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章》(前六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上第11课《〈论语〉十二章》(前六章)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1 10:4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第12课《〈论语〉十二章》(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完整地表达。
3、文言文词语、句子的理解与积累。
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把握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亦说乎( )
传不习乎( ) 三省吾身( )
一箪食( ) 四十而不惑(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学而时习之( )
吾日三省吾身( )
温故而知新( )
解释下列多义词。
为: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而:温故而知新。( )
人不知而不愠。( )
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
8、翻译下面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9、填空。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体裁)著作。它与 、 、 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儒家学派创始者。
(2)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岐途,所以孔子说“ , ”。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
二、自主学习
课文的前六章分别讲做人的哪个方面? 
三、提高阅读
读《论语》三则,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不愤③不启,不悱④不发,举一隅⑤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②女:通“汝”,你,你们。③愤:苦思冥想,仍领会不了的样子。④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⑤隅:角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2)是以谓之“文”也( )
2、请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是以谓之“文”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 .
4、这三则语录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一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 .
5、孔子从哪两个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答: .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yùn wǎnɡ dài yuè chuan xǐnɡ dān huò
2、答案:通“又” 学习 泛指多次 诚信 过去的,老的
3、做,动词 替,介词
相当于“然后”,表顺接的连词 但,却,表转折的连词
了解,动词 理解,领会
B
C
A
C
8、参考答案:
有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不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
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呢?
七十岁的时候就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而且不会越过法度。
只学习而不用心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疑惑而一无所得。
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困苦的生活,而颜回却能一直乐观且没变。
9、(1)《大学》《中庸》《孟子》 春秋末期 思想家、教育家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自主学习
第一章:讲为人处事。
第二章:讲治学态度。
第三章:讲个人修养。
第四章:讲学习方法。
第五章:讲学习与思考。
第六章:讲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提高阅读
1、(1)什么 (2)因此
2、(1)是以/谓之“文”也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2)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4、第一则和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5、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文’。”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