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9 外国诗二首-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1 10: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外国诗二首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素养目标
能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能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能背诵并默写诗歌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诗歌的“四步”阅读法:
一 读
二 品
三 诵
四 背
读题目,读作者,读诗,读创作背景。
品读诗歌(情感,道理)
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
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
(1874-1963)
掌握朗读节拍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弗罗斯特
未选择的路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生字
忧郁(yōu yù)  瞬息(shùn)  
涉足(shè)   伫立(zhù)
萋萋(qī)    足迹(jì)     
路径(jìng) 镇静(zhèn)     
             
幽寂(jì)   延绵(yán)
第一节: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伫立,不能选择。伫立(思索)
第二节:写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一条路,然而很诱人,很美丽决定(选择)。
第三节: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景象,使我难以再回返。选择后的惆怅
第四节:由树林之路悟出的人生之路,同样未选择。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理清层次
诵 背
诗人站在交叉路口,久久踌躇,无奈又无助,使人想到人生之路,引人深思。
精彩句讲解
1.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在那个清晨,我站在岔路口还没踏向其中的一条路。但我知道选择的路会一直走下去,不能回头再选择了
2.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怀着对另一条路的留恋,踏上选择的这条路,但心中仍有顾虑,担心万一走错,就难以再回头。
3.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而有意义的。因此,“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
4.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选择时的心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必须慎重,更不能随波逐流,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归纳《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思想
本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读了这首诗,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人生哲理
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
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布置作业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尝试写几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诗。
放飞你的梦想
展示你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