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设计(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设计(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0 17: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 年 级 物 理 导 学 设 计
主备: 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本册总第六课时
课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会用刻度尺测物体运动路程,会用停表测时间
2.能根据公式v=s ∕ t计算出平均速度
学习重点 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 . 平均速度的计算
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诱思导学
学习用具 多媒体 刻度尺、停表、 斜面 、小车、金属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学 习 流 程
教学环节 知识能力要点 学习方法指导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3分钟)
1、复习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并解读
3、建立评价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小汽车在行驶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在生活中怎样测量汽车的平均速度呢?
引出课题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师说明评价机制
解读学习目标。
提高注意力,激发兴趣
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二、新知探究 问题探究一: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和实验器材
(6分钟)
问题探究二: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5分钟)
在实验室,测小车在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时用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用公式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
1、提出问题: 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见课本23页”
4.分析与论证
5.、得出结论:
6、评估、交流与合作: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23页,重点分析实验器材及原理。做好勾画与批注,试试看你能完成下面的问题吗?最后小组交流。
学法指导:根据日常骑自行车下坡的经验回答
学生猜想,找出依据
追问:
1.为什么斜面要保持很小的坡度?
2.金属片起什么作用?
3.为了准确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应选择小车的 作为研究对象。(头部或尾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班内解决
追问:
1.我们利用实验中所测数据,如何计算小车通过斜面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小组讨论,并进行计算)
2.在实验中,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做什么运动?
指导学生分析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不足
通过自读发现显性知识点。注意遵循读、析、写、练、总的自学步骤。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有的放矢
三、达标测评:(5分钟)
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2)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3)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4)金属片的作用是
(5)如图所示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以及终点位置的时间。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 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  m/s。
完成学习达标测评
希望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期盼学生能积极抢答问题
加强知识的巩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补救。
四、课堂总结:(5分钟) 用你喜欢的方式(知识、情感、能力方法)总结本节内容。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总结
完成知识的建构,建立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 评价反思:
(1分钟) 归纳反思:
1.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学会学习
学会反思
六、布置作业 阅读“科学世界“超声波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