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第二学期- 9.1 原子 -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第二学期- 9.1 原子 -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1 11: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发现;
2.知道原子的结构。
【学习重难点】
了解原子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一)原子
1.物质构成了物体,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2.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建立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他认为整个原子就好像是一个均匀分布的正电荷的蛋糕,而电子则是一颗颗嵌在其中的葡萄干。
b.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恒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行星)在核外空间里绕核高速旋转。
c.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根据量子理论,建立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电子云模型是目前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
3.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统称为核子。
二、专项练习
1.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 D.原子核虽然很小,却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
2.下列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中子 B.原子核 C.质子 D.电子
3.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核子 B.电子 C.中子 D.质子
4.原子内部带负电的微粒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核子
5.第一个在实验中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汤姆逊 B.卢瑟福 C.牛顿 D.奥斯特
6.下图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
7.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图示的两种模型中( )
A.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乙是电子云模型 B.甲是行星模型,乙是电子云模型
C.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乙是行星模型 D.甲是电子云模型,乙是行星模型
8.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汤姆生:______________;卢瑟福:______________薛定谔:_________________。
9.A.首先发现电子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原子是由__________和电子组成的,电子带________电;原子核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质子是带__________电的基本粒子,原子中不带电的基本粒子是__________。
10.到目前为止,最具科学性的原子模型是( )
A.葡萄干模型 B.蛋糕模型 C.行星模型 D.电子云模型。
三、中考真题演练
1.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绕核高速旋转的粒子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
2.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
3.组成一切原子所不可缺少的粒子( )
A 、中子、电子 B 、质子、电子 C 、质子、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4.科学家发现一种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原子核外有多少个电子( )
A 、111 B 、161 C 、 50 D.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