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第1课时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具学具】
课件、学生每人五张表。(配合例1教学的四张单式统计表和一张复式统计表)
一、情境导入
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我们学校在这学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参加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下表。
出示课本书第85页例1的场景图。
师: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你能从图和表中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1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新知探究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情况?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合并后的统计表要能反映每组男女生人数、各小组总人数、四组男生总人数与女生总人数、四组总人数。为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做一定的准备。
2.出示未填数据的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表中各栏目是什么意思?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表头。
3.先带领学生填写古筝兴趣小组的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完成表格。
4.作业交流,重点指导:“总计数”“合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再一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验算、核实数据、填表日期。
5.与单式统计表比较,使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三、巩固提升
1.指导完成“练一练”。
(1)组织学生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对例题中所提乐器的喜好情况,并整理获得的数据。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让学生体会这道题与例题的变化是:将横着排列的数据填到竖着排列的表中。引导学生交流:合计与总计的计算方法。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使学生体会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2.指导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1)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解答。
(2)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分析相关问题。
(3)思考:制作复式统计表时要注意什么?
3.指导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这张复式统计表为什么只有“合计”没有“总计”栏?使学生明白:统计栏目设计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具体形式是可以变化的。以后还会遇到其他形式的复式统计表。
4.指导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引导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如何简便运算的。
5.指导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先组织学生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并整理。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张统计表,回答第一、二两个问题。说说在活动中的体会及注意事项。
四、拓展练习
1.课后调查完成:“练习十五”的第2题和第6题。
指导学生先分组收集数据,再汇总,完成统计表。
2.统计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并写一篇数学日记,谈谈活动体会。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表格、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引导总结全课,反思学习得失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标题
日期
表头 合计
总计
数据
横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