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融情入景的描绘景物的写法,培养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熟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以及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把握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斑蝥() 蝉蜕() 攒成() 倜傥()
敛() 后窍() 人迹罕至() 厥()
渊博() 窦()
区别下面的形似字,分别注音并组词。
躁(zào)急躁 塾(shú)私塾
燥(zào)干燥 熟(shú)熟悉
儒(rú)儒学 倜(tì)倜傥
孺(rú)孺子牛 调(diào)调动
濡(rú)相濡以沫 凋(diāo)凋谢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 宿儒(长久的) 轻捷(敏捷)
B.人声鼎沸(翻滚) 攒成(聚)
C.人迹罕至(稀少) 菜畦(用来种菜的地)
D.渊博(广而多) 鉴赏(鉴定)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云宵 蟋蟀 人迹罕至
B.和蔼 脑髓 鸡毛算皮
C.博学 菜畦 人声顶沸
D.倜傥件 蝉蜕 高枕而卧
5、选出下列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4)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A.形容 拟人 比喻 比喻 B.排比 拟人 比喻 拟人
C.排比 拟人 比喻 比喻 D.比喻 排比 拟人 比喻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B.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7、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的散文集《 》,作者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小说集《 》《 》《故事新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 》和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等。
二、自主学习
1、“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2、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3、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写了哪几个生活场景?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答: 。
4、百草园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体现这种感受的?
答: 。
5、三味书屋给我的感受又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体现这种感受的?
答: 。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两部分的内容。
答: 。
三、阅读理解
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百草园进行了描写,请你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下面的句式仿写一段话。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提高阅读
访绍兴鲁迅故居
一转入那个地上铺着石板的小胡同,我立刻就认出了那一个从_幅木刻上久已熟悉了的门口。当年鲁迅的母亲就是在这里送她的儿子到南京去求学的。
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我随时在提醒自己:我现在踏上的不是一个平常的地方。一个伟大的人物、一个文化战线上的坚强的战士就诞生在这里,而且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我从中学时代起就怀着无限的爱戴与向往。我读了他所有的作品,有的还不止一遍。有一些篇章我甚至能够背诵得出。因此,对于他这个故居我是十分熟悉的。今天虽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却感到我是来到一个旧游之地了。
房子已经十分古老,而且结构也十分复杂,不像北京的四合院那样,让人一目了然。但是我仍觉得这房子是十分可爱的。我们穿过阴暗的走廊,走过一间间的屋子。我们看到了鲁迅祖母给他讲故事的地方,看到长妈妈在上面睡成一个“大”字的大床,看到鲁迅抄写《南方草木状》用的桌子,也看到鲁迅小时候的天堂——百草园。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和地方,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我却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我总想多看这些东西一眼,在这些地方多流连一会。
鲁迅早已离开这个世界了。他生前,恐怕也很久没有到这一所房子里来过了。但是,我总觉得,他的身影就在我们身旁。我仿佛看到他在百草园里拔草捉虫,看到他同他的小朋友闰土在那里谈话游戏.看到他在父亲严厉监督之下念书写字,看到他做这做那。
这个身影当然是一个小孩子的身影。但是,就是当鲁迅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那坚毅刚强的性格已经有所表露。在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里,我们看到了他用小刀刻在桌子上的那一个“早”字。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有一天,他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上学迟到,受到了老师的责问。他于是就刻了这一个字,表示以后一定要来早。以后他就果然再没有 迟到过。
这是一件小事。然而,由小见大,它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自省吗?
这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对人民是一个态度,对敌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态度。谁读了这样两句诗,不深深地受到感动呢?现在我在这一间阴暗书房里看到这一个小小的“早”字,我立刻想到他那战斗的一生。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来,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选自《游遍天下》,作者季羡林,有删节)
1、“我怀着虔敬的心情走进了这一个简陋的大门”一句中“简陋的大门”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的内容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第4自然段,说说:对于鲁迅故居中的东西和地方,作者为何会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鲁迅刻“早”字的故事,文章中写得非常简略,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选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部分:
máo tuì cuán tì tǎnɡ liǎn qiào hǎn jué yuān dòu
躁(zào)急躁 塾(shú)私塾
燥(zào)干燥 熟(shú)熟悉
儒(rú)儒学 倜(tì)倜傥
孺(rú)孺子牛 调(diào)调动
濡(rú)相濡以沫 凋(diāo)凋谢
3、B.解析:沸,水开。
4、D.解析:A项中“宵”应为“霄”;B项中“算”应为“蒜”;C项中“顶”应为“鼎”。
5、C
6、D.解析: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7、鲁迅 朝花夕拾 周树人 鲁迅 狂人日记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二、自主学习
1、D
2、C
3、一共写了两个生活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使用的是一种对比的写法,将两个生活场景给人的感受进行对比。
4、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作者从以下几具方面来体现在“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有雪地捕鸟等有趣的游戏。一个“乐”字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无限热爱之情。
5、三味书屋给我的感受是压抑和无聊。从者从三味书屋给“我”的压抑、先生严厉的态度以及学习内容的枯燥无味等方面来体现这种感受。
6、第一部分(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第二部分(9~24):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三、阅读理解
1、写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2、写视觉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写听觉的: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味觉的:又酸又甜。
3、(1)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而“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2)不能。“窜”字写出了叫天子飞的速度很快,又来得突然,而“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
4、示例:不必说翠绿的青山,苍劲的松柏,浮动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夜莺在婉转地歌唱,麻雀在喳喳地嬉戏,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动,单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四、提高阅读
1、指鲁迅故居的大门。
2、不矛盾。感到是未到一个旧游之地,是因为作者读了鲁迅所有的作品,鲁迅的不少作品中对故居都有所描写,所以作者对于鲁迅的这个故居是十分熟悉的。
3、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每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
4、“早”字的故事写得简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个故事大家都较熟悉,没有必要详细介绍;二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是介绍这个故事,而是写作者游览鲁迅故居的感受。
5、鲁迅刻“早”字时所体现出的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鲁迅的这种精神也给后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意思对即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