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挂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人与生活经验”为取向的课程,是通过有一定指向的课题内容,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尽早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能观察和关注生命世界的运动形态、空间、肌理、质感特征与变化之间的美,产生了解与感受多种艺术媒材表现的兴趣,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平面与立体物的想象创作与装饰美化,培养环保意识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漂亮的挂盘”是让学生知道使用过的蛋糕碟或天天盛菜用的盘子也可以设计成美化环境的艺术挂盘,进而认识国内外不同风格的瓷盘艺术,并学习运用多种材料,通过绘画、剪帖、泥塑等方法,以”学生与生活”为切入点,运用绘画、设计、泥塑等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设计与应用”引导。体会“挂盘设计”创造过程。学生体验生活美,提高表现生活周围美好事物的能力,初步体会友情,乐于与伙伴分享合作的喜悦,感受热爱生活与自主表现生活的乐趣。
教学设想:
艺术挂盘,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装饰用的工艺品。让学生把使用过的蛋糕碟或盛菜盘子设计成艺术挂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运用“适合纹样”装饰挂盘,培养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欣赏中西不同风格的艺术挂盘,认识“适合纹样”和设计方法,导入新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
②运用适合纹样,巧用材料设计装饰挂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中感受挂盘的形式美,学会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设计装饰挂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适合纹样,巧用材料设计装饰挂盘。
难点:能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设计装饰挂盘。
三、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纸碟作品若干、笔
学生:纸碟、彩色笔、勾边笔,铅笔、橡皮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吃蛋糕吗?平时你们吃了蛋糕剩下的纸盘子是怎么处理的?
2.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盘子我们称为挂盘,它主要的作用就是当作一种装饰品,装饰环境。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漂亮的挂盘?
4.揭示主题——《漂亮的挂盘》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课本中艺术家的挂盘,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感受简练夸张,色调单纯明快的艺术风格。)
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引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边看边想,请带着以下这三个问题去欣赏:
.我发现挂盘有什么形状?
.我发现可以用什么图案来装饰挂盘?
.我发现可以运用什么装饰手法来制作?
4.出示各种挂盘纹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比较和欣赏中认识饱满、夸张和变形的方法,体会平衡式和均齐式的美感形式,感知适合纹样的特点。)
5.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彩绘,剪纸,橡皮泥)设计一款漂亮的挂盘。
(2).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3).运用“平衡式”或“均齐式”的构图方式。
(4).可参考课堂资源里的资料进行加工变化或自己设计图案。
6.布置课堂作业
(三)、小组讨论、学生实践绘制漂亮的挂盘、教师巡视指导
运用适合纹样,选择适当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特色的挂盘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互评
1.组织学生把挂盘贴到展板上进行展示。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创意。
3.教师评价。
(五)、欣赏优秀作品
运用电脑播放图片。
(六)、课堂延伸:环保教育、卫生教育
A、变废为宝,使用一次性的废品制作美术作品,美化生活。
B、检查学生收拾卫生情况。
(七)、课后作业:利用废旧的材料尝试制作一个装饰品。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为这些白色的纸碟添上了漂亮的图案,使它们变成了一件件漂亮的工艺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美化生活的工艺品。
(九)、附:板书设计
漂亮的挂盘
(十)、教学反思:生活是创造美的源泉——《漂亮的挂盘》一课教学反思
艺术挂盘,是一种极具观赏性、装饰用的工艺装饰品。让学生把使用过的蛋糕碟或盛菜用的盘子设计成艺术挂盘,既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适合纹样”装饰挂盘,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我老师执教的《漂亮的挂盘》一课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生活是创造美的源泉!
在课堂中,我围绕“平衡式”和“均齐式”的构图方式引领学生欣赏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精美挂盘图案,体会挂盘装饰的美感,并指导学生使用明快的色彩和夸张、变形的手法,把人物、动物、植物等有机地结合在挂盘图案中,设计一个独特的挂盘。学生们都热情地参与课堂活动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学生作品丰富多彩。有待改进之处:
1、讲解“平衡式”、“均齐式”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建议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如实物展示、简笔即绘等)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2、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能运用“平衡式”、“均齐式”两种适合纹样设计和装饰挂盘,难点是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进行纹样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但未能很好地突出和解决;
3、教师在欣赏作品上所占用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因此,学生作业的时间不足,作品评价环节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