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花之歌》第1课时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花之歌》第1课时 课件+教案+视频素材(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0 09:02:27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时
4.花之歌
 
导入新课
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探究新知
纪伯伦是黎巴嫩裔美国诗人、画家,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纪伯伦出生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1895年,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接受教育时展现出美术天赋。1898年,回国后对文学产生兴趣,1903年,开始以每周2美元的报酬在纽约阿拉伯文报纸《侨民报》上陆续发表短篇散文。1906年,相继发布《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
。1908年,再次前往美国。1911年冬,完成《折断的翅膀》。1920年4月,担任阿拉伯旅美作家团体“笔会”会长。1928年,完成《先知园》。1931年4月10日,纪伯伦病逝,葬于贝什里圣徒谢尔基斯修道院。
 
苍穹
孕育
摇曳
馥郁
赠予
硕大
琼浆
鸣啭
婆娑
冠冕
qióng
yùn



shuò
qióng
zhuǎn
suō
miǎn
 
苍穹
冠冕
祭献
旖旎
婆娑
顾影
自怜
孤芳
自赏
摇曳
凝视
朝露
鸣啭
馥郁
心驰神往
硕大无朋
 
理解词语: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1.听课文朗读,给课文分自然段并归纳段意。
2.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简单批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2.用“读到……时,我仿佛看到花儿……”的句式,学生小组内交流。
 
交流示例:
我是星星,从苍穹跌落在绿荫中。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
 
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一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子死者最后的祭献。
 
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新流畅的语言风格。
 
对比感受:
  1.结合经验,想象开去。
  (1)如果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我”还会做什么?
  (2)对比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找出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小组交流。
  (3)总结奇特想象背后的修辞手法。
 
 
①比喻:“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我是星星”、“我是诸元素之女”、“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②拟人:“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③排比:“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2.反复朗读奇特想象的句子,感受结构整齐的句子营造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同时继续想象。
  (1)把“我”改“花”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作者其实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我”来描述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
 
 2.反复朗读奇特想象的句子,感受结构整齐的句子营造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同时继续想象。
  (1)把“我”改“花”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作者其实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我”来描述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
 
 2.反复朗读奇特想象的句子,感受结构整齐的句子营造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同时继续想象。
  (1)把“我”改“花”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作者其实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我”来描述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
 
 (3)联系背景,读懂诗情: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这首散文诗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大自然画卷,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追求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2)小组交流,读懂精神:哪一个花的形象最打动你?能概括一下花的精神么?  
预设:向往光明,积极向上。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课堂拓展
  1.自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想象奇特
(学习在叙述中加上奇特的想象,让文章更加生动,耐人寻味。)
 
板书设计
气味
1.摘抄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各一句。
2.完成语文练习册第4课。
 
板书设计
气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
内容
4.花之歌
第(1)课时
备课
日期


课型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激趣导入】
一、激起新课
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探究新知】
  二、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裔美国诗人、画家,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纪伯伦出生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1895年,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接受教育时展现出美术天赋。1898年,回国后对文学产生兴趣,1903年,开始以每周2美元的报酬在纽约阿拉伯文报纸《侨民报》上陆续发表短篇散文。1906年,相继发布《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
。1908年,再次前往美国。1911年冬,完成《折断的翅膀》。1920年4月,担任阿拉伯旅美作家团体“笔会”会长。1928年,完成《先知园》。1931年4月10日,纪伯伦病逝,葬于贝什里圣徒谢尔基斯修道院。
三、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苍穹(
qióng
)孕育(yùn
)摇曳(
yè)馥郁(fù)赠予(yǔ)
硕大(shuò)琼浆(qióng
)鸣啭(
zhuǎn
)婆娑(
suō)冠冕(miǎn
?)
词语:苍穹
冠冕
祭献
旖旎
馥郁
硕大无朋
婆娑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摇曳
凝视
朝露
鸣啭
(2)理解词语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3)朗读展示。
  ①指名个人朗读。
  ②小组合作朗读。
  ③老师学生对读。
四、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五、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简单批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2.用“读到……时,我仿佛看到花儿……”的句式,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教师相机出示关键句,进行指导。言之有理即可。
?? 
交流示例:
我是星星,从苍穹跌落在绿荫中。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
4.小结: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一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子死者最后的祭献。
  板书: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诸元素之女
礼品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5.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新流畅的语言风格。
  六、对比感受
  1.结合经验,想象开去。
  (1)如果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我”还会做什么?
  (2)对比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找出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小组交流。
  (3)总结奇特想象背后的修辞手法。
  预设:
  ①比喻:“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我是星星”、“我是诸元素之女”、“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②拟人:“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③排比:“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2.反复朗读奇特想象的句子,感受结构整齐的句子营造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同时继续想象。
  (1)把“我”改“花”行不行?为什么?
  预设:作者其实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我”来描述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
  (2)小组交流,读懂精神:哪一个花的形象最打动你?能概括一下花的精神么?
  预设:向往光明,积极向上。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板书:和谐共处、无私奉献、远大追求、积极向上。
  (3)联系背景,读懂诗情: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这首散文诗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大自然画卷,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追求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延伸阅读】
  1.自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想象奇特)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学习在叙述中加上奇特的想象,让文章更加生动,耐人寻味。)
【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比喻、拟人、排比各一句。
2.完成语文练习册第4课。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4.花之歌
诸元素之女
仰望星空
礼品
对光明心驰神往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教学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