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物理人教必修二第5章:曲线运动(期末)训练含答案
必修二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选择题
1、(2019年山东莱州质检)
(多选)如图1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
图1
A.物体A做匀速运动
B.A做加速运动
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2、有一个质量为4
kg的质点在x?y平面内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22
N
C.2
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
m/s
D.0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为5
m/s
3、以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肘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D.此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4、(双选)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得到A、B、C、D、E五个实验点,如图所示,则关于产生较大偏差的B点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
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点高
B.
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点低
C.
小球离开斜槽后与白纸有接触
D.
小球开始滚下时具有了一个初速度
5、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B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C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A、B为啮合传动的两齿轮,rA=2rB,则A、B两轮边缘上两点的(
)
A.角速度之比为2∶1
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C.周期之比为1∶2
D.转速之比为2∶1
7、(双选)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
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动能较大
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
8、(双选)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D.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9、在F1赛事中,若在弯道上高速行驶的赛车车轮脱落,则关于脱落的车轮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仍然沿着汽车的弯道行驶
B.沿着与弯道切线垂直的方向飞出
C.沿着脱离时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10、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相等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时间为
B、瞬时速度为
C、
水平分位移等于竖直分位移
D、运动的位移是
11、(双选)选用如图所示的四种装置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时,其操作合理且必须的是
A.
选用装置1,每次不必控制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的力度
B.
选用装置每次应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C.
选用装置3,竖直管上端管口A应高于瓶内水面
D.
选用装置4,可以不用调节斜槽轨道末端至水平
二、非选择题
1、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______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运动。
2、有一小船正在渡河,如图10所示,在离对岸30
m时,其下游40
m处有一危险水域,假若水流速度为5
m/s,为了使小船在到危险水域之前到达对岸,则小船从现在起相对于静水的最小速度应是多大?
图10
图11
3、如图所示,用皮带传动的两轮M、N半径分别是R、2R
,
A为M边缘一点,B距N轮的圆心距离为R
,
则A、B两点角速度之比为
________;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
2019—2020物理人教必修二第5章:曲线运动(期末)训练含答案
必修二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选择题
1、(2019年山东莱州质检)
(多选)如图1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
图1
A.物体A做匀速运动
B.A做加速运动
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解析:把A向左的速度v沿细线方向和垂直细线方向分解,沿细线方向的分速度为vcosα,B匀速下降,vcosα不变,而α角增大,cosα减小,则v增大,所以A做加速运动,选项B正确A错误;由于A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所以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选项D正确C错误.
答案:BD
2、有一个质量为4
kg的质点在x?y平面内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22
N
C.2
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6
m/s
D.0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为5
m/s
解析:选D 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错误;由题图知质点的加速度a==
m/s2=1.5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4×1.5
N=6
N,B错误;由题图知,2
s末在x方向上速度为6
m/s,在y方向上做初速度为
m/s=4
m/s的匀速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则质点在2
s末速度的大小为v=
m/s=2
m/s,故C错误;由题图知,在x方向上初速度为3
m/s,在y方向上做初速度为
m/s=4
m/s的匀速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则质点的初速度的大小为v=
m/s=5
m/s,故D正确。
3、以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肘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D.此时小球的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答案】C
4、(双选)某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得到A、B、C、D、E五个实验点,如图所示,则关于产生较大偏差的B点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
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点高
B.
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点低
C.
小球离开斜槽后与白纸有接触
D.
小球开始滚下时具有了一个初速度
【答案】
BC
5、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A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B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C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
A.
B.
C.
D.
解析:选C 前进速度即为后轮的线速度,由于同一个轮上的各点的角速度相等,同一条线上的各点的线速度相等,可得ω1r1=ω2r2,ω3=ω2,又ω1=2πn,v=ω3r3,所以v=。选项C正确。
6、如图所示,A、B为啮合传动的两齿轮,rA=2rB,则A、B两轮边缘上两点的(
)
A.角速度之比为2∶1
B.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C.周期之比为1∶2
D.转速之比为2∶1
【答案】B
7、(双选)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
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动能较大
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
【答案】
B,D
【解析】A、两个球都是从同一个水平面下降的,到达最低点时还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可知在整个过程中,AB两球重力做的功相同,但是,B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弹簧要对球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得,B球在最低点的速度要比A的速度小,动能也要比A的小,故AC错误,B正确;
D、由于在最低点时B的速度小,根据向心力的公式可知,B球需要的向心力小,所以绳对B的拉力也要比A的小,故D正确.
故选:BD.
8、(双选)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
D.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答案】CD
9、在F1赛事中,若在弯道上高速行驶的赛车车轮脱落,则关于脱落的车轮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仍然沿着汽车的弯道行驶
B.沿着与弯道切线垂直的方向飞出
C.沿着脱离时轮子前进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离开弯道
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赛车沿弯道行驶,任一时刻赛车的速度方向是赛车运动轨迹上的对应点的切线方向,脱落的车轮的速度方向也就是脱落点轨迹的切线方向,车轮脱落后,不再受到车身的约束,只受到与速度方向相反的阻力作用,车轮做直线运动,故C正确。
【答案】C
10、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相等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时间为
B、瞬时速度为
C、
水平分位移等于竖直分位移
D、运动的位移是
【答案】CD
11、(双选)选用如图所示的四种装置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时,其操作合理且必须的是
A.
选用装置1,每次不必控制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的力度
B.
选用装置每次应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C.
选用装置3,竖直管上端管口A应高于瓶内水面
D.
选用装置4,可以不用调节斜槽轨道末端至水平
【答案】AB
二、非选择题
1、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上述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时间与______大小无关,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______运动。
【答案】
(1)同时
?
(2)不变
?
(3)初速度
?
自由落体?
2、有一小船正在渡河,如图10所示,在离对岸30
m时,其下游40
m处有一危险水域,假若水流速度为5
m/s,为了使小船在到危险水域之前到达对岸,则小船从现在起相对于静水的最小速度应是多大?
图10
图11
解析:设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为v1,水速为v2,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渡河方向)与水速的夹角为α,如图11所示.由几何关系知,当v1垂直于v时,v1才可能最小,此时v1=v2sinα.
由题意知,sinα最小值为,
所以v1最小为vmin=5×
m/s=3
m/s.
故当船恰好到达危险区边界与对岸的交点处时,v1最小,
此时v1=vmin=3
m/s.
答案:3
m/s
3、如图所示,用皮带传动的两轮M、N半径分别是R、2R
,
A为M边缘一点,B距N轮的圆心距离为R
,
则A、B两点角速度之比为
________;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
.
【答案】2:1;2:1;4:1
【解析】【解答】A点与N轮子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点与N轮子边缘上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知,N轮子边缘上的点的线速度是B点的线速度的2倍,所以vA:vB=2:1.N轮子边缘上的点的角速度是A点角速度的一半,则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2:1.根据a=rω2知,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1.
故答案为:2:1,2:1,4:1.
【分析】抓住两个轮子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共轴转动时角速度大小相等,通过v=rω
,
a=rω2求出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之比.
(第
题)
(第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