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上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上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1 10: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九上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等词语,把握字音及字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1、体味本文情感鲜明的语言。
2、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4、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掌握
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罪魁(guí) 脂粉(zhī)
B.惊骇(hè) 晨曦(xī)
C.箱箧(qiè) 野蛮(máng)
D.珐琅(fà láng) 瞥见(p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掠夺 缀满 赞誉 荡然无存
B.耗废 绸缎 制裁 富丽堂皇
C.赞誊 缀满 赃物 不可明状
D.分亨 愰若 行窃 眼花缭乱
3、根据文意解释词语
荡然无存:
独一无二:
不可名状: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眼花缭乱: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填空。
这是一封( ),文中包含着作者深厚的( )精神,愤怒地谴责了( ),表达了对( )的巨大同情。
5、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6、本文作者是雨果 (国籍)十九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人名),是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生于军官家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等。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
二、自主学习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答: 。
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答: 。
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答: 。
6、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答: .
.
.

三、课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雨果对圆明园总的评价是什么?
答: 。
2、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概括性的语句)
答: 。
3、在讲述园中之物时,作者是按着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分析“请您想像有……那就是这座名园。”)
答: 。
4、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⑴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答: 。
?⑵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艺术无国界)
答: 。
(三)课外阅读
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圆明园祭
冯峥
那天很冷,我却刻意要到圆明园去。朋友们都劝说,圆明园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几块烂石头,我说,你不懂我的心。⑴
北风凄厉,草木萧疏,断壁残垣,一览无余。⑵
然而,在凄厉妁风雨声中,我却分明听到悠悠钟声,百鸟唱啁;透过萧疏草木,我看见了圆明之娇,长春之美,万春之秀,300亩园林春意正浓;断壁中,我看见了乾隆的题诗;残垣中,似见文源阁的浩翰藏书……⑶
我听见了来自法国130年前的一个深情的声音:……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⑷
啊,一个惜墨如金的世界文豪,用了无所不极的文字来称赞她!以至100多年后仍引起人们振颤的心共鸣。⑸
然而,对于玉焚香殒了的美人,祭奠者越是抒以赞美,痴情者越是悲伤,正如白居易写《长恨歌》、汤显祖写《还魂》……引得多少痴情男女欲悲欲死!此刻面对圆明园,我就是这种心情。⑹
我的心在哭,悲哀着美的逝去。⑺
我听见圆明园在哭泣,哭了100多年:以至我在遥远的南方也时常听见。⑻
圆明园在哭,哭护花无力;圆明园在泣,泣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⑼
我和圆明园在同声一哭!⑽
有好心人曾慷慨施舍,要把圆明园重修建。⑾
不管好心人如何慈悲,可我总要与刽子手杀死杨虎成后,在他英骸上建筑花圃这残酷的事实联想;我甚至联想到有人要把马嵬坡上的杨玉环的玉骨支起来,再披上半透明的比基尼。⑿
这是历史的悲哀!⒀
他们看不见圆明园的额头上“耻辱”两个黑字,他们听不到一个在屈辱中哭泣的母亲对她儿孙的声声嘱托以及希望着争气的未来。⒁
站在这写满血字的废墟上,我面对现实,拼搏未来!⒂
我见到了萧疏草木之上有苍郁的青松、冲天傲雪;我见到了熏烟的巨石峥嶙屹立,傲骨常在!⒃
100多年前,方才唱赞诗的雨果坚信:总有这样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⒄
而我永远相信:有志气的炎黄子孙,决不会让那屈辱的历史重演!一定会在这古老的土地上巍然屹立,奔向辉煌的未来!⒅
1.从全文看,“我”刻意要去圆明园而朋友们劝“我”别去的理由各是什么?
答: .

2.第⑷段中那个“深情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答: .

3.第⑹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其中的“这种心情”是指 的心情。
4.第⑺段中的“悲哀”的词性已由 词活用为 词。
5.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圆明园哭泣的原因。
答: .

6.从全文看,第⒁节中的“他们”是指 。
7.就是否重建圆明园这个问题,作者持什么态度?
答: .

8.残破的圆明园作为历史的写照,对我们炎黄子孙有何作用?请用一句名言回答。
答: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部分
D 2、A
3、荡然无存: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丰功伟绩: 伟大的功劳和业绩。丰,多;伟,大。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4、书信 国际主义 英法联军 中国人民
5、D
6、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二、自主学习
1、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
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3、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4、一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5、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6、总评:“世界奇迹”;
分述: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②具体讲园中之物;
③耗费了巨大劳动;
④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盛赞的词语:“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三、课文阅读
1、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2、(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3、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依次介绍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
4、⑴圆明园是东方艺术的典范。⑵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随着世界的发展,一切到最后也将没有国界。
四、提高阅读
1、我是想去祭圆明园,所以我要去;而朋友们以为我是看风景而那没什么可看的,故劝我别去。2、雨果
3、抒情;悲伤
4、形、动
5、因为护花无力和其悲惨遭遇渐被忘怀。
6、慷慨施舍想把圆明园重建的人。
7、作者持否定态度。
8、读史使人明智。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