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级年上册“胜人一筹”暑期培优讲义(六):溶解度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级年上册“胜人一筹”暑期培优讲义(六):溶解度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0 22:4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培优“胜人一筹”讲义(六):
)
(
溶解度
)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符号为S。
(2)理解溶解度概念
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标准
在100g溶剂里。这是概念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此处100g是指溶剂质量,而不是溶液质量。
状态
“饱和”。规定只有在一定量溶剂中(100g)达到饱和时(溶解质的最大量),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
单位
“g”。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被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计算:通过溶解度可得到该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即m(溶质):m(溶剂):m(饱和溶液)=S:100g:(100g+S)。
(4)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温度对影响分三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蔗糖等。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
(5)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g(20℃)
<0.01
0.01~1
1~10
>10
溶解性分类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二、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压强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2、温度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降低而增大。
例1、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
(2)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3)物质M是 
 。
例2、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6
110
169
根据上表回答: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30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硝酸钾的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例3、要配制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求:
(1)把20
g硝酸钾溶解到多少克水中就达到饱和状态?
(2)在50
g水中加硝酸钾多少克就达到饱和状态?
1、一定温度下,将100克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加入5克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掉10克水,都能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50g
B.60g
C.70g
D.80g
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溶液的质量(b)与加入氯化钠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B.
C.
D.
3、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如图为某压强下氯化钙(CaCl2)和氯化钠(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超临界水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钙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450℃时,氯化钠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为0.04
g
D.450℃时,可得到0.04%的氯化钙的超临界水溶液
4、在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蔗糖很快溶解;再向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有部分蔗糖不再溶解。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
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也越多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D.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药匙蔗糖
5、小明同学往一杯水中加了一勺蔗糖,搅拌后发现蔗糖全部溶解;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却不能全部溶解。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某个因素有关,该因素是(  )
A.温度高低  B.物质本身的性质
C.水的多少
D.时间的长短
6、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t℃时,100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该溶质18克,则该物质在t℃时溶解度是18克
C.饱和溶液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7、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8、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克,现用50克水配制30℃的氯酸钾饱和溶液,需氯酸钾的质量是(????)
A.15克???????
??B.10克??????
?C.5克?????
??D.4。55
9、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剂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B>C,则同质量的以上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量为(????)
A.A>B>C?????
?B.A>C>B????
??C.A<B<C?????
D.B>C>A
10、将消石灰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①蒸发溶剂  ②加入溶质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甲溶液仍饱和
B.两溶液仍饱和
C.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溶液质量:甲=乙
1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悬浮在50℃硝酸钾溶液中,烧杯底部还留有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F甲,硝酸钾溶液的密度是ρ甲;当温度下降到20℃时,小球受到的浮力是F乙,硝酸钾溶液的密度是ρ乙.此过程中能够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由以上信息可知(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8
110
A.F甲<F乙,ρ甲>ρ乙
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
1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2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解度为31。6g??????????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C.30℃时,145。8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45。8g溶质??????????
D.将4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14、2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5克A物质,4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10克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是(????

A.A>B????????????????????????B.B>A???????????????????C.A=B????????????????????D.无法比较
15、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硝酸钾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D.
16、根据如图所示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5℃时,KNO3和NaCl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2)10℃时,向100g水中加入30g
KNO3,充分溶解:
①所得溶液在10℃时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蒸发掉50g水后(温度仍为10℃),与溶液共存的KNO3
晶体的质量约为 
 g;
(3)将由40g
KNO3和10g
NaCl组成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再向该烧杯中倒入100g
40℃的水,充分搅拌,当温度降低到10℃时,析出的晶体是 
 。
17、某温度下,将A物质的水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尚有1克固体不溶,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A,则A在0℃时溶解度为10克
B.0℃时,100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A,则A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
C.3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40克A恰好饱和,则A的溶解度为40克
D.40℃时,A的溶解度为60克,说明40℃时,100克中溶解60克A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2、A、B两种物质,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5克A物质,在30℃时,将23克B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3克B物质,则在2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
?D.无法比较
3、t℃时,将某硝酸钾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1克,第二次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3克,第三次再蒸发掉10克水,冷却至原温度析出晶体应(????)
A.等于3克??????????
B.大于或等于3克
C.不等于3克????????
??????D.小于或等于3克
?4、在t℃时KNO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克KNO3,充分搅拌后,仍有3克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克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KNO3的溶解度为(????)
A.22克??????
??B.20克???????
C.16克????
?
D.8克
5、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
(2)5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3)20℃时,将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 
 方法。
(4)若将C的饱和溶液从50℃降温到20℃时,发生改变的是 
 。
a.溶剂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d.溶解度
6、某温度,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50g分成两等份,一份蒸发5克水,再恢复到原来温度可形成饱和溶液,另一份溶解1.6克硝酸钾固体也可形成饱和溶液,计算:硝酸钾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例1、40;28.6%,硝酸钾
例2、(1)增大
(2)不饱和
例3、(1)设20
g硝酸钾溶解到质量为项x的水中就达到饱和状态.
x≈63
g
(2)设在50
g水中加入质量为m的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m=15.8
g
1、A
2、D
3、C
4、C
5、B
6、C
7、C
8、C
9、C
10、C
11、A
12、B
13、A
14、D
15、C
16、NaCl;饱和;20;KNO3;
17、20g
【解析】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40g水中溶解(9g﹣1g)=8g溶质A,形成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设此时A的溶解度是S,则
S=20g
答: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20g。
1、D
2、A
3、A
4、B
5、B>A=C;饱和;33.3%;加溶质;d
6、设硝酸钾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为x,
则有:5g:1.6g=100g:x,x=32g,答:硝酸钾在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是32g。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