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
课题名称 哈哈镜,笑哈哈 计划学时 1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哈哈镜的原理;
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
感受简单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
在尝试探索中掌握“折叠和添加”的方法;
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面画出人物并进行装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身边事物引起兴趣和好奇;
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做出一张会变化的画。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掌握“横折、竖折和添加、连接”的方法。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1.收集各类有关图片和视频,制作PPT课件。
2.范作
3.微课 1.绘画工具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绘画对象。
2.让学生体会美术的乐趣,从而喜欢美术。
二、导入 (3分钟) 1.请几个学生上台体验活动;
(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哈哈镜效果。)
2.板书课题。 台上学生体验哈哈镜的效果;
台下的学生看同学哈哈镜的效果;
学生思考这是什么什么效果。 1.上台体验哈哈镜效果引起学生兴趣;
2.以模拟体验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欣赏发现 (5分钟) 1.播放真实哈哈镜拍出的照片;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哈哈镜会让物体变形,变夸张。
3.教师展示两个一样的卡通人物造型作品,一个变高,一个变瘦。
1.学生欣赏图片;
2.学生思考哈哈镜里的人和平时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问题。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3.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四、引导示范 (5分钟) 1.示范绘画的步骤;
(播放微课并现场讲解注意点。)
2.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想画什么。 学生观察老师的示范。
学生在小组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学习绘画步骤;
学生学会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五、作业要求 (2分钟) 1.折:折纸,中间有两条线;
2.画:画出对象的基本造型;
3.展开:展开将中间空白位置填补上;
4.上色:画上丰富鲜艳的颜色。 学生知道课堂作业的制作过程。 通过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步骤。
六、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20分钟) 1.布置课堂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2.反复播放微课。 1.学生绘制属于自己的哈哈镜创意绘画;
3.学生粘贴作品展示。 通过实践,学会个人创作,完成个人创作作品。
七、展示与评价 (10分钟)
1.组织学生将作品贴在白板上;
2.指导学生自评互评。 1.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
2.学生评价同学的作品。
3.听教师评价同学的作品。 1.展示自己的作品,学会分享,提高自信;
2.向同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评述能力。
八、小结、课后延伸 (2分钟) 1.教师引导总结课堂学到了什么;
2.建议学生回家做一个更加有趣的作品让父母乐一乐。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家做一副更加有趣的作品。 教师和学生总结回到知识,
学生自愿完成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