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3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3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岭南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20 21: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课型 造型·表现
单元重点 以学生较常见的文化学习用品为描绘对象,以基本几何形体的组合、变化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手绘线条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手绘线条能力、观察能力较为成熟,因为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主要的单个几何形体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但对于物体的观察习惯流于过分关注细节,而非整体,这也是四年级学生在写生外形或构造复杂物体时,看一点描一笔,从而既不敢大胆用笔,又易出现形体轮廓失调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用不同的几何形体来概括地观察同一物体在不同角度的形状,以及形状的大小、组合位置。②能运用线条较为准确地表现所观察的物体的基本结构与装饰特点。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信息技术软件直观地观察、了解物体不同角度中组合的形状及变化规律。②通过欣赏示范与动手创作进一步提升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热爱观察生活。②培养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事物、设身处地体谅他人的情感观。
教学重点 用线条从不同角度来写生书包
教学难点 较准确地画出物体不同角度的结构位置、形状大小及主要装饰特点
教学准备 16开素描纸、秀丽笔(大/中/小楷)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能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地观察,并从一个随机的角度画出书包的构造及主要装饰特点;
2、较高要求:能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地观察,并从一个随机的角度画出书包的构造且用粗细、疏密对比的点线面及颜色更加准确地表现书包的细节、装饰图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导入 课前准备 1、猜猜看活动:在sketchup软件中展示2个“圆形”。
2、引出课题:转动2个“圆形”,展示模型的侧面,比较底面与侧面的不同,并引出今天的课题——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1、大开脑洞参与猜测,激发学习兴趣。
2、观看教师操作软件,发现椎体、圆柱体的侧面分别是三角形、方形的。 1、提高学习兴趣。
2、明确学习目的。
课堂 发展 观察与发现 3、简单介绍保罗·塞尚的几何形体观察理论,并引出一些几何形体十分明确规整的物品,例如:鸡蛋、苹果、茶壶。从简单单一形体到复杂组合形体,从正侧面到半侧面循序渐进地展示。
4、在sketchup软件模型视图中多角度展示“书包”,较全面地呈现观察面,提出问题,引导发现主要构件、形体、形体的组合。
5、呈现不同角度。让“书包”上的图形改变位置。再次呈现角度转变的过程,让“书包”上的形状产生大小变化。 3、观察发现并能概括物体外形的几何形体。
4、观察了解书包的主要构造,并发现物体由哪些几何形体组成以及怎样组成。
5、观察并发现物体不同角度下形状变化特点——“组合位置”。观察并发现物体不同角度下形状变化规律——“大小”。 3、循序渐进地熟悉几何形体,并通过多种生活中的物品提高概括形体的能力。
4、观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提高观察能力、形状归纳总结能力。
5、通过观察三维形体转变角度的过程,直观地感知物体不同角度下变化的规律、特点。
探讨与个性 6、设置问题:小组准备的书包形体组合有什么特点? 从自己观察的角度来说说。 6、小组讨论并分享 6、在讨论中深入观察写生对象,为接下来的写生创作做好准备。
写生示范 7、微课展示:按步骤示范写生方法——1、整体观察。2、先画主要大块的形体。2、再画零件细部、装饰图形。4、粗线条突显主体。 7、了解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写生步骤的认知。 7、建立科学的写生观。学会先整体观察再动笔描绘。由大的构造到细部的添加,学会用粗细、疏密对比的线条进行绘画,并有所取舍地画出对象的装饰特点。
作品欣赏 8、展示一些多角度写生的作品。 8、欣赏并积累审美经验、绘画技巧。 8、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作品技法、整体视觉把控的认知经验。
绘画 实践 绘画实践 9、学生创作时间。 9、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共用一个写生对象。 9、通过实际的创作,加强观察能力及写生能力。
成果 评价 评价 10、展示学生作品。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10、学生展示作品,根据今天所探究的知识点进行成果评价。 10、通过欣赏与评述,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点。
课后延伸 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用几何形体从不同角度概括地观察物体。这也给我们带来启发——当我们面对同一个事情,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观看到的不同,我们的感受也随之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凡事多角度地看待事情,设身处地地去相互理解、包容他人的感受与想法。 情感价值观拓展。 对课堂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培养包容、相互理解的情感价值观。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画物体
几何形体——组合
| |
大小 位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