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培优“胜人一筹”讲义(
一
):
)
(
水循环、水的组成
)
一、水的分布
1.地球上水的分布: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
2.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水以固态或气态形式存在。
二、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之间的互相转换和运动。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成因
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的作用
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
水循环
领域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意义: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成为
一个整体
2、地球上主要水体的更新周期
3、从水资源的分布来看,在全球范围内,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
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水资源在地区分
布上很不均匀,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
4、水是生物生存所需最基本的物质之一。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生命活
动离不开水。
三、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1)实验现象:①电极上产生气泡;②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③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的体积比(即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V氧气:V氢气=1:2。
(2)验证气体: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
是氧气);②用点燃的木条接近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
体是氢气)。
(3)实验结论:①水通直流电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②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2.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由此可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和原子都是
构成物质的微粒。
例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F 、H 、G 。
(2)通过 (甲、乙、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武平平川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水循环 (甲、乙、丙);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填字母)。
(3)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怎么施加影响?举三例.如:
地表径流:
;降水:
;
蒸发:
。
例2、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 ,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
(2)检验试管A中气体的方法是 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 ;
(3)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5)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答出一点即可)。
例3、如图,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观察到两个电极上出现
,两只玻璃管内液面下降,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该实验我们称之为电解水,其过程可以用如图示意图表示,通过实验说明水分子中含有
。
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2、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C.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相互联系
4、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电源后,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都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插正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B.插负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C.两支玻璃管内水面下降一样快
D.不确定
5、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负极端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两个电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一样
D.正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更大
6、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A
,
B
,
C
,
D
,
E
,
F
。
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7、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获得的化学信息。
(1)
;
(2)
;
(3)
。
8、根据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
B ;
(2)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
(3)C试管中为 气,D试管中产生的是 气;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
为 。
(4)水通电后发生 变化,文字表达式为 。
(5)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NaOH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6
12
20
29
39
49
55
62
75
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从第 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l,在此之前,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l,可能的原因是 。
9、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
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
①带来水汽
②调节气候
③增加光照
④输送热量
(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②A、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2:1;
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④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3)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
变化,在乙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1、水是生命之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
①甲试管应该连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甲、乙两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接通直流电源后,观察到两个电极附近都有气泡产生
B.通电时间后负极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是正极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2倍
C.负极玻璃管内气体能燃烧,正极玻璃管内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C.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试管a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整个装置内水的质量将
(
)
A.减小
B.增大C.
不变
D.都有可能
5、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其目的是
(
)
A.
增强水的导电性
B.增加生成氧气的量
C.增加生成氢气的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6、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
A.正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正极玻璃管与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C.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
D.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
7、有关水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8、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9、利用电解水的实验,不仅可以探究水的组成,而且还可以推出一些其他结论。下列推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氧气和氢气都要能燃烧
B、氢气能燃烧,氧气以支持燃烧
C、只要给液体通电,都会产生氢气和氧气
D、水是由氢、氧组成部分,不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10、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
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水
热冰
A.水结成“热冰”后温度将升得很高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
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运动从无序变为有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11、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电解水时,将
转化为化学能;
(2)气体A为
;
(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4)有时在实验前,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
;
(5)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测得了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6
12
20
29
39
49
55
65
75
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例1、(1)水汽输送;下渗;蒸发或植物蒸腾;地下径流.
(2)乙;乙;G.
(3)跨流域调水、建水库;人工降雨;植树种草或砍伐森林、破坏草地.
例2、(1)氢气(或H2);
(2)点燃;带火星的木条;(3)增强水的导电性;
(4)水氢气+氧气;
(5)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或H和O)组成的。
例3、气泡;2:1;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1、C
2、D
3、D
4、B
5、A
6、(1)降水
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海陆间循环
7、(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8、(1)负、正;(2)增强水的导电性;(3)氢;氧;1:8;2:1.
(4)化学;水氢气+氧气;(5)7.氧气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
9、(1)①②④;(2)③④;(3)物理;化学。
1、B
2、D
3、B4、A
5、A
6、B
7、D
8、D
9、B
10、D
11、(1)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导电性;
(2)2:1;
(3)氢气和氧气实际的体积比和理论体积比不符;(或电解水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与理论体积比不相等,大于2:1;从第四分钟起,每两分钟内负极与正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与理论体积比相等.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4)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可能原因也可答: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生成的氧气与电极反应.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