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
1.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无论分子间的距离怎样变化,分子间的引力、斥力总是相等的
②.无论分子间的距离怎样变化,分子间的斥力总小于引力
③.当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大小相等
④.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是热运动
B.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大于饱和汽的压强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B.用电锯锯钢管,钢管冒火花
C.双手反复弯铁丝,铁丝弯折处发热
D. 钻木取火
4.研究热现象时,有意义的是( )
A.一个分子的动能 B.速率大的分子的动能
C.速度小的分子的动能 D.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
5.下述各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做功方式的是( )
A.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将一壶冷水烧开,沸腾 D.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
6.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增大
B.拉伸物体时,分子间引力增大,斥力减小,所以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C.在真空容器中注入气体,气体分子迅速散开充满整个容器,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8.气体温度由-20℃升高到27℃,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是升高了
A.47K B.320K C.226K D.280K
9.扩散现象说明了( )
A.分子间相互排斥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不同分子间可互相转换 D.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10.如图所示是分子间引力或斥力大小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________.
A.ab表示引力图线
B.cd表示引力图线
C.当分子间距离r等于两图线交点e的横坐标时,分子力一定为零
D.当分子间距离r等于两图线交点e的横坐标时,分子势能一定最小
E.当分子间距离r等于两图线交点e的横坐标时,分子势能一定为零
1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D.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E. 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分子间斥力随分子距离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
B.对于一定质量理想气体,若增大气体体积且保持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目减少;
C.热传递有可能自发的从内能较小的物体向内能较大的物体进行;
D.足球充足气后很难压缩,是因为足球内气体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E.大雾天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
13.闲置不用的大理石堆放在煤炭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大理石粘了很多黑色的煤炭,不管怎么清洗都洗刷不干净,用砂紙打磨才发现,已经有煤炭进入到大理石的内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让温度升高,煤炭进入大理石的速度就会加快
B.煤炭进入大理石的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煤炭会被吸进大理石中
C.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煤炭进入大理石内,有的大理石成分出来进入煤炭中
D.煤炭进入大理石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E.煤炭进入大理石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14. 我国将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15.将1mL的纯油酸配成500mL的油酸酒精溶液,待均匀溶解后,用滴管取1mL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然滴出,共计200滴,则每滴溶液总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已知纯油酸的摩尔质量M=0.282kg/mol,密度ρ=895kg/m3,阿伏伽德罗常数NA=6.0×1023mol-1,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有的油酸分子数为___________个.(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6.水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汽化热,温度升高,水的汽化热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水在100℃时的汽化热是2.26×106 J/kg,它表示使1 kg 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需吸热________,这些热量完全用于增加水分子的________.
17.目前,环境污染已非常严重,瓶装纯净水已经占领柜台.再严重下去,瓶装纯净空气也会上市.设瓶子的容积为500 mL,空气的摩尔质量M=29×10-3 kg/mol.按标准状况计算,NA=6.0×1023 mol-1,试估算:
(1)一瓶纯净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2)一瓶中约有多少个气体分子?
18.晶须是一种发展中的高强度材料,它是一些非常细的完整的丝状(横截面为圆形)晶体。现有一根铁(Fe)晶,直径为,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试求刚要拉断时原子间的作用力。(已知铁的密度,铁的摩尔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忽略铁分子间的空隙)。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并不总是相等的,只有在r=r0的位置才相等,选项①错误; 当r>r0时引力大于斥力;当r2.C
【解析】
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扩散现象是热运动,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热运动,选项A错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则分子平均动能不变,选项B错误;根据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关系可知,两分子从无限远处逐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选项C正确;饱和汽压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在温度不知道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说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大于饱和汽的压强,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晶体、分子力、未饱和汽和饱和汽的压强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注意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间接地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是内能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符合题意;
B. 用电锯锯钢管,钢管冒火花,是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
C. 双手反复弯铁丝,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
D. 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4.D
【解析】
【详解】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一定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但有些分子速度较大,有些分子速度较小,所以研究一个分子的动能、速率大的分子的动能、速度小的分子的动能都没有意义,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详解】
A. 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属于热传递,故A错误;
B.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是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使内能增加,故B正确;
C. 将一壶冷水烧开,沸腾,属于热传递,故C错误;
D. 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属于热传递,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但由固态变成液态,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内能增大,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故B正确;
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若同时散热,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
D、物体放热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外界对物体做功时,若同时散热,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7.D
【解析】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故A错误;拉伸物体时,分子间引力减小,斥力减小,斥力减小更快,所以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故B错误;气体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故C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8.A
【解析】
气体温度由-20℃升高到27℃,温度升高了47℃;因为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大小相等,故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是升高了47K,故选A.
9.B
【解析】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故选B.
10.ACD
【解析】
【分析】
考查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
【详解】
AB.在F?r图像中,随r增加,斥力变化快,所以ab为引力图线,故A正确,B错误;
CDE.两图线交点e为分子所受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即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受力平衡位置,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故CD正确,E错误.
故选ACD。
11.ADE
【解析】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撞击越容易不平衡,则它的布朗运动就越显著,A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错误;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C错误D正确;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E正确;
12.BCE
【解析】
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A错误;对于一定质量理想气体,若增大气体体积且保持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的分子数目减少,故B正确;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温度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C正确;足球充足气后很难压缩,是因为足球内气体压强的结果,故D错误;大雾天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故E正确.所以BCE正确,AD错误.
13.ACE
【解析】
【详解】
A.如果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扩散现象就越剧烈,则煤炭进入大理石的速度就会加快,故A正确。
B.煤炭进入大理石的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这是分子扩散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煤炭吸进大理石中,故B错误.
C.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煤炭分子进入大理石内,有的大理石分子成分出来进入煤炭中,故C正确;
DE.煤炭进入大理石的运动属于分子的热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不是布朗运动,故D错误,E正确。
故选ACE.
14.ACD
【解析】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A对;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悬浮颗粒物的布朗运动,B错;根据布朗运动的原因和特点可判断CD对;
1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
[2]. 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质量为
油酸分子的个数
个
16. 减小 2.26×106 J 分子势能
【解析】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越容易克服液体对它的束缚变成气体分子,因此液体汽化所需热量减少;水在100℃时的汽化热是2.26×106 J/kg,它表示使1 kg 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需吸热2.26×106 J;水在沸点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大。
17.(1)6.5×10-4 kg (2)1.3×1022个
【解析】 (1)一瓶纯净空气的质量:。
(2)一瓶中气体分子数。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摩尔质量、质量、摩尔数之间的关系,知道分子数等于质量与分子质量的比值.分子数也可以通过摩尔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乘积求解。
18.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的体积为:
根据球体积公式,有:
根据横截面积上的分子个数为:
故单个分子间的最大引力为: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求解出横截面积上的分子个数,然后用最大拉力除以横截面积上的分子个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