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生物七上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1课时 课件24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生物七上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1课时 课件24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2 16:01: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
教案
课题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
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学习
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重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
难点
1.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有保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看一看森林有哪些组成成分?
【生物成分:动物、植物、微生物
非生物成分:泥土、空气等】
观察分析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想一想,议一议(见教材第19页)
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举例:生态系统的类型非常多,它们的范围有大有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多有少。一片森林,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
视频:生态系统的组成
注意
生态系统要包括一定的空间范围及此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单纯的环境、单纯的生物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教材第20页“资料分析”
(1)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以树木上的天牛、吉丁虫、透翅蛾等害虫为食啄木鸟的食量非常大,每天能吃掉约1500条害虫。
啄木鸟的喙强直如凿,舌长且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适于凿破树皮,啄取害虫;脚有四趾,两前两后;尾羽的羽干坚硬而富有弹性,适于支撑身体。
(2)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许多真菌:腐烂的树桩含有一定的水分、有机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真菌可以在上面生长,把树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去,最终腐烂的树桩慢慢地消失了。
讨论(见教材第20页)
1.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
2.会。树桩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视频:生产者
①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营养方式为自养。
视频:消费者
②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作消费者,其营养方式为异养。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视频:分解者
③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的营养方式也为异养。它们可以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等,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拓展
①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数量最多的生物组成成分。
②只有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才能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③在生态系统中,一般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依靠吸取被寄生植物的营养物质生活,属于消费者;蚯蚓、蜣螂等虽然是动物,但是它们不直接取食新鲜的植物,而是以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为食,可以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被植物重新利用,属于分解者;而细菌和真菌中的寄生种类依靠吸取被寄生生物体内或体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属于消费者。
(2)非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3.教材第20页“插图”
苹果的果皮虽然有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果皮受损时,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就附着在苹果上,分解苹果内的有机物,从而使苹果腐烂。
4.教材第21页“插图”
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部分供给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转变为自身物质储存下来。农业害虫(消费者)以绿色植物为食它们摄取的植物中的有机物被自身生命活动利用或转变成自身的物质,害虫又被比它强大的鸟(消费者)吃掉。绿色植物、害虫、鸟死后,它们的遗体被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者)分解掉,转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可供给绿色植物(生产者)利用。由此可以看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旁栏思考题(见教材第21页)
现在的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已经成为这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例如,许多植物要靠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如果没有动物,许多植物就不能繁殖;消费者能够加快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等。
分析思考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事例明确什么是生态系统
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态系统
完成讨论
通过视频总结什么是生产者
通过视频总结什么是消费者
通过视频总结什么是分解者
了解拓展内容
知道非生物部分
理解教材插图,明确生态生态系统成分之间关系
理解教材插图明确生态生态系统成分之间关系
分析讨论旁栏思考题
启发思考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事例介绍明确什么是生态系统
说明注意事项
引导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态系统
引导完成讨论
引导总结什么是生产者
引导总结什么是消费者
引导总结什么是分解者
拓展内容
介绍非生物部分
引导理解教材插图,明确生态生态系统成分之间关系
理解教材插图明确生态生态系统成分之间关系
引导分析讨论旁栏思考题
课堂练习
1.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C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2.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成分都包括(
A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阳光、空气、水
3.巢湖享有“鱼米之乡”
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A.湖中的水
B.湖中的大闸蟹
C.湖中的芦苇
D.湿地风景区
4.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B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太阳光
5.如图为小玉网购的一个生态瓶。围观的同学发现这个密闭的瓶内,水草鲜美,小鱼居然能活很久,觉得好奇不已。直到某“学霸”后来解说其生物学原理,大家才恍然大悟。现在,你也能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与思考,理解其中奥秘吗?
(1)该生态瓶其实就是一个模拟的简易________系统。从生物部分看,_______是该系统内的生产者;而小鱼是________者;瓶内的泥沙上附着有细菌等分解者。
(2)该装置能否放很多条小鱼?________。
【(1)生态
水草
消费
(2)不能】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
生物人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看一看森林有哪些组成成分?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动物、植物、微生物
泥土、空气等
新知讲解
想一想,议一议
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新知讲解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概念
2.举例
一片森林
一片草原
一块农田
一个湖泊
新知讲解
注意
生态系统要包括一定的空间范围及此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单纯的环境、单纯的生物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新知讲解
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以树木上的天牛、吉丁虫、透翅蛾等害虫为食啄木鸟的食量非常大,每天能吃掉约1500条害虫。
啄木鸟的喙强直如凿,舌长且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适于凿破树皮,啄取害虫;脚有四趾,两前两后;尾羽的羽干坚硬而富有弹性,适于支撑身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1.教材第20页“资料分析”
新知讲解
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许多真菌:腐烂的树桩含有一定的水分、有机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真菌可以在上面生长,把树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去,最终腐烂的树桩慢慢地消失了。
新知讲解
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
讨论
(教材第20页)
会。树桩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新知讲解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
新知讲解
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
(1)生物部分
①生产者
新知讲解
消费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②消费者
新知讲解
分解者
③分解者
可以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等,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新知讲解
拓展
①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基本、数量最多的生物组成成分。
②只有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才能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③在生态系统中,一般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但也有特殊情况。
蚯蚓
蜣螂
新知讲解
指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
(2)非生物部分
阳光
空气

新知讲解
3.教材第20页“插图”
苹果的果皮虽然有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果皮受损时,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就附着在苹果上,分解苹果内的有机物,从而使苹果腐烂
新知讲解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部分供给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转变为自身物质储存下来。消费者以绿色植物为食,害虫又被比它强大的鸟吃掉。绿色植物、害虫、鸟死后,它们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掉,转变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可供给生产者利用。
4.教材第21页“插图”
新知讲解
现在的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已经成为这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例如,许多植物要靠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如果没有动物,许多植物就不能繁殖;消费者能够加快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等。
旁栏思考题(教材第21页)
课堂练习
1.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2.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成分都包括(
)
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阳光、空气、水
A
C
课堂练习
3.巢湖享有“鱼米之乡”
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湖中的水
B.湖中的大闸蟹
C.湖中的芦苇
D.湿地风景区
D
4.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
A.消费者
B.分解者
C.生产者
D.太阳光
B
拓展提高
5.如图为小玉网购的一个生态瓶。围观的同学发现这个密闭的瓶内,水草鲜美,小鱼居然能活很久,觉得好奇不已。直到某“学霸”后来解说其生物学原理,大家才恍然大悟。现在,你也能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与思考,理解其中奥秘吗?
(1)该生态瓶其实就是一个模拟的简易________系统。从生物部分看,_______是该系统内的生产者;而小鱼是________者;瓶内的泥沙上附着有细菌等分解者。
(2)该装置能否放很多条小鱼?________。
生态
水草
消费
不能
课堂总结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从阳光中得到能量,从环境吸收物质
草食动物
小型肉食动物
大型肉食动物
……
物质和能量从植物流向动物
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使物质重归自然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照
叶绿体
非生物成分
生物部分
板书设计
阳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
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植物等
消费者:动物等
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
非生物部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
学案
课题内容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
学习难点
1.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有保联系。
【预习案】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生态系统。
2.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3.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储存在体内。
5.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能自己制造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_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作消费者。
6.分解者:__________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的营养方式也为_______。
7.非生物部分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知识点一:什么是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什么?
2.举例说明哪些是生态系统?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3.教材20页讨论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教材20页讨论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5.教材20页讨论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6.生态系统的组成如何?
7.如何正确理解生产者?
8.如何正确理解消费者?
9.如何正确理解分解者?
10.如何正确理解非生物部分?
11.教材21页旁栏思考题:有人说,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你认为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我的知识网络图】
【训练案】
1.生态系统是指(
)
A.一种生物
B.所有生物总和
C.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生物生存的环境
2.下列各项中,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3.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草地
B.小溪中的鱼
C.湖里的清水
D.公园里的树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5.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阳光
B.小麦
C.蚜虫
D.细菌
6.“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7.下列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
B.一片草原
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的动物
D.一个池塘
8.菜地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由此可知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D.分解者
9.如图代表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还缺少什么成分(
)
A.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B.分解者、消费者
C.消费者、生产者
D.生产者、非生物部分、阳光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生产者都是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的生物
C.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
11.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也吃昆虫;有的田鼠危害牧草,而鸟和田鼠又是鹰的食物。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有人将草用网罩起来,一段时间后,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没有用网罩的草却生长良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块草场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草、昆虫和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昆虫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大量繁殖
12.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丙、丁三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
(3)图中还缺少组成生态系统的________部分。
13.王亮在做校园调查时,做了如下记录:
在一棵阴湿的、一侧干枯轻微腐烂的大树下,观察到:腐烂的树干上及露出的树根旁长了一些蘑菇;树冠向阳的一侧,树叶比较茂盛,嫩叶上见到了毛毛虫,树杈上麻雀在“啾啾”叫着;从树根旁取少量泥土,浸入水中,取一滴浸出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大量的细菌。
(1)根据以上记录,按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三个组成分类,完成填空。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__,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在生态系统中,“人”扮演什么角色?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一片森林,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
3.生物部分
非生物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光合作用
化学能
5.有机物
直接或间接
6.细菌和真菌
异养
【探究案】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举例:生态系统的类型非常多,它们的范围有大有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多有少。一片森林,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
3.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
4.会。树桩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
5.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6.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7.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营养方式为自养。
8.消费者: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作消费者,其营养方式为异养。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
9.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的营养方式也为异养。它们可以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等,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
10.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如阳光、空气和水等。
11.现在的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者已经成为这个统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例如,许多植物要靠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如果没有动物,许多植物就不能繁殖;消费者能够加快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等。
【训练案】
1.C
2.D
3.A
4.B
5.A
6.B
7.C
8.D
9.A
10.C
11.B
12.(1)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2)乙

(3)非生物
13.(1)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2)消费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