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古交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固体 章末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古交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固体 章末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15: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固体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
A.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B.各向异性
C.确定的熔点 D.一定的硬度
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C.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所以晶体熔化时内能不变
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霾在大气中的漂移是布朗运动
B.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
C.电场可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D.地球大气中氢含量少,是由于外层气体中氢分子平均速率大,更易从地球逃逸
5.在a、b、c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石蜡融化的范围分别如图甲所示,而a、b、c三种固体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由此可判断出( )
A.a为多晶体,b为非晶体,c为单晶体
B.a为多晶体,b为单晶体,c为非晶体
C.a为单晶体,b为非晶体,c为多晶体
D.a为非晶体,b为多晶体,c为单晶体
6.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农田里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以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多晶体和非晶体各向同性,所以都不是晶体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
C.明矾是多晶体,小铁屑是单晶体
D.金属材料各向同性,但金属中每一晶粒的内部各向异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性质叫各向异性
B.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C.玻璃块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以它是晶体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
B.气体经等压升温后,内能增大,外界需要对气体做功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跑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
E. 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实现,并不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12.(物理-选修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热力学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B.物体的动能越大温度越高
C.体积不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对器壁的压强越大
D.蔗糖块是多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E.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器壁仍有压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任何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没有固定的熔点
C.将有棱角的玻璃棒用火烤融化后,棱角变钝是因为表面张力
D.的空气一定比的空气湿度大
E. 一杯热茶打开杯盖,一段时间后茶不可能自动变得更热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B.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D.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
E.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15.如果某个固体在某一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同性,那么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它一定不是单晶体 B.它一定是多晶体
C.它一定是非晶体 D.它不一定是非晶体
1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晶体有规则几何形状
B.晶体内部分子的排列具有规律性
C.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同性的
D.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液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多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品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可以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
D.一块0℃的冰逐渐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分子势能会增加
E.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18.一电炉的功率P=200W,将质量m=240g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并全部被样品吸收,试问:该固体样品的熔点和熔化热为多大?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 只有单晶体才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A错误;
B. 只有单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多晶体无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B错误;
C. 所有晶体都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选项C正确;
D. 有一些晶体并不硬,例如石墨,有一些晶体非常硬,例如金刚石,所以不能用硬度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故D错误;
2.D
【解析】
【详解】
A、单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与非晶体没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误;
B、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B错误;
C、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不一定不变,故C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故D正确。
3.A
【解析】
【详解】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要增加,选项A错误;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选项B正确;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故C正确。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加工后做成玻璃就是非晶体,故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4.A
【解析】
雾霾在大气中的漂移是气体的流动造成的,故A错误;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因为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B正确;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对光显示各项异性,电场可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C正确;在动能一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小,速率越大;地球大气中氢含量少,是由于外层气体中氢分子平均速率大,更容易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更易从地球逃逸,故D正确;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因此c为单晶体,a、b可能是多晶体与非晶体,根据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可知a、c为晶体,b是非晶体.故A正确,BCD错误.
6.B
【解析】
【详解】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间距减小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分子间距的增大时反之,故A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根据布朗运动的特点,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C错误;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故D错误。
7.C
【解析】
【详解】
AB.浸润液体附着层分子间距较小,表现为斥力,所以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而不浸润液体附着层分子间距较大,表现为引力,所以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AB正确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是因为水对油和沥青不浸润,会阻止毛细现象,阻止地下水上升,C错误
D.土壤里有很多的毛细管,地下水可以沿着它们上升到地面,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破坏这些毛细管,以减小毛细现象的发生,D正确
8.D
【解析】
【详解】
AB.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各向同性,AB错误
C.明帆是单晶体,而常见金属是多晶体,所以小铁屑属于多晶体,C错误
D.金属材料属于多晶体,由于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现象,但是金属中每一晶粒的内部均表现为各向异性,D正确
9.A
【解析】
【详解】
A项:单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即在各个方向物理性质不同,这种性质叫做各向异性,故A正确;
B项: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B错误;
C项: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是依据熔化温度,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故C错误;
D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势能,所以内能增大,故D错误。
10.ADE
【解析】
【详解】
液晶不仅具有光学各向异性,也具有液体的流动性,故A正确;气体经等压升温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体积增大,则气体对外界做功,故B错误;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C错误;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跑动,是因为水表面张力所起作用的缘故,故D正确;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实现,是因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不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E正确;故选ADE
11.BC
【解析】
【详解】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A错误。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B正确。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C正确。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D错误。
12.ACE
【解析】
【详解】
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热力学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故A正确; 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动能是宏观物体的动能,和分子的动能没有关系,故B错误; 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体积不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说明气体的温度升高,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气体对器壁的压强越大,故C正确; 蔗糖块是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不是由重力引起的,故E正确.
13.ACE
【解析】
【详解】
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在做无规则运动,一定有分子动能,所以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多晶体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误;将有棱角的玻璃棒用火烤融化后,棱角变钝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绿故,故C正确;因为不知道当前温度的具体水蒸气压强,所以无法确定和的空气湿度那个大,故D错误;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能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一杯热茶在打开杯盖后,茶会自动变得凉;故E正确;故选ACE
14.A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A正确;
B.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所以布朗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大,故C正确;
D.单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与非晶体一定具有各向同性,故D错误;
E.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知道内能的变化不仅与热传递有关还与做功有关,外界对物体做功,如果物体释放许多热量,那么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故E正确.
15.AD
【解析】
【详解】
单晶体内部的结构具有规则,因单而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所以显示各向同性的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故AD正确。
16.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误.
B.晶体是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空间排列形成在结晶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通常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就像有人特意加工出来的一样,其内部原子的排列十分规整严格,故B正确.
CD.单晶体因排列规则则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因排列不规则其物理性质为各向同性;故C正确,D错误.
17.ACD
【解析】
【详解】
A.对于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液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多,故A正确;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误;
C.利用分子的扩散,可以在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故C正确;
D.一块0℃的冰逐渐熔化成0℃的水的过程中,冰晶结构被破坏,分子势能会增加,故D正确;
E.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温度相同,分子平均相同,但分子平均速率不一定相同,故E错误.
18.60 ℃ 1.0×105 J/kg
【解析】
【详解】
熔化时温度不变,从图象直接得到熔点为60℃;从图象得到熔化时间约为2min=120s,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Pt=qm
解得:
【点睛】
本题关键是能理解固体的溶解曲线,能从图象得到熔点和融化时间,然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