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辅导之审题、构思[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作文辅导之审题、构思[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6-14 12: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1 -
初三作文辅导之作文的审题、构思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初步掌握构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
构思的角度,及其思路
教学过程
一、作文的审题
有这样一个作文题,题目首先介绍了一名叫张海山的同学的故事,然后说:“在你周围也会有张海山那样既有长处、也有缺点的同学,请你以《我最了解他(她)》为题,把他(她)写出来。”要求:1、要适当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2、不少于400字。
  由于审题不周密,可能出现的跑题情况:严重跑题——写父母、老师;基本跑题——只写优点,未写缺点;一般跑题——没写出“了解”(与我的关系);“马大哈”式的跑题——没有抒情和议论、用第三人称写。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拿到文题之后,首先要有一个意识——一定不要跑题。包括文体、范围、人称、引伸意义、关联因素、字数、特殊要求等,都要紧密扣题。   扣题,首先要分析题目规定了什么、没规定什么,规定的,你一定要“遵命”;
如何看出规定的什么?
1、 分析题目的结构
  纵观各地中考所出的作文题目,多数情况是一句或是一个词语。词与词的组合搭配决定于题目的意义。因此,分析题目的结构,弄清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题目的要求。
  一般来说,题目的中心词提示的是写作的对象,是作文的立足点,可以独立存在。而修饰、限制性词语是用来修饰限制中心词的,具有依附性,不能脱离中心词而独立存在。依附性并不说明它们不重要,没有它们,描写的对象便失去了代表性和特殊性,也就是说失去了特色。而描写对象的特色,正是作文时所应当刻意追求的。因此可以说,题目的中心词是作文的立足点,修饰、限制性词语的着眼点。就上面两个题目来说,我们应当立足于写“事”,而要着眼于“先进人物”和“难忘”。
2、 分析题目的关键性词语
  仔细分析题目的关键性词语,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这对考生作的立意和确定体裁很有帮助,是一个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审题方法。
  不过,有些时候给出的作文题目字数极少,甚至只有一个字。它们没有什么限制性的词语,比如《路》《灯光》《春天》等。这样的题目因为没有限制词语,看上去好写,但实际上稍不留意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这类题目,考生在下笔之前,可以自己给它拟定几个关键词语,文章的中心意思就变得突出而明晰了。写起来自然就不容易跑题或漫无边际了。
3、 分析题目涉及的内容
  在命题作文中,判定作文体裁是至关重要的。文体不对,没有不跑题的。有些题目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识别是何种体裁。但有时,所给的题目没有标示字,粗粗一看,很难判定它的体裁,这时就需要分析题目所涉及的内容。
  一般来说,凡包含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题目为记作文。当然作文题目字数有限,不可能同时涉及这些要素,但只要涉及其中两三项,它的文体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
  如果题目涉及的内容是有关观点、看法、关系等方面的,一般是议论文。 而当题目涉及的内容是一种原理,一种方法,一种习俗,一个过程,一种实验,一条建议,一件物品时,则此题目多采用说明文体。
总之,在审题时,不应当单纯从字面上理解题意,对于它所涉及的内容也要细加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判定作文体裁,也有助于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没规定的,就给了你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一定要利用好。
作文扣题就要像这个例子一样:
      题目规定先搞清,不规定处再弄明:人时地事因经果,
      理物季候和环境。规定之处必满足,规定之外任你行。
  以下一些文题,规定了什么?为了使作文写得生动、写得实在,你准备在题目规定之外写些什么?
  《这次失败给我的启示》、《失败给我的启示》、《我的一次失败》、《吃一堑,长一智》;《一件小事》、《一件新鲜事》、《同年趣事》、《校园新曲》;《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路标》;
二、作文的构思
审清了题目,确立了深刻的主题,选取了新颖的题材,接下来就应该进一步地精巧构思。只有构思精巧得当,我们才能塑造出更好的艺术形象,表达更深刻的主题。
  如何使自己的构思精巧呢?下面我就介绍几种基本的方法?
1. 选择巧妙的表现角度
  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苏轼曾在诗中说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事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故作文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通过我,一个纯真的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我的父母、叔叔、整个社会,从而揭露了这个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冷酷社会。 先看下面的文章。
大 人
彭晖
  跻身于三室一厅的大单元之间真不是滋味。敞开门,瞧东家,瞅西家,皆是50平方的大面积。唯独我——楼梯口,干瘪瘪地压缩于中间,且又悬空二楼,是上下必经的交通要道,愈加窄不可言。
  可万没料到,我这几平方米的小口子竟成了二楼三家房主的必争之地,饱受青睐。这不,你瞧: 左边角上是一列浩浩荡荡的酒瓶子仪仗队,显然这该归功于那家男户主的赫赫战绩。据称,这位男主人的酒史已达30年之久,口味又极高,好品瓶酒,“黄汤”一类的自是不在眼中。在30年的熏陶下,他的老伴不知不觉养成了“集瓶痹”,既不想贱卖更不愿舍弃,只能把它们集合起来以备后用,为节省空间,以免做不必要的浪费,她便在我身上打开了主意,几经迁移,这列仪仗队便在左边角上安顿下来。看那势头有增无减,想是还要从中扩展的。
  与酒瓶遥遥相对的右角上堆满了煤饼,外加煤炉子。煤气中毒效率之高人人皆知。为安全起见,防患于未然,这家房主理所当然地把“危险品”移到了我身上,好在我是水泥钢筋身,要不然早就中毒身亡了。 居中的那户原本是无物可摆,家中既有煤气,又无人喝酒。不过眼瞧左右两边各占地盘,自家门前光秃秃的,只觉丢了威势,矮人几分,便急忙从卫生间提了拖把出来。砍山大斧似的横劈于当中,又往其腰上顶了只畚斗,方觉有了平起平坐之感。
  听了我的自述,你觉得怎样?小材大用,岂非妙不可言。有心还要唠叨几句,不行,有人上楼了……
  “我是好儿童,放学就回家……”一听这裹着油花花似的童音,我便知道是三楼的小依依从幼儿园回家了。不多久,她就蹦上二楼。习惯地踮起脚尖,斜插着身子,费劲地从那些耀武扬威的挡道者中间挪过去。没曾想探探身而出的炉钩勾住了裤脚,站立不稳,有心想扶一把墙,手又碰着了正眈目以待的酒瓶子。“骨碌碌”,“咚”,人随瓶倒。“砍山大爷”受了震动,就恶狠狠地往她的脚脖子砸下来。
  三间房门应声而开,三位房主翘首而观,小依依在哇哇大哭。
  左边的那位开言了:“这孩子,真皮!”
  右边的那位也说;“连走路都横冲直撞!”
  “是啊,太不安生了!”中间的附和道。
  我一阵抽搐,瞪着这些叉手而立的大人们茫然不知所措…… 简评:本文选择角度独特,以拟人的手法,通过“楼梯口”的视角叙写一个普通楼层的日常生活,以活泼的方式巧妙地批评了某些人为了自我利益不惜侵害他人利益的阴暗心理。
2. 独特的行文思路
  精巧的构思除了表现在角度的选择外,还表现在行文思路的独特上。如《荔枝蜜》明明是颂扬蜜蜂和具有蜜峰精神的劳动者,然而开篇却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其行文思路独特别致,收到的艺术效果自然不错。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化,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
  下面所举例文《一双布鞋》就体现了独特的行文思路。文中叙述的是“我”的家境富裕了,父亲已经是西装革履了,“我”却还要买一双布鞋作为礼物送给父亲,而且不是为了穿,只是为了让父亲重温“布鞋的故事”;当家庭生活窘迫,无钱供我上学时,父亲对我的学习极为关心,卖牛也要让我读书,而生活好了,有条件让我读书了,父亲却不再关注我的学业了;一般情况下,谁也不会愿意挨家长打,而现在的“我”却多想再挨一次父亲的“布鞋雨”,这实在是很反常。然而这种种反常之中又处处透着真实与合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人在贫穷时格外关心孩子,而富裕了却无暇顾及孩子。文章的巧妙构思,就在于这种反常与合理的交织。
一双布鞋
河南省偃师市四中 高阿红
  像杨柳盼春风,像小河望解冻,我日夜盼望着考上大学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因为只有那时,我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工资”,我才能用自己的钱给父亲买一件礼物——一双新布鞋。
  许多年来,尽管家里已经拥有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等现代化家电,父亲也一改往日的土布衣服,终于西装革履,但我用自己的钱给父亲买一双新布鞋作为礼物的欲望却愈加强烈。 小时候,家乡总是闹旱灾,勤劳淳朴的父亲终日忙碌在黄土地上,但一年到头,贫瘠的土地赐给人们的总是少得可怜的半袋麦子。生活是这样的艰难,想上学简直是做梦。然而,如此窘迫之中,父亲毅然卖掉了爷爷分给的老黄牛,送我去乡里上学。父亲不识字,但他希望他的女儿能够读很多书,父亲没有太多的知识,但他希望他的女儿能够有知识。第二天,当我从父亲手里接过学费的时候,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不敢抬头,不敢去看父亲那希望与疲惫交织的眼睛。扭转身,我故作平静地走了。到了半路,我实在忍不住了,靠在一棵大树上痛哭起来,我想起了父亲穿着烂鞋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情景,想起了父亲粗糙的双手,想起了体弱的弟弟饿得直哭的情景……我跑到镇上,用父亲给我的学费买了半袋米回到家中。然而,父亲却一下子暴怒了,他脱下脚上的烂鞋,劈头盖脸地朝我打来,还不停地骂我“不争气,没出息”。第一次见父亲这样生气,第一次挨父亲的打,我惊呆了,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躲在墙角,任凭父亲的“布鞋雨”落在肩上,背上…… 长大了,逐渐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便拼命地读书、学习,只为让父亲欢心,只为了让父亲脸上有光——他有一个识字的女儿。贪玩的时候,便会想起父亲那双打我的布鞋;懈怠的时候,便会想起父亲那场无情的“布鞋雨”。然而,年少的我毕竟容易受诱惑——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城里的一个姑娘,于是我开始追随她上影院,进饭店,打电子游戏机……学习忘了,父亲的希望也置之脑后。待期末考试,拿着分数少得可怜的成绩单,我才有了一丝慌乱。回到家里,不容辩解,我又挨了一顿打,这是父亲第二次打我,仍是用布鞋。于是,从那时起,我便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忘记父亲的布鞋…… 13岁的时候,我考进了重点高中,父亲却因去广州做生意未能与我分享快乐。后来几个月回家一次,总发现家里变化神速。父亲不再穿布鞋,换了银亮的皮鞋;对我的成绩,也不再时时关心,他每次出差回来,带给我的不再是书,而是昂贵的服装。有好几次,当我拿着成绩单,准备去迎接“暴风雨”的时候,父亲却什么也没有说……我只有一个感觉——父亲变了,再不是那个生活窘迫却要让女儿读书的时候,再也不是那个视知识为珍宝的父亲。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父亲有钱了吗?我无法明白。
  我多想再听一听父亲的教导;多想在我懒惰的时候,再挨一顿父亲的“布鞋雨”;多想再看一看父亲充满鼓励、充满怒火的眼睛。然而,每次我都失望了,父亲太忙了,忙得无暇爱他的女儿——他曾经引以为荣的女儿。 于是我便常常盼望,盼望能在发工资的那一天,用自己的钱给父亲买一件礼物——一双新布鞋,让父亲在无言之中重新回味那个遥远的“布鞋的故事”,告诉父亲,女儿仍然需要他的“布鞋雨”……
3. 情节的起伏设置
  “文似看山不喜平”,巧妙的构思还体现在情节的设置上。所谓情节,就是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和一些生活事件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全过程。在记叙文中,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都要在故事情节中刻画和展示。
情节的设置具体表现在:
第一. 设置悬念
  文章情节必有高潮,没有高潮情节就没有起伏,就缺少波澜,就难以吸引读者。而情节高潮需要组织,需要铺垫,靠什么来铺垫,就靠制造强烈的悬念,为高潮蓄势,它就好比把一条河拦腰堵上,堤坝上游必将积蓄起更大的能量,这样开闸放水时才会形成更壮观的景象,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 出人意料的结局
  结局即矛盾得到解决的阶段。结局在文章结构上一般处在高潮之后,但也有一些作文,情节发展到高潮就结束了,形成异峰突起、情节陵转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
第三. 制造波澜
  一篇作文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也升华了作文的主题。
               啊!五元钱
  星期天下午,我从家里回到学校,就和李斌他们一块儿去司务长那里买餐票。轮到我时,一摸兜,天啊!兜里的钱呢?我紧张地摸遍浑身上下,最后只能面对这样的不幸:兜里的5元钱不知何时已“不翼而飞”了。我心中难受极了,因为这5元钱还是爸爸上山砍柴换来的,为此,他还砍伤了手。想起爸爸那只血淋淋的手,我鼻子一酸,忍不住“唏嘘”起来。
  回到教室,我坐在位子上发呆,心中好不懊丧。李斌兴冲冲地走进来,大声地说:“小双刚才我在学校路边捡到5元钱,一定是你的。”我惊喜着望着李斌,但看到他放在课桌上的那两张2元和一张1元的票子,我又沮丧了。我拿起那些钱递回给他:“我丢的是张5元钱的票子,你去问问别的同学吧。”
  食堂快开饭的时候,王平凑到我身边神秘地说:“小双,请客吧!你丢的这钱是我在厕所里捡到的。”说着,递给我一张5元的钞票。我感激地接过钱一瞧,不由地叹了口气说:“这钱不是我丢的。我那5元钱是旧式的‘捅锅炉’,不是这种新式的‘双人图’。你去问问别班的同学吧。”王平一愣,露出几分尴尬。突然,他塞给我张餐票就一溜烟地跑了。我望着那张餐票,望着王平远去的背影,心里的懊丧顿时少了许多。
  晚自习时,我打开文具盒,准备温习功课。奇怪,盒子里怎么冒出个纸包包?我好奇地拆开纸包,啊!是一叠整整齐齐的毛票。纸包上还写有字,我急忙展开一看:
胡小双同学:
  “一方有困难,八方来支援。”这是全班同学的一点心意,望收下!
                    班长 江林
  我抬起头看看四周,李斌、王平和其他同学正微笑着望着我,哦,我全明白了,全明白了。不知怎么,我擅抖着的嘴唇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觉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我拿着笔,翻开课本,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可敬的同学,也为我们可爱的班集体争口气。猛地我眼睛一亮:乖乖!那5元钱正安祥地躺在课本里。瞧我,自己把钱夹在课本中,怎么竟忘得一干二净?
简评:
  一波三折,开篇设置悬念,爸爸辛苦换来的钱被我弄丢;李斌拾到5元,却不是我的,掀起一波;王平拾到5元,又掀起一波;晚自习时全班同学凑了一叠毛票给我,将行文推向高潮,主题一下突现出来。结尾陵转,原来五元钱没丢。但寻觅五元钱的过程、展现的却是一个班互助互帮的可贵友情。
三、作文练习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人尚且能够如此,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又怎么能够一心只读"教科书"呢?
  请自拟题目,记叙一件事,反映你最关心的问题,以表现九十年代的中学生--你的理想抱负、精神品质、情感志趣、意愿企盼……
要求:A. 要记叙一件事的过程,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作具体描写,不要空泛叙述、议论或抒情。
   B. 不得少于400字。
   C. 文中不得出现校名,老师和同学的名字用大写字母A、B、C代替
参考文章
我 的 老 师
扬州中学 周姮
  有谁知道,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第一次出门时的心情吗?我可是有体会。暑假里,从没离开过父母的我,提着一只小皮箱,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去上夏季学校。当时我心里真是忐忑不安。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独自生活在那陌生国度的四十多天里,我真的交上了许多朋友,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至今,最令我怀念的,是我的夏季学校的辅导老师开罗尔·斯登尔斯。
  因为飞机晚点,我到达学校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刚进校门,一位老太太就焦急地迎上来问:“你是姮吗?”我点点头。她很高兴地告诉我:“我等了好久。我叫开罗尔·斯登尔斯,是你的辅导老师。你叫我开罗尔吧。”灯光下,我看见她高高的个子,穿一套黄色的连衣裙,显得气质高雅。她大约快五十岁了吧,头发有点花白。她皮肤很白,大大的深陷的蓝眼睛,透着和蔼、慈爱,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大眼镜,微微上翘的嘴角,总好像在微笑。典型的美国白人。
  这是我和开罗尔的第一次见面。她的真诚,打消了我心中的疑虑;她的自我介绍,使我觉得她很可亲。以后的六个星期中,她在学习和生活中给我—— 一个异国学生——发自内心的帮助,使我始终把她当作知心的朋友。
  第一天开学,开罗尔就告诉我:“你是外国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我会帮助你的。”果然,当天晚上,我就抱着几本讲义,敲开了开罗尔的宿舍。她知道我是因为听不懂她的英语而发愁,想想说:“我来给你讲。”她怕我仍然听不懂她的英语,又楼上楼下地跑,找来两个新加坡学生做翻译。她翻开讲义,一页一页,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讲下去,她尽可能不通过翻译,因为“这样做对你没有好处”。统计学里老有“average”这个词儿,她就告诉我:“有几个数,用它们的和除以个数,你就得到average。”我恍然大悟:“噢,平均值!”新加坡同学对我点点头说:“对了,对了!”这真是一种新奇的教学。新加坡同学的中文也不很好,有时候遇着一个词,难以解释,开罗尔着急,我也着急,大家都着急。开罗尔很倔,她宁可麻烦,费很大劲,也一定要让我懂。那天晚上,我们一直干了四五个小时,才算基本解决。我和新加坡同学都松了一口气,开罗尔却皱皱眉头:“这样做占用的时间太多了,在语言方面花去整个晚上不值得。”我问她:“那怎么办呢?”她想了想,一摆手说:“OK,你先去休息吧。”
  过了两天,两位美国同学交给我一卷纸,印着上课常用的词汇。事后知道,是开罗尔嘱咐他们把这些词编了一个简单的字典给我。当时我除了深深的感激,还对开罗尔油然而生敬意。她是一位成功的女性,取得了博士学位,在中学教化学。今年暑假,夏季学校从全美聘请了六位出类拔萃的中学教师,她即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位职业妇女,我想她成功的原因除了耐心细致,她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也是必不可少的。
  开罗尔不仅在学习上给我多方指点,而且对我的衣食住行也很关照。有一天晚上,她来找我,问道:“姮 ,你今天没有吃晚饭吗?”我想为这一点事还让老师操心,真不好意思,就回答说:“嗯,不要紧的。”她马上接着说:“你是不习惯吃美国饭,对吗?你应该告诉我才对。我给你带了些东西。”说完,她奇迹般地拿出了两盒方便面和两双精巧的台湾筷,开罗尔得意地笑笑:“怎么样?”我真是喜出望外,倒不是因为肚子饿,而是能在这异国看见家乡的东西,多亲切啊!我高兴得跳起来,和开罗尔拥抱在一起。她拍拍我的肩膀说:“现在,你去拿两杯热水。”我顺从地照办了。她把面和作料放进热水里,找不到盖子,就顺手从写字台上抽出两本书遮住杯口。一会儿,面泡开了。可惜我那单人宿舍只有一把椅子,干脆两人都坐在地毯上,把椅子当饭桌。她扶了扶眼镜:“现在,你教我用筷子。”我先教她像握铅笔一样握住一根,再插上另一根。“OK,可以吃了!”对我来说,这真是驾轻就熟,开罗尔就不行了。开始她是用筷子卷着吃,然后试着像我那样地夹,好几回夹起来又滑下去,她坚持不肯用我给她的叉子。最后,她终于夹起几根,送进嘴里,像孩子似地笑了:“行,我成功了!”
  可惜,我只当了她四十天的学生。现在,我们远隔重洋,可是我们的情谊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她的敬业精神,她的待人热情,都使我深深地感动。临别,开罗尔对我说:“我多希望永远做你的指导。”而我,将永远记住这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师和朋友。
导师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选材新、构思巧。一个人的良师益友很多,但作者写的是只相处了四十天的一位异国老太太;可赞颂的事迹很多,但本文只选取了与开罗尔太太的第一次见面,开学第一个晚上的教学科技英语,用筷子共餐一顿方便面的情景。作者感受到的是良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慈母般的温暖,作为读者,我们却从作者充满动感的描述中,看到了一位集严谨、负责与热情、活泼于一身的异国职业妇女形象。
                                           
生活好比蜜还甜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全家一共有五口人:奶奶、爸爸、妈妈、我还有弟弟。一家人和睦相处,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一次爸爸出差回来了。老远就看到他提着的那个大包鼓鼓的,准又是什么好吃的。我和弟弟都抢着跑过去要帮爸爸拎包,爸爸满脸笑容地说:“你们猜猜我带回的是什么东西?”弟弟抢着回答:“是机器人、玩具狗……”但都被爸爸摇头否认了。我、奶奶、妈妈也猜了很多,但都错了。
  爸爸在弟弟和我们的期待中,打开了包。我们的眼睛都注视着包里。里面还有几层塑料袋,爸爸一层一层的解开……“啊!龙虾!”我首先叫了起来。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可以吃龙虾喽!”
  一会儿,妈妈便把龙虾倒在盘子里端上了桌。我们大伙一边抢着吃虾一边听爸爸介绍:“这可是正宗的十三香龙虾,它可以说是畅销全国甚至海内外,我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从宾馆里买来的……”我突然看见奶奶,她正用两手握住一个龙虾吃力地剥着外面的壳,两眼睁得老大,我看着差点笑了起来。我赶紧从盘里拿出一个大龙虾,麻利地剥开了壳,把肉递给奶奶:“奶奶,给。”奶奶笑眯着眼睛用手接了过去,乐哈哈地说:“孙儿真乖。”这时,爸爸妈妈把早已剥好的肉都递给了奶奶,奶奶眯着眼说:“行,你们吃吧!”
  噢,天哪!坐在我身边的还是个人吗?只见他满嘴是油,满身都是虾汤,满手都是虾汁,从头到脚没了个模样,我笑着说:“看,你还像个人吗?简直是一头小猪!”弟弟立刻反驳道:“你是我哥哥,如果我是一头小猪,那么你可是一头大猪哦!”大家听了这话都大笑了起来。
  我们家就是这样,总是笑话不断,笑声不绝,整天沉浸在幸福之中。我们一天一天地享受着这幸福,生活过得比蜜还甜。
  [简评]文章选取一个细小的生活场景,从细处入笔,生动地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快乐,文笔活泼流畅,感情真挚,很有生活气息,清新自然,讲述了“同学们自己的故事”。
                                        
校 园 秋 色
顾 伟
人们常说:“秋天是金色的,是绚丽的,是充满生机的。”而我们校园内的秋色却是最浓最浓的。
  秋天是金色的。小草黄了,像金色的地毯,地毯上的一星星野花,像波涛上的浪花,一阵金浪涌过来,小花不胜害羞似地藏到了草浪下面,但又不时好奇地探出头来。一片片金色的树叶快活地从树上飘下来,没有惋惜,没有悲哀,“明年还会长出嫩绿的叶子来的”是它们的“口头禅”,一位老教师站在它们面前,沉思着,仿佛自己是一片金色的落叶。太阳似乎为了参加这金色的行列,一反夏日的炽热,射出金色的光芒,和瑟瑟秋风应和着。
  秋天是绚丽的。不必说盛开着的野花,坚贞不屈的松柏,也不必说娇莺恋恋不舍地飞离校园,花圃里一些叫不出名的花仍在争奇斗妍。单是那傲霜斗雪的菊花就有无限趣味。那颀长的枝干,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的腰肢,盛开的花瓣一片片向外展开,一层层的,直至把那金黄的花蕊裸露在外面,花上还带着点花粉,如浓妆艳抹的美女。一阵微风吹来,花随风摇摆,就连那春天的垂柳也要逊色几分。丹桂飘香,不错的,远远地闻见一阵桂花的香味,它直往你鼻子里钻,容不得你不闻,像一位殷勤的主人, 使你难以拒绝这种热情。
  校园的秋天是充满生机的。瞧,操场上,那篮球队员们的手里仿佛铁碰到了吸铁石,你争我夺,好不热闹,那情景一定会使你想起那捧着金杯的体坛健上;乒乓球桌上,小小的银球,来回跳动;排球场上,调皮的排球打着滚儿,落到了对方没有想到的空当,落地开花;草地上,同学们坐着,躺着,打两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更有那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考场上的埋头苦思;音乐课上的歌声在校园里回荡……
  最浓的秋色总是在校园!
导师点评
  小作者抓住秋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从秋的“金色”、“绚丽”和“充满生机”三个角度入手,极其细腻地描摹了一幅校园秋色园。文中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手法,语言形象、生动而可感;最可贵处是小作者巧改散文名篇《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佳句,恰到好处,为文章增色不少。本文不足之处是在描写校园的“充满生机”时未能紧扣"秋"而突出“秋色之浓”。
送 别
扬州中学  陈东琛
  早晨,我起床后,习惯地撕下一张日历。呵,多快,又到星期六了。转身刚想走,突然想起了什么,仔细看着日历。日历上有个记号,那是我几天前加上的。秦玲玲同学由于父母调动工作,要到南京去上学,大家约好了今天晚上到她家去给她送行。
  吃过晚饭,我和小王带着我们的礼物来到了秦玲玲家。一进门,呵,屋里早来了一群人,有小陈、小萍、小吴、小庄等,还有那个最爱笑的、最活泼的小顾。这会儿,她们正挤在一张桌子旁边抢着看各自拿出来的礼物。我也挤上去看,礼物还真不少,有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笔记本,有钢笔、小镜子、画册、书签,还有一只大头不倒翁,这是小顾送的。我把我们的礼物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碰着不倒翁,那不倒翁便悠闲自得地左右摇摆起来,惹得大家一阵哄笑。笑得最响的要数小顾。这时,不知谁冒了句:“小顾,亏你拿得出手,这不倒翁送给幼儿园的小孩子玩玩还差不多。”小顾不笑了,一本正经地说:“可别小看它,寓意深着呢:我是希望秦玲玲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像不倒翁一样决不倒下。”听了她的话,大家都佩服地看着她。
  接着,大家便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起来。有的说:“嗳,秦玲玲,到了南京别忘了来信。”“还要寄几张照片来。”有的说:“把你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情况告诉我们,特别是有什么学习的好经验,一定来信告诉我们。”……谈啊谈,自然而然地就谈到了将来,谈到了各自的理想,谈到2000年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大家都憧憬着那美好的未来;谈啊谈,谈到最后就天南海北地乱扯起来。小顾的俏皮话可多了,边说边做样子,不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正谈着,笑着,小顾的眼睛突然一亮,像发现了什么新奇东西似的,大家顺着她的眼光寻去,原来在一架大书橱上放着一只精巧的小提琴。于是大家又闹起来了,一定要秦玲玲拉两段,因为早就听说她会拉琴,可还没听过。秦玲玲倒也爽气,说拉就拉,拿起小提琴,头一偏,下巴抵着琴托,试了下琴音,想了一下便拉起来。顿时从琴弦上迸出了悦耳的琴声,琴声抑扬顿挫,在房里荡漾,在耳畔缭绕。一会儿轻柔、悠扬,仿佛在明月当空美如画的夜晚,晚风在轻轻地吹拂;一会儿激越、奔放,仿佛鼓角齐鸣,万马奔腾;一会儿低沉、粗犷,仿佛是劳动场地上雄浑有力的号子声……我们大家凝神静听,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美妙的琴声里。随着一个高潮过后,琴声越来越低微,越来越幽细,最后消失了;可是大家谁也没出声,仍静静地坐着。周围是这样的静谧,连一根针掉下来也听得见。
  秦玲玲看我们都不讲话,倒把她愣住了,她瞪大眼睛看着我们:“咦,怎么了?是我拉得不中听吧?!”“不,你拉得很好。”我看她误会了,急忙说:“我们感谢你‘临别献技’。拉琴需要有知音,你看我们不说话,都在回味你的琴艺,不都是知音的人吗?”我这么一说,本来早就“啧啧”称美的小顾现在又故意摇头晃脑地说:“嗯,对,对,拉得好,拉得好!”为了加重语气,她连身子都颠动起来。小王看她这样子,忍不住“噗哧”一声笑起来:“你们看,小顾不仅是秦玲玲的知音,而且还是不倒翁的化身呢,瞧她像不像不倒翁?”大家听了都不由得大笑起来,不用说小顾笑得最响的。顿时,室内气氛又活跃起来。大家又把小歌手小王拽出来,唱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支歌,秦玲玲为她伴奏。唱过后,大家热烈地鼓掌,正嚷着要她再唱一首,突然门被推开了,笑嚷声戛然停止,十几双眼睛“刷”地一下都盯住了来人,原来是秦玲玲的爸爸回来了。他一进门便笑着说:“呵,好热闹!”小顾伸了下舌头,朝大家做了个鬼脸。我们一看钟,哟,都快九点了,于是我们起身告辞了。
导师点评(张贞忠)
  “送别”本是一个令人伤感的主题。“黯然魂销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但在今天,时代变革了,“送别”的调门也变了。看这篇题为“送别”的文章,一群年轻的中学生聚在一起,没有伤感,没有眼泪;相反,他们却在热热闹闹地送礼品,谈未来,欣赏音乐,互相劝勉和祝福,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时代的精神。读了有一种催人向上、努力奋进的力量。
初 中 生 活 拾 贝
杨 健
  漫步在海滩上,清凉的海风撩起我的发髻,轻柔的海浪相互拥簇着缓缓奔向海滩。我停止远眺海天相接之处,又转身注视着身后嵌在海滩上的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回顾着那段令人难忘的初中生活,寻觅着生活中的闪光点。
  我的初中生活是在扬州中学度过,她好比是镶嵌在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朵金花,是值得我骄傲的。在这儿我不仅吸收了丰富的知识养料,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许多伙伴、老师,也有众多的我学习、生活上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很多。
  常言说得好,小事中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而以前的我性情孤僻,不愿接近别人,所以看问题常常有片面性,总认为多数人是埋头学习,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因此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不去过问。然而在这里,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擦亮了我的双眼:春季是病毒流行之季,有同学病倒了,立即有人护送到医务室;夏季骄阳似火,有人默默地为老师奉上一条汗巾,一盆凉丝丝的清水;秋季凉座风一刮,落叶漫天飘,每天都有人偷偷地跑去分共场所把落叶清扫;冬季寒风刺骨,破窗户上悄然贴上了几张洁白的纸……这一切都无声地发生在我的身边,是那样平淡无奇,然而它们却使我震惊了。这些默无声息的举动,火一样的热情不断地敲打着我的心房。我意识到以前的想法真是可怜之至,渺小之至。于是久久埋藏在心底的热情迸发出来,我开始做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别人,当然也为集体。呵,我前进了一步!
  学习上,我比较保守,因为以前我认为,成绩越好,越自私,所以遇上疑难问题从不求教于人,只是独自冥思苦想,当然我也不常主动帮助别人。可是现在这种看法又一次被否定了。许多优等生主动帮助差生,有的组织起互助组。差生信赖地倾述自已的想法和困难,优等生则一面耐心听取和竭诚帮助,一面毫无保留地分开自己成功的秘决,大家共同探讨,互相切磋。不但别人而且我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各种无私的帮助。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到集体的温暖,学习气氛的紧张和融洽。哦,我明白了学而无友,获得的知识是浅陋的,只有互帮互助,知识才能充实。于是我去做了,不但别人进步,而且自己也受益匪浅。呵,我又前进了一步。
  三年初中生活使我获得了很多东西,其中最让我欣慰的是:在这个大熔炉里我的意志得到了锻炼。这里竞争非常激烈,同学之间既是良师益友,又是沙场对手,同学们上进心强,竞争实力也相当。这种无形的强大精神压力常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时真会觉得眼前道路一片茫然。然而我懂得面对竞争只能迎刃而上,退却意味着懦弱和已花费的心血将会前功尽弃,这好比一个长跑的人,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此时此刻又一阵海浪涌上沙滩,殷勤地奉上众多五彩斑斓的贝壳,我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同时也感到一种责任。我回转身在自己走过的一段不长的道路上,小心地捡起几个美丽的贝壳,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它们,追溯着那些逝去的令人魂牵梦萦的日子……
导师点评
  作者从貌似平谈的初中生活中发现了闪光的东西,察觉出心灵的变化,因而写出了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来。作者以粗线条勾画了初中生活的几个画面,从而反映出初中生活的那个集体,它既是团结互助的集体,又是竞争激烈的集体,自己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所以有了长足的进步,表达了自己对初中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
  文章的语言质朴,首尾呼应,以示本篇是回忆性散文。
初三作文辅导之构思
教学目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构思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题目设计]
美在我们的生活中
[构思提示]
  “美”是无所不在的,有自然和谐之美,人伦道德之美,体育竞技之美,建筑雕塑之美等等。题目要求所写的应该是社会生活方面的美。这种美,在广播上可以听到,在报纸上可以看到,但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在学校,在家庭,在工厂,在商店,在街道,在车上……总之,凡是有人群生活的地方,都有美的存在。罗丹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比如,下述生活镜头,都是构思本题的生动材料。
(1)一位年轻母亲领着孩子挤上公共汽车,她本来想找近旁一位乘客给孩子让个座位,突然想到德国小孩乘车是必须站着的,又改变了主意。她问孩子几岁了,孩子说5岁了。她说:“5岁就是小大人,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需要别人照顾的,相反,应照顾别人。”于是,这位男孩便挺挺的站立着,路经几站有人下车留下空位,他都让给了别人。
(2)一位手牵孩子的父亲无意间从人行道上把一个啤酒瓶踢滚到马路上。只见这位父亲松开孩子的手,迅即将啤酒瓶拣起来,一直走到五六十米外的垃圾桶外,将瓶子扔进去,这才回身领着孩子继续前行。
(3)四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参赛的50名同学齐刷刷地蹲在起跑线上,作好起跑的准备,那姿态像千帆竞发,又像飞机启航,他们在积蓄智慧,积蓄意志,积蓄力量。这可谓“起点”之美。其实,在学习上,在人生旅程中,也有许多“起点”,能否成功,就看“起点”准备工作做得怎样。
(4)夏日的一个傍晚,一位红衣少女穿着高跟鞋在马路上款款而行,不巧,正走着一只鞋跟裂断,她想找鞋匠修一下,附近却没有修鞋的。于是,她手提着鞋,赤脚而行,她走的还是那样轻松自然,看见路旁飞来一只蝴蝶,便伸手去抓,路过一个书摊,就顺便翻翻几本杂志。她不曾表现出丝毫的尴尬或难堪,而是满脸的坦然和自信。
  这样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值得赞美的事物是很多的。类似上述题材,宜于写成夹叙夹议的文章或抒情散文的样式,精选几个“美”的典型例证,予以生动的描述,再加上几句精彩的议论,使主题得到升华,尽可能表现出时代气息和新鲜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