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上) 语 文 试 卷 答 题 纸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 (3分) (2) (2分)
(3)(2分)
2.(10分)
(1) 。 (2) 。
(3) 。 (4) 。 《 》
(5) 。
(6) ; 。
(7) 。
3.(3分)( )
4.(3分)第1句改为:
第2句改为:
第3句改为:
5.(4分)
6.(3分)
二、阅读与感悟(60分)
(一)(5分)
7.(3分)
8.(2分)
(二)(15分) 9.(3分)( )
10.(2分) 吾 骑 马 挟 矢 以 助 战。
11.(6分)(1)
(2)
12.(4分)
(三)(10分)
13.(3分)
14.(3分)
15.(4分)
(四)(12分)
16.(2分)
17.(3分)
18.(3分)
19.(4分)
(五)(18分)
20.(4分)
21. (3分)
22. (3分)
23. (4分)
24.(4分)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600九 (上) 语 文 试 卷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分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共6页,答题纸共4页。试题卷共有“积累·运用”、“理解·感悟”、“表达·交流”三个部分,全卷25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答案书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写在试题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30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7分)
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候,享受春风抚摩的qiè( )意;感受鲁迅的深沉冷jùn( ),体味林语堂的幽默隽永, 。追寻先哲的ruì( )智,触摸生命的真谛——阅读改变人生。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再续写一个句子。(2分)
(3)年级将开展“走近文学大师”的名著阅读竞赛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主题宣传语。(20字以内)(2分)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关雎》)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进学解》)
(3)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 》)
(5)先天下之忧而忧, 。( 《岳阳楼记》)
(6)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表达向往自然、厌弃尘俗之情的句子是: ; 。
(7)《醉翁亭记》中现在常用来形容说话做事别有用心的名言是: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很是发人深省。
B.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爸爸开车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他的车技可以说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D.这家伙,酒后驾车撞了人,事后还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解。
4.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3分)
(中新网新德里2010年12月15日电)应印度总理辛格邀请,中国总理温家宝15日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开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1)这是温家宝再次时隔5年后访问印度。
(2)当地时间下午大约1时30分左右,温家宝乘坐的专机降落在新德里帕拉姆空军机场,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和印度政府高级官员前往机场迎接。
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访问期间,(3)温家宝与辛格将共同出席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的纪念。
5.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童年》中,外祖父曾痛打阿廖沙,以致阿廖沙失去知觉,请简要叙述事情起因。
(2)格列佛在小人国宫廷看到了一种绳上跳舞的游戏,小人国哪两个大臣绳上舞技最高?你如何理解这个游戏的寓意?
6.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谈谈“宅文化”的利弊。(100字以内)(3分)
材料一:所谓“宅文化”,是指一种现代流行的热衷于待在家里(“宅”)的文化浪潮。 “宅文化”是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象征。实际上,从现代化开始后,人类就越来越“宅”了。但这种“宅”文化如果陷入极端就会瓦解人类的集体概念,现代文明病在“宅”上达到了极致。
材料二:由于许多“宅一族”都是沉迷于社会大众一般难以理解的动漫等亚文化之中,并且很少与社会沟通交流,“宅文化”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韩国日报》去年报道称,韩国大约有10万名以上的“宅一族”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关系,存在自闭的倾向。首尔市青少年商谈支援中心的郑老师介绍,曾经遇到过一个女孩,虽然已经18岁了,但一直“宅”在家中上网不愿意上学,现在的语言能力比小学生还要差。
材料三:宅文化”是典型的现代化的产物。电脑和网络普及后,人类生活从没像现在这样发生如此大的改变。现在如此多的人乐于接受“宅文化”,说明它有其合理的一面,这是现代化注重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的积极表现。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 )诗歌欣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5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词人登楼所见之景。(3分)
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大 铁 椎 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疆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汝也。”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B. 宋将军故自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客不得已,与偕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0.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2)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
12.请概括出主人公大铁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10分)
总有一种角色适合我
薛崇伟
①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②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这时,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
③话说这只狮子发现了一只羚羊,追了半天也没追上。别的动物笑话狮子,狮子说:“我跑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而羚羊跑却是为了一条命,它当然跑得快了。”
④是的,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奔跑,尽管有的为晚餐,有的为生命。因为目的从来是没有过失的,错误与罪恶总是出在手段上,犹如猎手只瞄准而不射击,士兵只呐喊而不冲锋。
⑤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登上峰顶,但是抵达终点的不一定是勇士,敢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不必太关心奔跑的结局如何,奔跑了,就问心无愧;奔跑了,就是成功的人生。
⑥人生之路,无需苛求。只要你奔跑,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人的生命就会真正创新,智慧就会得以充分发挥。
⑦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成功者总是被善意地夸张着,好像他一生下来就证明了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而那些曾和你我一样的凡人,却在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的闹剧。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后,凡人终于发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凡人。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点,所有的一切事情的得失就似乎都算不了什么了。一次次相遇的错过,一次次逝去的优越条件,一个个失败……凡人问自己:“这难道就是凡人的悲哀吗?”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于是凡人对自己说:“何必沮丧呢?我干吗要庸人自扰地看着别人的角色而懊丧呢?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⑧凡人渐渐发现,凡人也有成功的时候,一个善意的赞扬、一次深深的感动、一种不菲的收获……都意味着凡人的成功。“成功”这个字眼儿并不意味着像爱因斯坦那样闻名于世,像爱迪生那样造福人类……凡人终于知道所有的成功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并不一定要出人头地,只要你把握自己,好好地活着,别在烦恼中虚度光阴,你就会发现茫茫人海中,你也是不平凡的一个……
⑨人能奔多远?这话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跑多快?这事不是问双脚而是要问素质。
13.第⑤节中,“奔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分)
14.作者在第⑦节中说:“凡人就是凡人,凡人只有凡心。”什么是凡人的“凡心”?(用本段原句回答)(3分)
1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要和大家分享?(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有删改)
16.阅读第2段回答: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2分)
17.第3段举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等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18.根据第4段内容对科学家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作一个科学的解释。(3分)
19.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敲 雪
(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6)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8)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21.父亲担心雪太大会压折果树枝,可是在第(12)段中“我”说“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时,父亲为什么摸着“我”的头“频频颔首”?(3分)
22.分析选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23.文章结尾处写父亲吃桃时流下了眼泪,根据上文内容,揣摩父亲此刻的心理,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出来。(40字左右)(4分)
24.表现父爱母爱的文章数不胜数,但精彩之作总有自己独特的角度。你觉得文中父亲对孩子们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文中的父亲还有哪些令人赞赏的品格?(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5.请以“走在成长的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控制在600—800字之间;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积累·运用(30分)
1、惬 峻 睿
仿句示例:体验茅盾的淳厚质朴 ( 巴金的自然真挚 冰心的婉约清秀 徐志摩的浓艳绮丽)
主题宣传语(示例):聆听大师教诲 感悟人生真谛
2.略
3.D
4.(1)句改为:这是温家宝再次时隔5年后访问印度。
(2)句改为:当地时间下午1时30分左右(或“当地时间下午大约1时30分”)
(3)句改为:温家宝与辛格将共同出席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的纪念活动。
5.(1)阿廖沙受表哥萨沙怂恿,把过节用的白桌布染成了蓝色;萨沙又向外祖父告密,结果阿廖沙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每点2分,共4分。)
(2)财政大臣和内务大臣绳上舞技最高。(2分)这个游戏的寓意: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庸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2分)
6.(3分) “宅文化”是典型的现代化的产物,是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的象征,是注重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的积极表现。但“宅”文化如果陷入极端就会瓦解人类的集体概念,过度的“宅”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关系。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7.仰视天空,缺月如钩。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寂寞地在秋风中瑟缩,即使那凄惨的秋色,也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8.用丝缕来比喻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愁思的纷繁和难以解开。
(二)
9.D 10.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11.(1)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
(2)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
12.主人公大铁椎是一个寡言少语、豪放、仗义、武艺高强、行踪诡异的人。
(三)(10分)
13.(3分)奋斗、拼搏、努力、“试图证明自己不是凡人”、“把握自己”。(大意答对即可)
14.(3分)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
15.(4分)略。(根据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酌情给分)
(四)(12分)
16.因为做梦时右脑摆脱了左脑的干扰,独立自由地处理资讯。(或“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摆脱了善于归讷、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独立处理资讯”)
17.举例说明梦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来说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
18.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所以科学家往往会因梦而得科学启示。
19.共同之处: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
启示: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
(五)(18分)
20.父亲为了保护好能为我们兄弟上学提供书费保证的杏树、李树、桃树而整夜去敲树上的雪,最后病倒了。
21.因为父亲最重视的就是我们兄弟几个上学受教育,而“我”能记住老师说的话,说明我读书用功,所以父亲高兴地夸我有长进了;而且大雪对其它农作物的生长确实有利。
2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重视和细心呵护,表明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父亲对我们的爱。
23.答题要点:有自己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的庆幸或孩子们的学费有了保障的高兴,有因孩子懂事孝顺的欣慰,有错怪孩子的后悔。
24.重视子女的读书、受教育 朴实坚韧,吃苦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