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怀仁县巨子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固体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怀仁县巨子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固体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17: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固体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并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热运动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大于饱和汽的压强
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C.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D.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但非晶体不可以转化为晶体。
5.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都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
C.晶体都有各向异性
D.液晶就是液态的晶体
6.水的凝固点是0 ℃,如果把0 ℃的冰放到0 ℃的房间里,则(   )
A.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
B.冰一定不会熔化
C.冰一定会熔化冰
D.冰将全部熔化
7.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B.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图丙的形状,则说明云母为非晶体
D.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也最大
8.下列对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任何条件下,晶体都不可以转变为非晶体,非晶体也不可以转变为晶体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E. 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缘故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固体、液体、气体中都有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B.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并不都是热运动
C.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 两个分子从无穷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11.如图所示,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物质微粒构成的圆板和电流表A、干电池组成闭合回路,ab和cd是圆板上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现将圆板从图示位置旋转90°后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若圆板始终和两侧导线接触良好,则(  )
A.该圆板是非晶体
B.该圆板是多晶体
C.该圆板是单晶体
D.该圆板的导电性是各向异性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饱和蒸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时的状态
B.在晶体熔化过程中,尽管晶体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却会增加
C.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D.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E. 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视为单分子层、忽略油酸分子间的间距并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这三方面的近似处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不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
C.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引起的
D.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力可能减小
E.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C.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E. 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15.大自然之中存在许多绚丽夺目的晶体,这些晶体不仅美丽,而且由于化学成分和结构各不相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高贵如钻石,平凡如雪花,都是由无数原子严谨而有序地组成;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 )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是绝对的,是不可以相互转化的
B.多晶体是许多电晶体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C.晶体沿不同的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相同,但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一定相同
D.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E.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
16.下表所示的是一些晶体的熔点,则在零下时汞是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南极的气温最低可达零下91.2℃,则在制作测定气温的液体温度计时,应选择表中的______为测温物质。
晶体 固态水 固态酒精 固态汞
熔点/°C 0 ﹣117 ﹣39
17.(1)研成粉末后的晶体已无法从外形特征和物理性质各向异性上加以判断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方法来判断它是否为晶体.
(2)在严寒的冬天,房间玻璃上往往会结一层雾,雾珠是在窗玻璃的________表面.(填“外”或“内”)
18.小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a、b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图a中加热至BC段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在图a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露珠的形成就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
C. 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
D.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BC.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选项A正确.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故B正确.C、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故C错误.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
解答该题要熟练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特性,对于晶体有一下特点:①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②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③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如玻璃、松香、石蜡等.它的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是相同的,叫“各向同性”.它没有固定的熔点.
3.C
【解析】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是热运动,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热运动,选项A错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B错误;根据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关系可知,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选项C正确;饱和汽压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在温度不知道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说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大于饱和汽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晶体、分子力、未饱和汽和饱和汽的压强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注意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间接地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B
【解析】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故B正确;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一定时固体,且内部具格子构造,但外部并不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如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是晶体,故C错误;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5.B
【解析】A、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和非晶态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错误.C、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单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故C错误.B、无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故B正确.D、液晶是介于液态与结晶态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结构与液体的结构不同,故D错误.故选B.
【点睛】只要掌握了晶体的各种性质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题目,而只要稍一看课本此类知识就不难掌握.
6.B
【解析】
【详解】
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0℃的冰要熔化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周围的环境的温度也是0℃,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会熔化,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
关键是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同时吸收热量;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放出热量.
7.A
【解析】
【详解】
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故A正确;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的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每隔一定的时间所处位置的连线,不是运动的轨迹。故B错误;燃烧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图丙的形状,由于是椭圆,则说明云母是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故C错误;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最小。故D错误。故选A。
8.BC
【解析】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A错误;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B正确;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C正确;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变成晶体,D错误.
9.ACE
【解析】
【详解】
A、内能取决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故A正确;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同时也可能是单晶体,因为某些单晶体各向异性,某些单晶体各向同性,故B错
C、悬浮颗粒越小则受力不均衡性越明显,所以布朗运动越显著,并且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故C对;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所以分子势能增大,故D错;
E、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缘故,所以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故E对;
10.BCE
【解析】
【详解】
A.布朗运动只能在气体和液体中发生,不能在固体中发生,故A错误;
B.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但扩散现象是热运动,而布朗运动并不是热运动,故B正确;
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正确;
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
E.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先变大后变小;当分子间距等于r0,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当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变大,故E正确;
11.CD
【解析】
【详解】
圆板始终和两侧导线接触良好,将圆板从图示位置旋转90°后发现电流表A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则圆板的导电性是各向异性的,只单晶体有该项特性,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
12.BDE
【解析】
【详解】
A.饱和蒸汽是指液体蒸发与液化相平衡的状态,液体仍在蒸发,蒸汽仍在液化,选项A错误;
B.在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尽管晶体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却会增加,选项B正确;
C.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加,选项C错误;
D.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与器壁碰撞时产生的作用力增大,所以压强变大,选项D正确;
E.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视为单分子层、忽略油酸分子间的间距单层排列,并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这三方面的近似处理,选项E正确;
故选BDE.
13.ABD
【解析】
【详解】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气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选项A正确;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选项B正确;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选项C错误;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则分子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选项D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选项E错误;故选ABD.
14.BDE
【解析】
【分析】
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能反映花粉分子的热运动;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结合让老子第一定律分析;气体的压强是分子持续撞击器壁产生的;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花粉的无规则运动,由于花粉的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不断撞击形成的,所以布朗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不变、体积都增大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则内能增大;气体的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B正确;
C、气体的压强是分子持续撞击器壁产生的,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故C错误;
D、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故D正确。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E正确。
故选BDE.
【点睛】
本题重点要掌握布朗运动的实质,液体表面张力的形成的原因,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分子势能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等知识点的内容,这一类的题目都比较简单,关键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加积累。
15.B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非晶体不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所以选项A错误;
B.多晶体是许多电晶体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选项B正确;
C.晶体沿不同的方向的导热或导电性能不相同,沿不同方向的光学性质也不相同,选项C错误;
D.单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选项D正确;
E.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生成不同晶体,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粒能够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分布,选项E正确;
16.固态 酒精
【解析】
【详解】
(1)有图表可以知道:当晶体汞的温度是零下C时,因为其温度低于熔点,所以此晶体为固态.
(2)酒精的凝固点为-117℃,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零下91.2℃,不会低于酒精的凝固点,故测量南极地区的气温时用酒精温度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固态;酒精.
【点睛】
(1)要解决此题需要搞清温度低于熔点则晶体处于固态;若温度高于熔点则晶体处于液态;若温度等于熔点,则晶体可能处于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态
17. 观察加热时有无固定熔点的实验 内
【解析】(1)加热时,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因而可以用加热时有无固定熔点的实验来判断是否为晶体。
(2)窗玻璃附近的温度降低时,饱和汽压也变小.这时会有部分水蒸气液化变成水附在玻璃上,故在内侧出现雾珠。
18.秒表; 固液共存态; 98; 低于; 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
【解析】
【详解】
(1)由于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进行加热,所以,除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外,还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图a中加热至BC段时,温度不变,则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
(2)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8℃,小于100℃,说明此实验室的大气小于标准大气压.对比a、b两图可知,a图是冰的熔化图象,BC段所对应的温度是冰的熔点,b图是水的沸腾图象,EF段所对应的温度是水的沸点.
(3)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冰比水用的时间短,所以冰比水吸热升温快,原因是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点睛】
此题考查了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中器材的作用,沸点与熔点的判断、沸点与气压间关系以及冰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判断,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图象,分析实验,总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