应类型:衰变方程、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核聚变方程和核裂变方程.
14.
【解析】
【详解】
[1]衰变的方程为
[2]半衰期为2.5min,则经过5min后发生2次衰变,则容器中剩余的质量为
15.8; 4;
【解析】
【详解】
设发生了x次衰变和y次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由数学知识可知
x=8
y=4.
【点睛】
设发生x次衰变,y次衰变,写出衰变方程,求解x,y即可.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一次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
16.8 6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发生x次α衰变,y次β衰变,衰变方程为:

则:238=206+4x,解得:x=8
又:92=82+8×2-y,得:y=6
【点睛】
设发生x次α衰变,y次β衰变,写出衰变方程,求解x,y即可.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小4,一次β衰变后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
17.(1)核反应方程式为(2)△mc2(3)3:4
【解析】(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2)反应中的释放出的核能为:△E=△mc2
(3)设m1、m2、v1、v2分别为氦核、氚核的质量和速度,取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1v1+m2v2
氦核、氚核的动能之比为:Ek1:Ek2==m2:m1=3:4.
点睛:本题的核反应与碰撞相似,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原则.
18.(1)90 (2)见解析
【解析】(1)设衰变后新生核的电荷量为q1,α粒子的电荷量为q2=2e,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衰变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所以原来原子核的电荷量q=q1+q2.
根据轨道半径公式有==,
又由于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m1v1=m2v2,
以上三式联立解得q=90e.
即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为90.
(2)因为动量相等,所以轨道半径与粒子的电荷量成反比.所以圆轨道2是α粒子的径迹,圆轨道1是新生核的径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