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上 1.2-连乘、连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三上 1.2-连乘、连除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0 10:44:06

文档简介

连乘、连除(2)
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用连乘、连除解决数学小问题
2、熟练掌握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3、培养数学化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将生活和经验世界的实际情节用数学模型表示,本课中“不同的组合”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一个载体。
教学重难点:连乘连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分拆的方法计算
:5×19
(0号本)
2用递等式计算
(1)3×3×6
(2)42÷7÷3
2、直接说出得数:
24÷4÷2=
2×2×7=
15+6=
64÷8÷8=
25-17=
50÷10÷1=
6×6+4=
51-13=
8+7×7=
0×2×3=
二、探究“数方块”的多种方法
(一)学习P7主题图:“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1、观察:注意观察有几排?有几列?有几层?
引导学生说说准备怎样数一共有几块,然后配合多媒体演示,并配合简明清晰有序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1)有2层,每层3×4或4×3
3×4×2
4×3×2
(2)有4排,每排2×3或3×2
2×3×4
3×2×4
(3)有3列,每列2×4或4×2
2×4×3
4×2×3
2、小组交流:
(1)要求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你是怎么想的?看哪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2)?学生汇报,教师实物演示

1层是3×4或4×3,有2层。
(书本小胖的算法)

1排是2×3或3×2,有4排。
(书本小亚的算法)

1列是4×2或2×4,有3列。
(书本小丁丁的算法)
3、算一算:P7/3
把书本上的三种做法补充完成。
4、比较与发现:比一比三个式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生1:三个因数都相同、都是连乘、积都是24
师:通过练习我们发现,在连乘的计算中,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二)学习连乘中的交换:(拓展与提高)
(1)想一想,你能利用连乘算一算:5×7×2?
板书:
5×7×25×2×7
(2)计算:

6×2×3

3×4×3

7×3×3

8×2×3
=2×3×6
=3×3×4
=3×3×7
=2×3×8
=6×6
=9×4
=9×7
=6×8
=36
=36
=63
=48
三、生活应用
1、学校教学楼有5层,每层6个班级,每个班级装2个电扇,一共有几个电扇?
2、学校共买来25个录音机,平均分给五个年级组,每个年级组有5个班级,
问,平均每个班级可以分到几个?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五、检测练习:
(1)0号本:用递等式计算

5×7×2

81÷9÷3

9×2×5

50÷10÷5

2×4×7
课后反思:
3×2×4
=6×4
=24(块)
4×2×3
=8×3
=24(块)
2×3×4
=6×4
=24(块)连乘、连除(1)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生活问题中体会连乘解题的意义。
2、掌握连乘递等式计算。
教学重难点:连乘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过程:
一、概念理解:什么是包装?(媒体演示)
板书:听


二、学习主题图例1
1、收集信息: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板书:4听1盒
2盒1箱
两个条件
2、提出问题:装了3箱奶粉,一共有几听?
板书:
?听
?盒
3箱
3、分析过程:
(1)先算什么?
(2)再算什么?(3)说说你的理解:先算3箱里有几盒,在算有几听
板书:3×2=6(盒)
6×4=24(听)
答:一共装了24听。
4、练习:每层楼住3户人家,红星小区有2幢5层楼,一共居住了多少户人家?
分析:(1)有哪几个量?板书:户层

(2)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生1:先算一幢有几户?
再算2幢一共有几户?
板书:3×5=15(户)
15×2=30(户)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2个15是30。
生2:先算一共有几层?再算一共有几户?
2×5=10(层)
10×3=30(户)
(另外2×3×5的方法没有学生提出来,理解上也有困难,教师可以不提)
5、小结:刚才学习的几道题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有3个数量,都要分两步计算,都用乘法计算
6、学习“连乘”的表达:
(1)介绍
(2)尝试
3×2=6(盒)
3×5=15(户)
6×4=24(听)
15×2=30(户)
7、计算
(1)观察什么计算顺序?生: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填空:
4×2×9
5×6×2
=(
)×9(8是哪里来的?)
=30×(
)(
为什么填2?)
=(

=(

(3)试一试:
(用递等式计算)
3×3×2
2×4×4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0号本上用递等式计算
3×2×5
5×6×2
2×4×8
6×1×8
3×3×7
2、应用题:
(1)
一盒酸奶3元,一组有3盒,妈妈买了2组,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2)一盒粉笔有10支,2盒装一箱,3箱一共有几支?
四、探究连除
(一)学习情景2:
32听奶粉可以装几箱?
(1)解决这道题时需要什么信息?你又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交流)
①比较与上一题的问题之间的区别:例1求总数,2已知总数。
②怎样想?把32平均分成几箱?
③先想什么?再想什么?
④用图示验证算的过程
(2)学生汇报:
先算32听可装几盒?
32÷4=8(盒)
再算8盒可装几箱?
8÷2=4(箱)
(3)这两个式子可以像连乘式子一样合并成一个式子吗?试着写一写,算一算。

式子中32÷4算出的是什么?再除以2表示什么?

像这样连除的算式计算时该怎么做?
(4)小结:计算连除可按从左往右次序除。
(5)把“32”改成“24”请学生自己算一算。
(6)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二)学习连除计算:
(1)填空:

32÷4÷2

72÷8÷3
=□÷
2(8是哪里来的?)
=9÷□(为什么填3?)
=□
=□
(2)计算:

81÷9÷9

64÷8÷4

12÷2÷2
=
=
=
=
=
=
(三)拓展有关连除的应用
1、20减半,再减半,得多少?
2、学校总务处最近购买了很多物品,准备分发给各个班级:
(1)每班分到2盒毽子,每盒毽子有10只,二年级5个班级共分到几只毽子?
(2)总务处共买来50块抹布,学校共有5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级。平均每班分到几块抹布?
五、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掌握了什么新方法?
检测练习:
1、用递等式计算下列各题
(0号本)
4×2×6
3×2×9
2×5×7
64÷8÷2
36÷4÷3
48÷6÷4
2、一盒酸奶3元,一组有3盒,奶奶买了2组,共花去多少元?
2台织布机一天工作8小时,共织布48米,一台织布机每小时可织布多少米?
课后反思:
3×5×2
=15×2
=30(户)
3×2×4
=6×4
=24(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