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级年上册“胜人一筹”暑期培优讲义(五):物质的溶解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级年上册“胜人一筹”暑期培优讲义(五):物质的溶解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0 22:4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培优“胜人一筹”讲义(

):
)
(
物质的溶解
)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
①溶质,即被溶解的物质,如蔗糖、食盐等。
②溶剂,即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
(3)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2.悬浊液是指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3.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
名称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体、液体、气体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溶解性

不溶
不溶
现象
透明且均一
浑浊、不均一
浑浊、不均一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分散在液体中的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久置现象
均一、稳定
沉淀
分层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4.药品的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有些块状固体应用
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②把块状固体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块状固体放人容器口以后,再把容
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③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送至试
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
①倾倒: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
②量取: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水平放置,视
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③滴加: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时应将胶头滴管放于容器口竖直正上方。
【重要提示】
1.能区分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悬浊液是由固体与液体不相溶形成的,乳浊液是由液体
溶质与液体溶剂不相溶形成的,而溶液是由固体、液体或气体与液体相溶形成的。
2.溶液区分于浊液的特征——均一、稳定。“均一”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相同,“稳定”
是指条件不变时,溶液长久放置,不析出溶质,也不分层,而浊液久置之后会分层。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指液体或气体。、若溶液不指明溶剂,通常认为溶剂是水。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二、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物质溶解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样温度以及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情况下)
②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③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4)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①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显著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
②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如NH4NO3
③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NaCl等。
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
的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②实验法:当溶液底部无剩余溶质存在时,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搅拌后,若能溶解或溶解一部分,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
(3)温馨提示:
①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质”这两个前提条件。溶液在某一温度下和一定量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变得不饱和。
②要明确指出是哪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5)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
稀溶液:溶液较小溶质的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同一温度,同一溶质,同一溶剂的情况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高。
例1、将少量的①面粉,②酒精,③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④泥土,⑤肥皂,⑥植物油,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并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分层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②⑥
D.③⑤
例2、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固体
例3、在100克水中加入m克的食盐,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
A.一定等于(100+m)克
B.可能大于(100+m)克
C.一定小于(100+m)克
D.可能小于(100+m)克
例4、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洗衣服用的肥皂水
B.混有泥沙的河水
C.医院用的生理盐水
D.人体中的血液
2、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碘
B.面粉
C.蔗搪
D.花生油
3、今天早上,妈妈为小新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几片面包,其中牛奶属于(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纯净物
4、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 )
A.水
B.食盐水
C.酒精
D.植物油
5、现有一组物质:盐水,汽水,碘酒,下列物质中不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的是(

A.泥水
B.糖水
C.雪碧
D.食醋
6、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7、物质在溶解时往往会有温度变化,它与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
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往适量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蔗糖
B.氧化钙
C.氯化钠
D.硝酸铵
9、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
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溶解原溶质的溶液
B.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不能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1、在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蔗糖很快溶解;再向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有部分蔗糖不再溶解。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
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也越多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药匙蔗糖
12、小明同学往一杯水中加了一勺蔗糖,搅拌后发现蔗糖全部溶解;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却不能全部溶解。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某个因素有关,该因素是(  )
A.温度高低  B.物质本身的性质
C.水的多少
D.时间的长短
13、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图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溶质质量相同??????????????B.溶液质量相同??????????????
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
14、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15、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是18克
C.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16、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
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都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17、常温下,将盛有KNO3饱和溶液的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B.试管内溶液总质量不变
C.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D.试管内水的质量不变
18、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B.熟石灰????????????C.蔗糖??????????????????????????????????D.硝酸铵
1、“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是衢州市旅游胜地——“钱江源”的宣传标语。清澈的钱江源头水应该属于(

A.溶液
B.纯净水
C.悬浊液
D.乳浊液
2.有关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外观不同
C.溶液一定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和水
B.汽油和柴油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4.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是a克/厘米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则它的密度值应该是(  )
A.大于a
B.小于a
C.等于a
D.变化不定
5.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C.组成溶液的溶质只能是固体或液体
D.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而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下列液体中,属于溶液且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
B.生理食盐水
C.浑浊海水
D.牛奶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8.组成溶液的溶质
(
)
A.只能是气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固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9.现有一组物质:汽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A.冰水
B.泥水
C.氨水
D.原油
10.饱和溶液是指(  )
A.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
B.浓度较大的溶液
C.还能再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的溶液
11.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病人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无法判断
12.菜盘上沾满了油渍,下列物质能够比较方便地将其除去的是(

A.自来水
B.洗洁精
C.食盐水溶液
D.色拉油
13.能证明20℃时某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
A.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在固体析出
B.取少量溶液升温至50℃,无固体析出
C.向20℃时该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变稀
D.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14.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15.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0C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C时,溶液A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A的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质量分数
C.蔗糖晶体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室温下,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
16.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溶液中化学反应通常进行得比较快;④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⑦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⑧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⑥⑧
B.②⑤⑥⑧C.③⑥⑦D.全正确
1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8.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剂
19.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
20.一杯1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有固体溶质析出D.升高温度能继续溶解晶体
参考答案
例1、B
例2、B
例3、D
例4、B
1、C
2、C
3、C
4、C
5、A
6、D
7、D
8、B
9、A
10、D
11、C
12、B
13、A
14、D
15、C
16、C
17、D
18、D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D
A
B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D
C
A
C
D
C
A
B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