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 比热容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1 12: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十三章
13.3比热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查比热容表。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会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课前预习】
1.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  )
A.2:3
B.3:5
C.4:9
D.1:2
2.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A.内能
B.比热容
C.热量
D.温度
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4.已知铝的比热大于铁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再让它们放出相等热量,这时比较铝块的末温t铝与铁块的末温t铁(

A.t铝>t铁
B.t铝<t铁
C.t铝=t铁
D.无法确定
5.对以下各种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寒冬,草木上有白霜--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液化
C.深秋,清晨河面上冒“白气”--是因为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
D.往手臂皮肤上涂些花露水,会感觉凉爽--是因为花露水蒸发时吸热
6.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比热容之比是1:2,当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1:3
B.3:1
C.3:4
D.4:3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让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多
8.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9.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5∶3
B.3∶5
C.15∶4
D.4∶15
10.如图是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物体温度的变化,纵坐标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关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c乙
D.无法判断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质量相等的水和干沙子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_______,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_.说明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的.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这个物理量.
2.在物理学中,将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
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一桶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它们的比热容_______大.
4.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m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____,t0表示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
5.冰的比热容是2.1×103
J/(kg·℃),当冰融化成水后,比热容是_________,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是_________的.
互学探究
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相比谁吸收的热量多?
把一壶凉水烧开和烧成温水相比谁吸收的热量多?
结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

有关,对于同一种物质,
越大,
_________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
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与假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实验中对油和水的质量有什么要求?
2.如何使物体吸热相同?
3.如何比较物体吸热多少?
4.如何比较水和油哪个升温更快
物质
质量(g)
初温(℃)
末温(℃)
升高温度(℃)
加热时间(s)
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
,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比热容的概念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以下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2、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②它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③它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
4、请同学们了解“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J/(kg℃)]
水4.2×103
铝0.88×103
酒精2.4×103
干泥土0.84×103
煤油2.1×103
铁、钢0.46×103
冰2.1×103
铜0.39×103
蓖麻油1.8×103
水银0.14×103
砂石0.92×103
铅0.13×103
请同学们分析表格数据中,得出规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
(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
(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
热量的计算
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
Q
=
______________。
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1kg的砂石,吸收了4.6×103J热量,温度升高到80℃,求砂石原温?[c砂石=0.92×103
J/(kg·℃)]
【课后练习】
1.1千克20℃的水吸收4.2×105焦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①80℃  ②100℃  ③120℃  ④130℃
A.1
B.2
C.3
D.4
2.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关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所需加热时间相同
B.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C.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少,说明水吸热能力较强
D.加热相同时间,水和食用油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4.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
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5.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3:1
B.4:3
C.1:3
D.3:4
6.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7.一铜块与铝块质量之比是2:3,铜、铝的比热容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2:1
B.1:2
C.4:9
D.9:4
8.夏季的海边,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下列现象没有利用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作工作物质
B.北方冬天地窖放一桶水防止菜被冻坏
C.炎热的夏天经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9.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则它们吸热之比为1:2,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2:3
B.3:2
C.6:1
D.1:6
10.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为
,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吸收的热量之比为,则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
11.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焦.[c水=4.2×103焦/(千克?℃)]
12.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焦炭作为燃料,已知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现完全燃烧了4.2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_J;设该热量有25%被水吸收,能将__________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已知c水=4.2×107J/(kg·)].
13.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巴中市政府为喜爱户外烧烤的市民提供了专门的场所.烧烤主要燃料是木炭,已知它的热值是3.4×107J/kg,那么84g的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_____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则能使初温为20℃,质量为17kg的水,温度升高到_____℃.
14.泡温泉时感觉身体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烈日下,小兵去游泳池游泳,他感觉到游泳池边的水泥地面很烫脚,但游泳池里的水却很凉,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较大的缘故.
15.“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C
2.B
3.C
4.A
5.D
6.A
7.C
8.A
9.B
10.A
【课后练习】
1.C
2.A
3.C
4.D
5.D
6.B
7.B
8.C
9.D
10.A
11.增大
热传递
8.4×104
12.12.6×107
100
13.2.856×106
40
14.热传递
比热容
15.比热容
增加
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