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4: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历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4: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08: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同时从空气中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进入玻璃砖中后形成复合光束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的能量较大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C.在相同的条件下,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D.a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光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2.如图,玻璃棱镜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a为30°.一束光线垂直于ab面射入棱镜,又从ac面射出.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30°.则此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 )
A. B.
C. D.
3.一束单色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下列关于它的速度、频率和波长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频率发生变化 B.只有波长发生变化
C.只有波速发生变化 D.波速和波长都变化
4.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
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光的速度最大
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D.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5.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空气,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逐渐增大入射角α的过程中,a光先发生全反射
B.在空气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小
C.在该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D.a光光子的能量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
6.如图所示,光源S从水面下向真空斜射一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复色光,在A点分成a、b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是蓝光
B.射出水面前a光的传播速度大,射出水面后二者传播速度一样大
C.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最先发生全反射
D.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7.如图所示,将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使截面平行于底面,制成“道威棱镜”,可以减小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从M点发出一束平行于底边CD的单色光从AC边射入,已知折射角γ=30°,则
A.光在玻璃中的频率比空气中的频率大
B.玻璃的折射率
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108 m/s
D.CD边不会有光线射出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衍射现象的是
A.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B.马路积水油膜上呈现彩色图样
C.雨后天空彩虹的形成
D.泊松亮斑的形成
9.如图AB所示,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如图CD所示,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下列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
A. B.
C. D.
10.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 )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11.如图所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由红到紫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光谱),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其原因是由于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根据图我们可以得到:
①紫光的偏折角最大,红光的偏折角最小;
②由折射定律可以推理得: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________,对红光的折射率最________;
③根据光速与折射率的关系可以推理得:紫光在玻璃中的速度________,红光在玻璃中的光速最________.
12.若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从A点以某一入射角θ射入横截面为半圆的介质,分成两束从圆弧面的C和D两点射出(C和D两点图中已标出),已知光从A到C的传播时间为t,则光从A到D的传播时间等于____.
13.如图所示,一个盛有折射率为的液体的槽,槽的中部扣着一个屋脊形透明罩ADB,顶角(∠ADB)为30°,罩内为空气,整个罩子浸没在液体中。槽底AB的中点C处有一点光源,从点光源发出的光与CD的夹角在什么范围内时,光线可从液面上方射出。(液槽有足够的宽度,罩壁极薄,可不计它对光线产生折射的影响)

14.有一块厚度为h,半径为R的圆饼状玻璃砖,折射率为,现经过圆心截取四分之一,如图所示,两个截面为互相垂直的矩形,现使截面ABNM水平放置,一束单色光与该面成45°角入射,恰好覆盖截面.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玻璃砖内的反射光,求:
(1)从ABCD弧面射出的光线在玻璃砖内的最长时间;
(2)ABCD弧面上有光线射出的面积.
15.某种光学元件由两种不同透明物质Ⅰ和Ⅱ制成,其横截面如图所示,O为AB中点,,半径为R的半圆形透明物质Ⅰ的折射率为n1=,透明物质Ⅱ的折射率为n2.一束光线在纸面内从半圆面上的P点沿PO方向射入,折射至AC面时恰好发生全发射,再从BC边上的Q点垂直射出BC边,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求:
①该透明物质Ⅱ的折射率n2;
②光从P传到Q所用时间(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6.(物理-选修3-4)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扇形的透明玻璃砖,扇形半径为R,∠BAC=45°,一束方向与AC边平行的细单色光束从AB上D点射入玻璃砖,恰好射到C点。已知玻璃砖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
(i)折射光束与DB边的夹角;
(ii)光束从D点传播到C点所用的时间。
17.[选修模块3-5]如图所示,玻璃砖的折射率,一细光束从玻璃砖左端以入射角i射入,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恰好发生全反射.求光速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v及入射角i.(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0×108 m/s,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18.某学校召开运动会,买了部分透明材料奖杯,其横截面是以顶点为圆心、圆心角为120° 扇形,如图所示,该校研究性小组的同学想用激光束测量这种奖杯材料的折射率,他们将激光束平行纸面且垂直面射入该材料,入射点为,该激光束恰未从圆弧面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①求该材料的折射率和光在该材料中的传播速度;
②画出该激光束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看出,a光的入射角小于b光的入射角,而折射角相同,根据折射定律分析玻璃对两束光的折射率的大小关系,即可知道两光的频率关系、波长关系,由分析光在玻璃中速度关系.由公式分析临界角大小.
a光的入射角小于b光的入射角,而折射角相同,根据折射定律得知,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则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根据可知b光的能量较大,根据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AB错误;频率越大,波长越小,即a的波长大于b的波长,在相同条件下,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a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正确;根据可得b光的全反射角小,D错误.
2.A
【解析】
作出法线如图,根据几何关系得入射角
折射角,由折射定律得折射率.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3.D
【解析】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因此光一旦形成,频率不再改变.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变化,波速也发生变化,故D正确.
4.D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各种色光折射光线,比较出折射率,从而知道各种色光的频率大小,然后根据公式、、分析解题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等,都等于光速,A错误;三种色光,c的偏折程度最大,知c的折射率最大,a的折射率最小.则c的频率最大,a的频率最小,根据公式可得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B错误;根据可得a光的临界角最大,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频率越大,照射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所以c光照射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D正确.
5.D
【解析】由图知b光的折射率大,则b的临界角较小,所以b光先发生全反射,A错误;b的折射率较大,则b的频率较大,波长较小,根据E=hγ可知,b的光子能量较大,选项B错误,D正确;由公式 知折射率大的速度小,即b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C错误;故选D.
点睛:要记住折射率和频率、波长的关系,折射程度越大的折射率越大,频率越大,波长小,临界角较小,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6.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知,两光束的入射角i相同,折射角的关系为 ra<rb,根据折射定律得:折射率关系为 na<nB.由于蓝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大.则知a光是红色光,b光是蓝色光.故A错误.射出水面前a光的传播速度大,射出水面后,所有色光在真空传播速度都相同,都为c=3×108m/s,故B正确.a光的折射率小,根据临界角公式,可知,b光的临界角较小,则逐渐增大入射角时,b光的入射光先达到其临界角,最先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b光的折射率比a光的大,则b光的频率比a光的大,波长比a光的小,所以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临界角公式、衍射的条件等多个知识点,同学们只要加强对光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就能轻松解答;记住结论:折射率大的光,频率大,波长短,临界角小,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
7.D
【解析】折射不改变光的频率,频率相同,A错误;根据折射定律: ,B错误;根据可得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C错误;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根据全反射定律, 得C=45°,,故在CD面发生全反射,没有光线射出,D正确.
8.D
【解析】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为光的全反射现象,A错误;马路积水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图样,是因为日光照射在油膜上出现彩色条纹是薄膜干涉现象,故B错误;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光线通过小圆盘,则会在屏上出现中心有亮斑,说明光线也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传播,所以属于光的衍射,故D正确.
9.BD
【解析】
试题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现象,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分析.
从玻璃传向空气,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同时在界面上仍有部分光发生反射,故A错误B正确;从玻璃传向空气,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同时在界面上仍有部分光发生反射,C错误D正确
10.ABD
【解析】
解:AC、光线a的偏折程度大,根据折射定律公式n=,光线a的折射率大;再根据公式v=,光线a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故A正确,C错误;
B、光线a的折射率大,说明光线a的频率高,根据c=λf,光线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故B正确;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的折射角先达到90°,故先发生全反射,先消失,故D正确;
E、光线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E错误;
故选ABD.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干涉,关键是记住几个公式:折射率定义公式n=、光速公式v=、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基础题目.
11.大 小 最小 大
【解析】
【分析】
紫光的偏折角最大,红光的偏折角最小,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由公式分析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小.
【详解】
①由图知紫光的偏折角最大,红光的偏折角最小;
②由折射定律可以推理得: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对红光的折射率最小;
③根据光速与折射率的关系可以推理得:紫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最小,红光在玻璃中的光速最大.
【点睛】
从光的色散实验发现可见光是复色光,知道在介质中,紫光的折射率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最小,红光在玻璃中的光速最大
12.t
【解析】
【分析】
作出光路图,根据求两种色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由几何知识求得光在玻璃通过的路程,即可
得到光在玻璃传播时间的表达式,即可得到从C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C的传播时间tC.
【详解】
根据光路图,作界面OD的法线MN,设圆柱体的直径为d,入射角为θ,折射角分别为θB、θC
连接OB、OC.
由折射定律得,
光在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 vB=,nC=
由上可得
已知,
解得 tC=t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几何知识、光速公式和折射定律推导出时间表达式,要用运用数学知
识分析几何光学的意识和能力.
13.0°~30°
【解析】
【详解】
如图,有一条光线从C点射向DB时,在M点折射后进入液体中,射向空气时在N点恰好发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则有,C=45°,可知∠DNM=45°
由题意可知,∠NDM=75°,故∠DMN=60°,折射角 θ2=30°
由折射定律得,可得入射角 θ1=45°
由几何关系可得 α=180°-105°-45°=30°
所以从点光源发出的光与CD的夹角在0°~30°范围内时光线可从液面上方射出.
14.(1);(2)S=;
【解析】
(1)从NM边界射入玻璃柱体的光线在玻璃砖传播的距离最长


(2)根据折射定律有:得r=30°;
设折射光线FE在BC界面刚好发生全反射
根据临界角公式
可得C=45°;
NE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有光透出的部分圆弧对应圆心角为
则ABCD面上有光透出部分的面积为
点睛:几何光学问题,关键是画出光路图,根据光的折射、全反射原理在AB弧面上找到有光线透出的范围,然后依据几何关系求解.
15.①②
【解析】
【详解】
①由题意可知,光线射向AC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反射光线垂直于BC'面从棱镜射出,光路图如下图.
设该透明物质的临界角为C,由几何关系可知

②介质I中光速,
介质中用时,
介质II中光速,
又由于,,
介质II中用时,
P到Q用时
16.(i)60°;(ii)。
【解析】
【详解】
(i)由折射率定义n=
解得:θ=30°
由几何关系得:α=90°-θ=60°
即折射光束与DB边的夹角为60°
(ii)在△ADC中设DC=l,由正弦定理得:=
解得:l=R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v=
光束从D点到C所用的时间t=
解得:t=
17.;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
全反射条件,解得C=600,r=300,
根据,
18.① ②见解析
【解析】
【详解】
①因,光线恰好未从圆弧面射出,所以光在面的入射角为临界角,
由,得,
由,可知;
②光线在面的入射角为临界角,所以反射光线与边平行,由可得,光线在面上的入射角.
设光线第一次从面射出的折射角为,则,

由此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