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卷+原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深度分析】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卷+原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21 09:39: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解析】
关键信息: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解读——解答本题首先要关注形制上有怎样的变化,进而去分析变化的共同原因
设问:共同原因
排除选项:题干中贝币到布币再到五铢钱反映出了天然货币到人造法定货币、不统一到统一和使用更便利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商品交易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贝币是天然的贝壳,春秋战国是分裂的,故ACD不是共同原因,排除。
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D
【考点】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屯田制
【解析】
关键信息:许下、“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设问:客观上(作用)
排除选项: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末年曹魏军屯的历史现象。从土地所有制上看,这是土地国有制,故A项排除;从材料中的“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可知其目的,进而分析可知军屯并不能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和促进中原人口南迁,而是起到了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用,故BC项排除,D项正确;
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与艺术·书法艺术
【解析】
关键信息:张旭、而得笔法之意、而得其神。
设问:呈现(特点)
排除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旭是著名的草书书法家,题干中的“意”、“神”也印这一特点,即草书的书法特点。A项是楷书的书写特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草书的书写特点,正确选项;C项是篆书的书写特点,排除;狂草旨在抒发个性,故D项排除。
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
【考点】明代内阁制
【解析】
关键信息: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设问:反映(历史现象)
排除选项:材料呈现的两个历史事实的共同点是张居正阻止了神宗筹钱,这说明当时内阁权力强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故A项正确;B项“严重制约”说法错误;C项无法反映;内阁并不是法定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且明太祖废宰相制后没有宰相,故D项错误。
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答案】D
【考点】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
【解析】
关键信息:李鸿章、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设问:表明
排除选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派,且“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也体现了其求富的目的,故C项排除,D项正确;A项“对外交往中心”说法错误,材料无从体现;B项有较强迷惑性,时间上与材料不一致,且材料只是李鸿章的观点,并不能是清政府的政策,故B项错误。
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答案】B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
关键信息: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设问:实质体现在
排除选项:两者当时都是同意共和,这并没有分歧,分歧在于能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其实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的问题,故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革命,故C项排除;当时袁二人争夺临时大总统,但这是表象,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答案】C
【考点】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严重挫折
【解析】
关键信息: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设问:说明
排除选项:题干反映的1940年中后期中国工矿企业生产遭到破坏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实质是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经济秩序遭到破坏,故AB项排除,C项正确;19世纪中后期并不是国民党军阀混战的时期,D项排除。
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答案】A
【考点】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
关键信息:1983年、“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
设问:反映
排除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1983年国企改革的一个缩影,承包方式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调动了积极性,使企业活力增强,故A项正确;B项“全面展开”材料无法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C项排除;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这应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后,D项排除。
32.1549~1560年,约4
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
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答案】D
【考点】宗教改革的影响
【解析】
关键信息:1549~1560年、加尔文派、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
设问:反映
排除选项:从时间和人物信息,联想并定位知识点到宗教改革的影响,即促进日内瓦钟表业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人文主义和社会矛盾,A项排除;材料反映提宗教改革带来了技术转移,并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B项排除;C项“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答案】C
【考点】1787年宪法
【解析】
关键信息: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联邦政府、“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
设问:主张(目的、作用)
排除选项:题干主要述及新宪法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是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体现,故C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中的“联邦政府”可排除AB项。
34.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图6
第一步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
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答案】A
【考点】现代主义美术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把握绘画的特点,进而辨别其艺术流派,再来排除选项。图6的绘画艺术特点是变形、扭曲、夸张的,由此辨别其属于现代主义美术,其艺术特征是反理性,不注重素描、画面和谐,而是重在抒发自我情感,故排除CD项,A项正确;B项这一艺术特征是印象画派,排除。
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答案】B
【考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解析】
关键信息: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
设问:这种状况(作用)
排除选项:由材料可知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一个国际组织,在国际安全等问题上意见基本一致,说明七十七国集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作用,维护了发展中国的共同利益,故B项正确;A项确立格局的说法是错误,准确说法是世界多极化趋势;C项“遏制”说法错误,并没有遏止,当时是美苏军备竞赛;D项“改变了”说法错误,材料无法说明,与史实也不符。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
【答案】
(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
(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点】西周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1)关键信息:“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从都城的建立、功能、政治等三个方面归纳
本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三个方面分析纳。
本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等主要知识点相联系,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影响。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l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
读书上大学
去大城市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略
【考点】改革开放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农村青壮年的思想观念与职业观念的变化
【解析】本题以20世纪90年代农村青壮年的思想观念与职业观念的变化切入考查考生改革开放的影响,让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会理解身边的历史现象与史实。注意设问中的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观点在哪儿呢?看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表中的第一列,或者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表的横向比较,从中任选一个观点或现象作为论题,也可整体归纳,如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背景下农村青壮年的思想观念与职业观念的变化,或者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富贵贫贱是命定的。答题要素:
论题:
论述正文:
总结性话语:
再次强调题干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美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
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答案】
(1)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
(2)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工业化进程加快。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1)设问: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关键信息: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
680万卢布、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从进出口货物、关税税率等方面归纳。
(2)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角度去理解分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7分)
【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群众基础良好,有相当力量的革命武装;有利于游击战的地理条件。
(2)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为抗战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减轻正面战场压力起关键作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1)设问:根据材料、条件。本问只需要分析材料即可获取答案。材料只摘选了冀鲁豫边区的交通、人口、粮食和群众组织与武装等概况,因此,由此可知应从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归纳。
关键信息: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从国际、国内两个大方面分析归纳贡献。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令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开元年间官至宰相,成为秦至唐在统一王朝任官级别最高的岭南人。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岭。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岭南多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而在张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水秀,风光无限。他曾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人们以其家乡之名称之为“曲江风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称赞他:“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九龄的历史贡献。(9分)
【答案】
(1)科举制的推行和崇尚诗文的社会风气;开明纯正的政治氛围;南方的开发和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为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贤相的典范;文学作品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岭南的认知。
【考点】张九龄
【解析】(1)关键信息:678~740、令广东韶关、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归纳背景。
(2)关键信息:“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材料主要讲述了张九龄的政绩和文学成就,由此可知,评价其历史贡献应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归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文综历史试题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31.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32.1549~1560年,约4
776名法国逃难者进入加尔文派控制下的日内瓦,其中1
536人是工匠。他们将技术和资金由奢侈品行业投入普通的钟表业,日内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钟表业的摇篮。这反映出,当时
A.人文主义传播缓和了社会矛盾
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工匠精神决定了城市生活面貌
D.宗教改革助推日内瓦经济发展
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34.图6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图6
第一步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
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很赞同
比较赞同
说不准
不太赞同
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
45.4
29.2
l7.5
5.0
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企业工作
读书上大学
去大城市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美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
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7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令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进士及第后步入仕途,开元年间官至宰相,成为秦至唐在统一王朝任官级别最高的岭南人。张九龄为政注重民生疾苦,轻刑罚,薄赋敛,扶持农桑。其为人忠诚耿介,敢于进谏,亦终因此罢相,后有人认为这是唐朝由治到乱的分水岭。张九龄有《曲江集》传世,其诗清新自然,其文高雅严整。岭南多被时人视为蛮荒之地,而在张九龄的笔下,却是山明水秀,风光无限。他曾主持开大庾岭新路,便利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至今用之。张九龄“耿直温雅,风仪甚整”,人们以其家乡之名称之为“曲江风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称赞他:“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
——据《新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九龄成为盛唐名相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九龄的历史贡献。(9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D
B
A
D
B
C
A
D
C
A
B
41.(25分)
(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
(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42.(12分)
答案略
45.(15分)
(1)以粮食为主的出口数量和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进口关税税率降低。
(2)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商品化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工业化进程加快。
46.(15分)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粮食能够自给自足;群众基础良好,有相当力量的革命武装;有利于游击战的地理条件。
(2)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为抗战最终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减轻正面战场压力起关键作用;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7.(15分)
(1)科举制的推行和崇尚诗文的社会风气;开明纯正的政治氛围;南方的开发和中原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2)为开元年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树立了贤相的典范;文学作品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岭南的认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