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功
功
功
( ) 不 可 没
论 ( ) 行 赏
劳 苦 ( ) 高
文 治 武 ( )
功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功
1、能规范说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准确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知道功的概念、公式及单位。
3、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做到书写规范。
现代汉语中的“功”主要有“成效”、“贡献”、“成功”的意思,物理学中的“功”主要吸收了其中“成效”的意思,还有更确切的含义。
阅读课本“力学中的功”部分,完成学案上下列问题(时间1min)。
1、如果 作用在物体上,物体
在 移动了一段距离,
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一个力
这个力的方向上
请同学们在图中标注人对物体的施力示意图和物体的移动方向。
要求:
1.作出人对物体施力的示意图。
2.用带箭头的直线和字母v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
(时间2min)
想想议议
F
V
F
V
F
V
F
. 从功的定义出发,
小组讨论:
1.做功的图例有什么
共同点,不做功的图
例中力为什么不做功?
2.总结出做功的两个
必要因素。
(时间3min)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注意:
“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
1.人用力推大石头没有推动,人做功了吗?
2.用脚踢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脚对球做功了吗?
认真完成学案上【合作交流】内容
3.背着书包在水平公路上运动,人对书包做功了吗?
1. (独学2min)独自对三个例子中是否做功进行判断。
2.(群学3min)组长带领全体组员交流答案,并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进行解释。并总结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形。
要求:
1、人用力推大石头而没有推动,人做功了吗?
分析:
S=0
F≠0
有力没有距离,不做功.
2.用脚踢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足球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
分析:
S≠0
F=0
有距离没有力,不做功.
3、背着书包在水平公路上运动,人对书包做功了吗?
分析:
F≠0
S≠0
有力有距离,力与距离
垂直,没有做功
v
F
不做功的三种情形: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有力无距离)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有距离无力)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有力有距离,但力⊥距离)
快乐体验 (每个小组取相同规格钩码进行)
1.将一个钩码从桌面匀速提到自己胸前;
2.将两个钩码从桌面匀速提到自己胸前;
3.将两个钩码从桌面面匀速提到头顶。
要求:
1.起立进行;
2.相对两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两人交替进行体验;
3.注意弹簧测力计的规范使用
( 时间2min )
快乐体验 (每个小组取相同规格钩码进行)
1.将一个钩码从桌面匀速提到自己胸前;
2.将两个钩码从桌面匀速提到自己胸前;
3.将两个钩码从桌面面匀速提到头顶。
思考:
(1)1、2中 提力的成效显著,提高距离
,提力越大,做功 。
(2)2、3中 提力的成效显著,
提力 ,提高距离越大,做功 。
2
相等
越多
3
越多
相等
自学“功的计算”部分,完成下列问题。(时间3min)
1.力学中,功等于
。
2.公式: 。
公式中字母含义
。
3.功的单位是 ,专门的名称是 ,
简称 ,符号是 。
规定:1J= 。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W=Fs
W-功 ;F-力 ;s-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焦耳
J
N·m
焦
1 N ·m
例题: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推力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1)小朋友的推力做了多少功?(2)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的举力做多少功?
要求:
1.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力做了功
2.计算过程完整,单位统一
3.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G=100N
F=50N
G=100N
F
利用公式W=Fs进行计算的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2、表达式: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的乘积.
一、功
W = Fs
3、单位:
焦耳“J”
1、定义: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切莫功亏一篑,徒劳无功;
要努力事半功倍,九转功成,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