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八年级上册生物9.2 动物的行为 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八年级上册生物9.2 动物的行为 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21 14:3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社群行为
攻击行为
育雏行为
捕食行为
知识与技能?:
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发言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进行研究学习的能力及交流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问题的讨论,
能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读一读,议一议:?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撒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
请你来说:
1.故事中有小狗的哪些行为?
2.这些行为一样吗?
概念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下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学习性行为(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
“学习”
获得的行为。
蜘蛛织网
鸟类育雏
山羊走钢丝
老虎钻火圈
先天
后天
遗传
环境
动物表演
孵卵、育雏、攻击、进食等
小结
先天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
先天还是后天具有的
主要影响
因素
具体行为
分析下列图片资料
美国红雀鸟喂鱼
想一想:⑴上图各是什么行为
?
⑵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对本物种的繁衍有利吗?
⑶大山雀学会打开奶瓶盖有什么好处?
先天性行为有很多局限性。
(1)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先天性行为对美国红雀来说,是一
种浪费,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
(2)先天性行为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该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避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探究:
动物的绕道取食
背景资料: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作出假设:
提出问题: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性行为吗?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性行为。
制定计划:
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
准备适当的食物,选好实验
场所,设置障碍等
实施计划:
思考:小鸡看到食物是否会绕过障碍物直接取食?需要经过“尝试与错误”吗?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结果:小鸡看到食物不会绕过障碍物直接取食,它的这种行为需要经过若干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形成。
结论:
小鸡的绕道取食是学习性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学习性行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
试着区分
鹦鹉学舌
小狗算算术
老虎跳火圈
蜘蛛织网
蚕吐丝
鸟筑巢
先天性行为
学习性行为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先天性行为,学习性行为,珍爱生命,自觉尊重和保护动物,学习的重要性等。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