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氧循环的途径,从而认识自然界中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2、了解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学习重难点】
自然界中氧的循环
【学习过程】
(一)自然界的氧循环
现象:蜡烛熄灭时间A钟罩较 ,B钟罩较 。(长或短)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把该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结果会怎么样?
现象:蜡烛熄灭时间A钟罩较 ,B钟罩较 。(长或短)
实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表模型来模拟玻璃罩内氧气的循环过程 (蜡烛或植物)
O2 CO2
在整个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是什么?
氧气的途径:
产生氧气:
思考题:
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场所,有什么办法使教室的空气保持清新?
2、王某在大棚内种植了大量的蔬菜,请你给他想想办法,如何使棚内的蔬菜增产?
(二)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的作用: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保护臭氧层的方法:
例题解析:
例1.当你在复印社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请写出氧气变臭氧的化学方程式 在距地面20~35千米的大气平流层里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有吸收 的作用,可以说是我们地球的保护伞。但在青藏高原,其上空臭氧总量正在不断减少,这将是继南北两极之后出现的世界上第三个“臭氧空洞”,请你说说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例2、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致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2)上述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4)若贝尔奖获得者莫利纳博士指出:“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论证他的观点: 。
【达标检测】
1. 南极洲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的人为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 B.氟利昂的排放量增加
C.含硫胡何物的排放量增加 D.海洋中的营养元素增多
2.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是一种单质 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不使用含氟冰箱有利于臭氧空洞的修复 D.臭氧转化成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3、为了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少并逐步停止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的生产和使用 B.防止氧气大量排入大气中
C.防止水蒸气大量排入大气中 D.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氢能源
4、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 水变成水蒸气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化石的燃料的燃烧
5、空气中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变成臭氧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臭氧和氧气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B.臭氧是多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C.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D.臭氧和氧气都存在于大气中
6、电子消毒柜放电时将空气中的少部分氧转化为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点燃2O3,再利用臭氧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
C. O2和O3都是单质 D.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不同
7.科学家在分析被密封在琥珀中的远古时代的空气的成分时发现,当时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5%,而现在仅为2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大量岩石风化消化氧气 B.海水中溶解氧气量增加
C.生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气候变迁引起森林的大量减少
8、当你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体就是臭氧。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以下关于臭氧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 B、氧化物 C、 单质 D、化合物
9、下列关于臭氧和臭氧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B.臭氧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C.臭氧层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D.氯氟烃会破坏臭氧层,因此应该静止使用含有氯氟烃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