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原子与原子核
18.(全国Ⅱ卷)氘核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
J,1
MeV=
1.6×10–13
J,则M约为
A.40
kg
B.100
kg
C.400
kg
D.1
000
kg
【答案】C
【解析】
【详解】氘核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
则平均每个氘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为
1kg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可以放出的总能量为
由可得,要释放的相同的热量,需要燃烧标准煤燃烧的质量
19.(全国Ⅰ卷)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1,X2,X3,X4代表α粒子的有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详解】α粒子为氦原子核He,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A选项中的X1为He,B选项中的X2为He,C选项中的X3为中子n,D选项中的X4为He。
故选BD。
19.(全国Ⅲ卷)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X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则
A.X的质量数与Y的质量数相等
B.X的电荷数比Y的电荷数少1
C.X的电荷数比的电荷数多2
D.X的质量数与的质量数相等
【答案】AC
【解析】
【详解】设和的质子数分别为和,质量数分别为和,则反应方程为
,
根据反应方程质子数和质量数守恒,解得
,
,
解得
,
,
,
即的质量数与的质量数相等,电荷数比的电荷数多2,电荷数比的质量数多3,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天津卷)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中导致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双缝干涉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错误;
C.实验是有关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与原子核无关,故C错误;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导致发现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正确;
故选D。
14.(浙江卷)(多选)太阳辐射的总功率约为,其辐射的能量来自于聚变反应。在聚变反应中,一个质量为(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和一个质量为的氚核()结合为一个质量为的氦核(),并放出一个X粒子,同时释放大约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粒子是质子
B.
X粒子的质量为
C.
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
D.
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约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则X为中子,选项A错误;
B.根据能量关系可知
解得,选项B正确;
C.太阳每秒放出的能量
损失的质量
选项C正确;
D.因为
则太阳每秒因为辐射损失的质量为
选项D错误。
故选BC。
2.(山东卷)氚核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假设含氚材料中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
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的个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
可得产生的电子数为
个
因在β衰变中,一个氚核产生一个电子,可知氚核的个数为1.0×1016个。
故选B.
13.(江苏卷)大量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辐射出多条谱线,其中最长和最短波长分别为和,则该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为_____,波长为的光子的动量为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1]根据可知波长越短,对应光子的频率越大,对应跃迁的能级差越大;可知最短波长对应基态到激发态的能量差最大,结合得
[2]波长为对应的光子动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