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精编精析 恒定电流(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精编精析 恒定电流(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11: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恒定电流
6.(江苏卷)某汽车的电源与启动电机、车灯连接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当汽车启动时,开关S闭合,电机工作,车灯突然变暗,此时(  )
A.
车灯的电流变小
B.
路端电压变小
C.
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D.
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开关闭合时,车灯变暗,故流过车灯的电流变小,A正确;
B.电路的路端电压为
变小,路端电压变小,B正确;
C.总电流即干路电流为
减小,干路电流增大,C错误;
D.电源总功率为
增大,总功率变大,D正确。
故选ABD。
23.(全国Ⅱ卷10分)
某同学要研究一小灯泡L(3.6
V,0.30
A)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200
mA,内阻Rg1=10.0
Ω),电流表A2(量程500
mA,内阻Rg2=1.0
Ω)、定值电阻R0(阻值R0=10.0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电源E(电动势4.5
V,内阻很小)、开关S和若干导线。该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a)所示。
(1)根据图(a),在图(b)的实物图中画出连线。
图(a)
(2)若I1、I2分别为流过电流表A1和A2的电流,利用I1、I2、Rg1和R0写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_______,流过小灯泡的电流I=_______。为保证小灯泡的安全,I1不能超过_______mA。
(3)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开关闭合后两电流表的示数为零。逐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并读取相应的I1和I2。所得实验数据在下表中给出。
I1/mA
32
55
85
125
144
173
I2/mA
171
229
299
379
424
470
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得,当I1=173
mA时,灯丝电阻R=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4)如果用另一个电阻替代定值电阻R0,其他不变,为了能够测量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所用电阻的阻值不能小于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
(2).
(3).
(4).
180
(5).
11.6
(6).
8.0
【解析】
【详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2)①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电流表A1和R0的总电压,故根据欧姆定律有
②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③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6V,故根据题目中已知数据带入①中可知I1不能超过180mA;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I1=173mA时,I2=470mA;根据前面的分析代入数据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3.46V;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297mA=0.297A;故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4)要测量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则灯泡两端的电压至少要达到3.6V,而电流表A1不能超过其量程200mA,此时结合①有
解得,即要完整的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所用电阻的阻值不能小于。
17.(全国Ⅰ卷)图(a)所示的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C。如果U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电容器的定义式可知
结合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为,则内的电流与内的电流关系为
且两段时间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端电压大小关系满足
由于电流方向不同,所以电压方向不同。
故选A。
22.(全国Ⅰ卷)(6分)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为几十欧姆的电阻Rx,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为1
kΩ,电流表内阻为0.5Ω。该同学采用两种测量方案,一种是将电压表跨接在图(a)所示电路的O、P两点之间,另一种是跨接在O、Q两点之间。测量得到如图(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其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标记为II的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________(填“O、P”或“O、Q”)两点的方案测量得到的。
(2)根据所用实验器材和图(b)可判断,由图线________(填“I”或“II”)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结果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3)考虑到实验中电表内阻的影响,需对(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

(2).
I
(3).
(4).
【解析】
【详解】(1)[1]若将电压表接在、之间,

根据一次函数关系可知对应斜率为。
若将电压表接在、之间,电流表分压为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可知
解得
根据一次函数可知对应斜率为,对比图像的斜率可知
所以II图线是采用电压表跨接在、之间。
(2)[2]因为待测电阻为几十欧姆的电阻,通过图像斜率大致估算待测电阻为左右,根据
说明电流表的分压较小,电流表的分流较大,所以电压表应跨接在、之间,所以选择图线I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
[3]根据图像可知
[4]考虑电流表内阻,则修正后的电阻为
23.(全国Ⅲ卷)(9分)
已知一热敏电阻当温度从10
℃升至60
℃时阻值从几千欧姆降至几百欧姆,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量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所用器材:电源E、开关S、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和毫安表(内阻约为100
Ω)。
(1)在答题卡上所给的器材符号之间画出连线,组成测量电路图。
(2)实验时,将热敏电阻置于温度控制室中,记录不同温度下电压表和亳安表的示数,计算出相应的热敏电阻阻值。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毫安表的示数分别为5.5
V和3.0
mA,则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实验中得到的该热敏电阻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如图(a)所示。
(3)将热敏电阻从温控室取出置于室温下,测得达到热平衡后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2kΩ。由图(a)求得,此时室温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利用实验中的热敏电阻可以制作温控报警器,其电路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10
V,内阻可忽略);当图中的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6.0
V时,便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若要求开始报警时环境温度为50
℃,则图中_____(填
“R1”或“R2”)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固定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k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
1.8
(3).
25.5
(4).
R1
(5).
1.2
【解析】
【详解】(1)滑动变阻器由用分压式,电压表可是为理想表,所以用电流表外接。连线如图
(2)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
(3)由该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直接可读得:25.5℃。
(4)①温度升高时,该热敏电阻阻值减小,分得电压减少。而温度高时输出电压要升高,以触发报警,所以R1为热敏电阻。②由图线可知,温度为50℃时,R1
=0.8kΩ,由欧姆定律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10.(天津卷)某实验小组选用以下器材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
电压表
(量程,内阻约为)
电流表
(量程,内阻约)
滑动变阻器
(,额定电流)
待测电池组
(电动势约为,内阻约为)
开关、导线若干
①该小组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经仔细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条导线连接不当,这条导线对应的编号是________。
②改正这条导线的连接后开始实验,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端(填“a”或者“b”)
③实验中发现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读数变化明显但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电池组负极和开关之间串联一个阻值为的电阻,之后该小组得到了几组电压表读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并作出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5
(2).
a
(3).
2.9
(4).
0.80
【解析】
【详解】①[1]因为电源内阻较小,故对于电源来说应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图中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故导线5连接不当,应该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接到电流表正接线柱;
②[2]开始实验前应该让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最大,故应将滑片置于a端;
③[3][4]由图线可知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电源电动势,故E=2.9V;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为短路电流I=0.50A,故可得等效内阻为
又因为在开关和电池负极之间接有的电阻,在计算过程中等效为内阻,故电源内阻为
1.(浙江卷)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符号是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符号来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电荷量公式q=It可知,电流I的单位是A,时间t的单位是s,故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电量的单位为A?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浙江卷)某同学分别用图甲和图乙的电路测量同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中画出图乙的电路图____________;
(2)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电流_____,电压_____;
(3)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直线,图中直线Ⅰ对应电路是图1_____(选填“甲”或“乙”);
(4)该电池的电动势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内阻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
0.39~0.41
(3).
1.29~1.31
(4).

(5).
1.51~1.54
(6).
0.52~0.54
【解析】
【详解】(1)[1]图乙中,电流表内接和变阻器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路段电压,则图乙对应的电路图为
(2)[2][3]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一般约为1.5V,故电压表量程选择0~3V,电流表量程选择0~0.6A,所以量表的读数分别为1.30V(1.29~1.31V均可),0.40A(0.39~0.41A均可)
(3)[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可得U-I图象的纵轴截距为电源电动势,斜率为电源内阻。图甲中电流表外接,则实验测得的电源内阻
测量值偏大;图乙中电路
测量值偏小,但是由于,故图乙实验测出的内阻误差更小,故图线Ⅰ对应图乙,图线Ⅱ对应的图甲。
(4)[5]图线Ⅱ与纵轴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E=1.52V

[6]在图线Ⅰ与横轴的交点为短路电流I=2.86A

,此实验原理无误差。
16.(浙江卷)如图所示,系留无人机是利用地面直流电源通过电缆供电的无人机,旋翼由电动机带动。现有质量为、额定功率为的系留无人机从地面起飞沿竖直方向上升,经过到达高处后悬停并进行工作。已知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若不计电缆的质量和电阻,忽略电缆对无人机的拉力,则(  )
A.
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或等于
B.
直流电源对无人机供电的额定电流为
C.
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消耗平均功率为
D.
无人机上升及悬停时均有部分功率用于对空气做功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无人机先向上加速后减速,最后悬停,则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先大于200N后小于200N,最后等于200N,选项A错误;
B.直流电源对无人机供电的额定电流
选项B正确;
C.若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为
F=mg=200N
则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消耗的平均功率
但是由于空气对无人机向上的作用力不是一直为200N,则选项C错误;
D.无人机上升及悬停时,螺旋桨会使周围空气产生流动,则会有部分功率用于对空气做功,选项D正确。
故选BD。
14.(山东卷)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1.5
V,内阻小于1
Ω);
电压表V
(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
(量程0.6
A,内阻约1
Ω);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20
Ω);
定值电阻R1
(阻值2
Ω);
定值电阻R2
(阻值5
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U-I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压表分流
B.干电池内阻较小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D.电流
表内阻较小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I/A
0.08
0.14
0.20
0.26
032
0.36
0.40
U/V
1.35
1.20
1.05
0.88
073
0.71
052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答题卡的坐标纸上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U-I图像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_____
(填“R1”或“R2”)。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在答题卡上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3).
R1
(4).
【解析】
【详解】(1)电压表示数变化过小,则原因是外电阻比内阻大的多,即电源内阻偏小,故选B。
(2)①根据数据做出U-I图像如图;
②由图像可知
电源内阻小于1Ω,则定值电阻大于1.63Ω,可知定值电阻为R1;
③定值电阻与电源串联,电路如图;
10.(江苏卷)某同学描绘一种电子元件的关系图象,采用的实验电路图如题图1所示,V为电压表,
mA为电流表,E为电源(电动势约),R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图2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_。
(2)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
电压
0.000
0.250
0.500
0.650
0.700
0.725
0.750
电流
0.00
0.10
0.25
0.60
1.70
4.30
7.50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该元件的图线____________。
(3)根据作出的图线可知,该元件是_________(选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
(4)在上述测量中,如果用导线代替电路中的定值电阻,会导致的两个后果是_________。
A.电压和电流的测量误差增大
B.可能因电流过大烧坏待测元件
C.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变小
D.待测元件两端电压的可调节范围变小
【答案】
(1).
(2).
(3).
非线性元件
(4).
BC
【解析】
【详解】(1)[1]根据题意连接电路如图
(2)[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如图
(3)[3]根据图像可知该元件是非线性元件。
(4)[4]AB.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为,根据元件的特性可知,当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电流会急剧增大,所以电阻会急剧减小,若用导线代替,电流急剧增大,可能会烧坏待测元件,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误差无影响,A错误,B正确;
CD.根据图像可知待测元件的电压范围小于,而电源电动势为,因为待测元件两端电压非常小,如果用导线代替,会导致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变得非常小,难以调节,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