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
三年级下册
学习重点
运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会用所学的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习目标
一、知识回顾
知识点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2 . 1
4 . 8
+
8 . 7
6 . 3
-
1 . 5
7 . 5
+
10 . 0
3 . 6
-
3 . 2
1 . 7
-
31 . 8
17 . 2
-
14 . 6
5 . 7
+
20 . 7
14 . 9
+
1.
练习二十一第 3 题
2 . 1
4 . 8
+
8 . 7
6 . 3
-
1 . 5
7 . 5
+
10 . 0
3 . 6
-
9 . 0
6 . 9
2 . 4
6 . 4
3 . 2
1 . 7
-
31 . 8
17 . 2
-
14 . 6
5 . 7
+
20 . 7
14 . 9
+
20 . 3
1 . 5
14 . 6
35 . 6
知识点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 3 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如下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会解答提出的问题吗?(练习二十一第 9 题)
分析:先要看懂表格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然后自由地提出用小数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城市
A
B
C
面积/平方米
14.6
16.7
17.6
答案:
A 市比 B 市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少多少平方米?
16.7-14.6=2.1(平方米)
答:A 市比 B 市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少 2.1 平方米。
二、达标检测
1. 列竖式计算。
0.6 + 1.4 6.2 - 3.9
8.4 - 7.5 4.5 + 2.3
0 . 6
1 . 4
+
6 . 2
3 . 9
-
0
.
2
3
.
2
8 . 4
7 . 5
-
9
.
0
4 . 5
2 . 3
+
8
.
6
答案:
2.下表是王星和他爸爸定做衣服用布的米数。
上衣
裤子
合计
爸爸
2.6 米
1.4 米
王星
1.9 米
0.9 米
(1)请把表格填完整。
(2)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出来。
4.0 米
2.8 米
答案:
(2)爸爸做上衣比做裤子多用多少米布?
2.6 - 1.4 = 1.2(米)
答:爸爸做上衣比做裤子多用1.2米布。
(1)哪种玩具最贵?最贵的比最便宜的玩具贵多少钱?
1.
三、巩固运用
7.1-0.8=6.3(元)
练习二十一第 6 题
7.1 元的机器人最贵。
1.
(2)挑选两个你喜欢的玩具,需要多少钱?
4.3+6.2=10.5(元)
(3)小东有 10 元钱,买了一个 后,还可以买哪两个玩具?
10-5.5=4.5(元)
1.
0.8+3.7=4.5(元)
可以买喇叭和魔方。
1.6 + 0.8=2.4(元)
2.4 < 4.5,也可以买喇叭和皮球。
2.8 + 0.8=3.6(元)
3.6 < 4.5,还可以买铃铛和喇叭。
2.8 + 1.6=4.4(元)
4.4 < 4.5,还可以买铃铛和皮球。
1.
(4)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比 贵多少钱?
6.2-3.7=2.5(元)
2.
4-2.7=1.3(吨)
1.5>1.3
所以长颈鹿现在不能上桥。
(1)长颈鹿现在能上桥吗?
练习二十一第 8 题
4-2.7=1.3(吨) 0.8<1.3
所以棕熊现在能上桥。
(2)棕熊现在能上桥吗?斑马可以和它一起上桥吗?
2.
0.8+0.3=1.1(吨) 1.1<1.3
所以斑马可以和棕熊一起上桥。
(2)棕熊现在能上桥吗?斑马可以和它一起上桥吗?
2.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长颈鹿比斑马重多少?
2.
1.5-0.3=1.2(吨)
答:长颈鹿比斑马重 1.2 吨。
3.按规律接着往下写。(练习二十一第 10 题)
(1)1.1,1.2,1.3,1.4,1.5,( ),( ),( )。
(2)0.6,1.2,1.8,2.4,3.0,( ),( ),( )。
1.6
1.7
1.8
3.6
4.2
4.8
4.小新从家到学校要走 1.2 千米。他走了 0.3 千米后又回家取了一本书,这样他比平时上学要多走多少千米?(练习二十一第 11 题)
0.3+0.3=0.6(千米)
答:这样他比平时上学要多走 0.6 千米。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习的计算能力。运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练习的重点。教学时一方面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另一方面,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