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专题十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超级预测
知识预测
本考点中,连贯、得体是考查的核心和重点。从2009年高考情况看,连贯题数量明显增多。“简明”与“准确、鲜明、生动”很少单独设题,一般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简明”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查,也可以与压缩语段、连贯、修辞等一起考查。如2008年辽宁卷第20题开场白中要求“言简意赅”,实际也是在考查“简明”。“准确”“生动”可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扩展和修改病旬中体现。“鲜明”一般出现在一些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目中,如拟广告词,写邀请信、致辞、演讲等;有时也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等试题中。21世纪教育网
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选材,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如:2008年辽宁卷以祝寿发言材料为依托考查语言得体,2009年琼宁卷以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为背景材料也体现了本考点从现实中选材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
据此,我们认为,本考点将和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修辞等综合考查,语言材料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能力预测
本考点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本考点综合考查的范围不仅限于本考点知识综合,而且与其他考点,如图表转述、语段压缩、公益广告、仿用句式、潜台词等结合。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23题、山东卷第l8题,2009年广东卷第22题就是与图画(表)结合来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等,而2008年安徽卷则以潜台词的形式与选用句式结合起来考查准确、得体等。2009年全国I卷、Ⅱ卷也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这种考查形式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考生备考应特别注意。
赋分预测
本考点分值为3~8分。21世纪教育网
题型预测
题型l选择题型
[例1] (2009,广东,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部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做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21世纪教育网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应是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领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应放在⑤后。以杜甫诗句为例是为了说明“示现”这种修辞手法,故①放在杜甫诗前。综合判断,应选c项。
[答案] c
[例2] (2009宁夏·海南,l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组是(3分) ( )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21世纪教育网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解答本题关键是依据要求,结合首尾句来组合句子。连贯,首先要语意连贯,符合逻辑,其次是语意通顺,语序不乱。
【答案】 C
题型2修改题型21世纪教育网
[例3] (2009令罔Ⅱ,l8)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4分) 21世纪教育网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爸爸,你⑥放心吧,篮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
个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重点要注意防止出现语意不明、重复赘余现象。
[答案】 (4分)①删除或者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题型3新型小实用文题型
[例4] (2009广东,23)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方的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鼓励、一种鞭策。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学生代表的致射词只给出了捐赠意义;根据题目的要求可得到如下启示:既然是捐赠仪式的致谢词,必须将对捐赠方的敬称与欢迎放在开
头,表达受赠方的诚挚欢迎之情;然后客观简洁地交代捐赠事妇,为突出捐赠意义作铺垫;最后,要再次表达诚挚的谢意。从冶至终必须保持表达的得体与连贯。
[答案](6分)(示例)
尊敬的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迎来了华南太学的贵宾。华南大学捐赠给我们的图书和电脑,将会大大改善我们的学习条件。……21世纪教育网
最后,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向华南大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鱼裹的感谢。
[例5](2009北京,22)今年l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集会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21世纪教育网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得体;不少于10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以生动具体的形象,感人的细节来展现某一类人群的特征或精神风貌,可以运用常见的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6分)(示例)志愿者队伍迎面向我们走来的这支队伍,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要问: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 什么样的生命最辉煌 月亮会说,坦荡的心灵最明亮;雄鹰会说,搏击风雨的人生最美好;太阳会说,燃烧的生命最辉煌。他们就是志愿者。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奥运赛场,社会街道,处处闪现着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
超值储备.
知识能力储备
一、谦辞、敬辞辑录
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指谦辞和敬辞的使用。谦辞、敬辞的意义及使用都体现了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可以说每一个词都独具特点,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闹出笑话。总的来说,敬辞一般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一般用于称呼己方。21世纪教育网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蠹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令”宇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21世纪教育网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凑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隧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撂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拜托。21世纪教育网
“惠”宇一族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
势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恭”字一族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融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对方的喜事。21世纪教育网
“垂”字一族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
动。如垂爱(多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辫”宇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情。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硬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21世纪教育网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称自己的儿子;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此外还有:
敬告、敬贺、敬候、敬请;21世纪教育网
屈驾、屈就、屈居、屈尊;
光顾,光临;
俯察、俯就、俯念、俯允;
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
足下:称对方: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住所(家或故乡);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21世纪教育网
赐教:给予指教;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璧还:归还物品,等等。
二、易重复现象举例
1.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格外”和“多了”重复)
2.人来人往也特别多。(“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
3.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沽具。(“沽”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
4.凯旋而归。(“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去掉“而归”)
5.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
6.付诸于实践。(“诸”,文言兼词,相当于“之于”,故“于”多余,应去掉) ·
7.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及”即“到”,所以“到”多余,应去掉)
8.加强国际问的文化交流。(“际”意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的”)
9.“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都是无声的,意义隐含在字词的背后。去掉“无声”)
10.这些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与“这些”重复,应去掉“这些”)
11.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发生”已表出现意,所以“出”“来”多余,应去掉) 21世纪教育网
12.切忌不要违规。(“切忌”,切实避免或防止。“不要”与“切忌”连用,意思刚好相反)
13.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后再用“杂志”,语义重复)
14.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之誉”是没有想到的表扬,与“没有想到”重复) 21世纪教育网
15.花花世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看”与“眼花缭乱”重复,应去掉)
16.每天都要日理万机。(去掉“每天”)
17.往事都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出现在眼前”与“历历在目”重复,“地”也应去掉)
18.我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心里”与“怀”重复)
19.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刻骨铭心”已经是“令人难忘”的了)
20.他流下了感激涕零的泪水。(“感激涕零”意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感激涕零”与“他流下了泪水”重复)
21.他心里自惭形秽。(“自惭形秽”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去掉“心里”)
22.他达到了IT业最高的顶点。(“顶点”必定“最高”,去掉“最高”)
23.他羞得无地自容。(“无地自容”指十分害羞,去掉“羞得”)
24.慰问“非典”病人的信件连续不断地纷至沓来。(“纷至沓来”意为“纷纷到来”,与“连续不断”重复) 21世纪教育网
25.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恍然大悟”意为一下子明白过来,去掉“心里突然觉得”)
26.控防“非典”是目前的当务之急。(“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
27.每个学生人手一本《邓小平文选》。(“人手”就是“每个人”之意,删去其一)
28.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二者重复)
29.话语里带有扪心白问的自责。(“扪心自问”就已经含有“自责”的意思了)
30.不要有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有”“的想法”)
31.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意为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或见解,与“意见”重复)
32.他们用相互的身子温暖着对方的身子。(“相互”的和“对方”重复,去掉其中一个)
33.这其中定有问题。(“其”就是“这”,重复) 21世纪教育网
34.他俩互相厮打。(“厮”即“互相”)
35.十分罕见的古城遗址。(“罕”就有“十分”之意)
36.被打得浑身遍体鳞伤。(“浑身”即“遍体”)
37.爵士乐正方兴未艾。(“方”就是“正”) 21世纪教育网
38.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被大方之家(内行)笑j话,与“被”重复)
39.对此不要报过高的奢望。(“奢望”就是过高、过分的.希望之意)
40.他一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呵成”就是写成之意)
41.造成人民的生灵涂炭。(“生灵”指老百姓,与“人民”重复)
42.他似有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就包含了“苦衷”,删i去“的苦衷”) 。
43.我的拙见。(“拙见”是谦辞,意即我的意见,与前面睁“我的”重复)
44.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妄自菲薄”中的“自”就是自己之意,与后边的“自己”重复)
45.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辰”,时日的意思。“诞辰”,出生的时日,与“纪念日”重复,应改为“诞生l00周年纪念日”或“l00周年诞辰”)
46.国庆5l周年。(“国庆”即开国纪念日,可说“建国”或“开国51周年”)
方法技巧储备
复习方法
一、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1.准确
(1)用词要准确且符合语境。21世纪教www育网
(2)造句要符合语法、逻辑,防止出现语病。
2.鲜明
(1)选用色彩鲜明的表明态度与观点的词语。
(2)选用简单的、简短的句式。
3.生动
(1)使用修饰性强的词语。
(2)多用贴切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3)字里行间倾注主观情感。
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21世纪教育网
(1)删除冗赘信息。①围绕中心不旁生枝节;②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语意重复;③不要滥用修饰成分;④巧用省略和指代。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不能为了简+明而影响语意表达,甚至让人误解。
(2)消除歧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很多,如换词法、加词法、调序法等,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21世纪教育网
2.连贯
(1)话题要统一。即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组成分句的分句之问,有紧密联系。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无关的话不要掺杂在其中。
(2)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
(3)句子结构要一致。21世纪教育网
3.得体
(1)情景场合,各得其所。
(2)注意对象,有的放矢。
(3)注意目的,言随意遣。
(4)语体褒贬,各臻其妙。
应试技巧
1.看清题干要求,认真审题,做到有的放矢。明确情境要21世纪教育网
求,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准确选择词语、句子,力求
简明,连贯、得体。21世纪教育网
2.瞻前顾后,注意上下句的联系,遵照事物的逻辑顺序和
时间、空间顺序,合理安排句序,同时要注意句式合理,句子结
构一致,做到语言连贯,文气畅通。
3.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有创意、有意蕴,不
落入俗套。
易混易错储备
一、词语多余
[例1] 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
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解题思路] 按照“尽可能少”的标准,两个介词“在”,首先可以删去。于是作为与“在”搭配使用构成介词短语的“中”后”也就要删除;并且,既然指明了“期末考试”,当然也就在时限之中,既然是“考完语文”,当然也就意味着是在时限之后,删除“中”“后”,对于表意无碍。这道题目的难点是“一次”和“了”的取舍,这需要整合语境判断;助词“了”对时态的表达,在“考完”中已经包含,可以删除。结合下文“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思辨,限制“期末考试”数量的“一次”,是须保留的。21世纪教育网
[错误答案]①②③⑤⑥
[答案]②③④⑦⑨
[错因分析]“在”“中”多余,不说也知是“在”一次考试“中”,“⑥在”重复,“⑧了”多余,语句不通,所以去掉。
二、呼应错位
[例2]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澄河产瓜鱼,__________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21世纪教育网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解题思路]“通体雪白”与“莹润如羊脂玉”紧密相连,不可分开。“无鳞无刺”与“背部有细骨一条”中的“无”“有”相互照应。21世纪教育网
[错误答案]C
[答案] A
[错因分析] “连贯”研究的是句与句之间衔接组合的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使句子的组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的问题。具体而言,用语连贯主要考查使用语言时话题是否一致、语序是否合理、是否讲究呼应或句式是否统一。如本题“讲究呼应”就是解题的关键,所以不要“凭语感”做题目,要记住一些必要的规则。21世纪教育网
三、语序错乱
[例3]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转换巧妙。
①沈阳人要不了多久将有第二个“身份证”,因为沈阳市公安局将把市民的指掌纹集中起来,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华夏晨报》)
②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海市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制下月开始实施,凡遇有台风、暴雨、高温、低温等灾害性天气,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将统:一发布预警信号,以便育氏及时谓整衣食住行等活动计划。(《解放日报》)
④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发生在广东揭东县、湖南武冈市、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2师的4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昨天疫区封锁被解除。(新华社)
[解题思路] 本题是试题中较新颖的一道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理解、衔接转换的能力。“承上启下”是答题的指导。①的主要信息是“沈阳市公安局建立指掌纹数据库”。②的主要信息是“气象台将统一发布便民预警信号”。③的主要信息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被扑灭。它们三者的共同点是“好消息”。 21世纪教育网
[错误答案] ②天气预报也采用新科技,比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更先进。④天气预报是这样,禽流感疫情的消息是这样的。
[答案] ②现代信息技术为公安系统提供了方便,而生活在信息时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变得更加方便了。据《解放日报》报道:④今天的好消息还不止这些。下边关于扑灭禽流感疫情的消息想必是大家更关注的。据新华社报道:
[错因分析] 如果经常看电视新闻,这道题很容易找准方向,语文学问处处有。本题最容易遗漏“据新华社报道”这最末的一句。
四、结构错位
[例4] 从下列四个句子中选出一个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他是我市有名的语文学科带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年,他又做出了新成绩。
A.去年,大家推选他为全国劳动模范
B.大家去年推选他为全国劳动模范
C.他去年被大家推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D.去年,他被大家推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解题思路] 陈述对象是“他”,故A项与B项均不妥当,而分号后面的句子结构是“今年,他……”,相对应的句子结构应是“去年,他……”。
[错误答案]A
[答案] D
[错因分析] 结构一致,语言才连贯,结构一致包括主语一致(即陈述对象一致)和句式一致,这是判断句子是否连贯的一个依据。
五、表述失误
[例5]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
答: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全面,开放性高,鼓励创新。在回答时要注意角色,要符合角色的年龄、身份特征。
[错误答案】王杰:今天是你出国三周年的日子,我和丽学们衷心祝愿你学有所成,早日回国。21世纪教育网
[答案]爸:今天是您的生日,您在千里之外为事业、为豸人的生计奔波,正因为有您,我才能坐在教室里参加高考,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祝您生日快乐!21世纪教育网
[错因分析]不能出现真实姓名,不是节日或生日贺卡没有修辞手法。“贺词”是文体方面的要求,要热情、庄重;“连贯得体”是用词造句方面的要求;还有修辞方面的要求,三者不可偏废,要提防遗漏。同时,也要注意贺卡本身的文体特点。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