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上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上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5 14: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第13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适当。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4.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重难点
1. 理清课文的结构和详略安排。
2. 能找出课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并理解其作用。
3.从平凡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并提炼出人生哲理。
一、基础知识把握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
突兀( ) 抽噎( ) 参差不齐( ) 呻吟( )
huǎng惚( ) hōng堂大笑( ) zhuó人( ) 晕xuàn( )
2、解释下面词语
①嶙峋_______________
②啜泣 ________________
③耸立________________
④凝视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4、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文体知识填空
本文是 散文。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重要特点是“ ”。“ ”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 ”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 和 。?
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 , (国籍)作家。早年曾做过空军飞行员。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 》,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
自主阅读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答: 。
为什么“我”能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下山这么一个艰难的事情?
答: 。
3、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我们已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文中的“我”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
答: 。
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答: 。
5、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你对“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这句话的理解。
答: 。
6、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
答: 。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时间一分 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 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 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中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 ,"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在另外一个落脚 点。"我双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 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办要记下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时间一分 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 。
2、明知孩子有摔下来的危险,然而父亲却不去救他,你觉得这位父亲是称职的父亲吗?为什么?
答: 。
3、从课文内容看,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答: 。
4、为什么父亲只看脚下,而不要想着距离还有多远?
答: 。
5、如何理解文段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 。
四、巩固提高
根据课文内容来看,你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类似“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活经历吗?把你的这种经历写出来,讲给同学听。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Wù yē cī shēn 恍 哄 灼 眩
2、①lín xún形容人瘦削
② chuò qì 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④sǒng lì  高起,直立
⑤níng shì  聚精会神地看
B。解析:B项“不毛之地”是指“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这里应该改作“一毛不拔”。
叙事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 神不散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5、莫顿·亨特 美国 悬崖上的一课
二、自主阅读
1、题目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2、因为父亲把一个大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分成了许多个小的、可以克服的困难,完成起来就容易了。
3、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4、孱弱多病,常受到母亲“不要冒险”的训诫或“乖、懦弱、胆怯”。从第4、7、8、16段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5、示例:虽然“我”在悬崖上走过的路很短暂,但因为恐惧,对“我”来说就显得格外漫长。同时,“我”在这段短暂的路上战胜了恐惧心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转变,这种成长也使“我”感到惊讶和骄傲。
6、、第一部分(1-17):叙述“我”和小伙伴一起爬悬崖遇险的经过。
第二部分(18-28):写“我”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一步步脱险的经过。
第三部分(29):写我从这件事中得出的感悟。
三、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这是景物描写。衬托我绝望、恐惧的心情。
2、这是一位非常称职的父亲。因为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3、告诫人们要一步一步战胜困难,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畏惧困难。
4如果想着距离有多远,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的信心,这是父亲在教我如何战胜困难。
5、虽然我在悬崖上走过的路是很短暂的,但我战胜了恐惧心理,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相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转变,所以说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四、巩固提高
(略)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