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2.3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河流
单元
二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黄河水系图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2.
能够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3.
理解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治理黄河措施。
重点
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难点
能够解释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说明黄河水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闻报道:治理黄河70年提出问题: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在历史上它又被称为“害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看视频,了解我国在治理黄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了解我国在治理黄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
讲授新课
师: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你知道黄河的概况吗?展示图片:黄河水系图自主学习:1.找出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2.观察黄河的干流形状有什么特点。师:我们说长江是中第一大河,那能不能说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讨论:阅读表中的数据讨论并回答问题。3.黄河为什么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说是中国第二大河?师:黄河长度达到5464千米,那么它主要从哪些地形区流过呢?4.指导学生读图,找出黄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及主要的支流。师:黄河流经了不同的地形区,每一个河段都形成了不同的水文特征,那么,黄河的上、中、下游是怎么划分的呢?合作探究:5.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处并分析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师: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知道的黄河的奉献有哪些吗?6.找出黄河沿岸重要的平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7.找出黄河上修建的重要水利枢纽。师:黄河在成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同时,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深的忧患。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地上河、凌汛和断流。指导学生读图,完成问题:8.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9.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小实验:泥沙沉积量与河道坡度的关系合作探究: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指导学生在观看实验及示意图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内容:10.师:针对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我们应该怎么来治理呢?合作探究:11.河段水文特征开发、治理上游中游下游师:以上是黄河最为严重的灾害,除此之外还有凌汛和断流现象,同学们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内容,自主学习凌汛和断流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自主学习:12.凌汛和断流出现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学生读图,自主完成问题。学生讨论,并得出问题的答案。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图,并搜集黄土高原的资料。组内探究,并结合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通过交流了解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特征,并能说出我国在黄河上修建的水利枢纽。学生读图,通过数据来进行总结。观察实验,并组内探究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结合长江各河段的治理措施,探讨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结合教师提供的课件自主学习,完成问题。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能够总结问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大河与长河的区别。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通过搜集黄土高原的资料,为后面学习地上河做好准备。通过分析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对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比较陌生,通过交流可以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黄河的含沙量在不同河段是不同的。实验能够形象的展示黄河下游泥沙沉积量大的原因,并能够综合分析地上河的成因。通过探究,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板书
一、黄河概况二、黄河的奉献三、黄河的忧患
源头、注入海洋、长度
上、中、下潡的划分
流经地形区
水源
水能
水患
凌汛
断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2.3中国的河流
第3课时
湘教版
初中地理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黄河水系图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
2.
能够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
理解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治理黄河措施。
1.发源地:__________山,注入海域:_____海。
2.长度:全长__________千米,是我国第___长河。
3.上中下游划分地点:上中游分界点___________;中下游分界点___________。
4.主要支流:_____、_____、_____、_____
5.流经地形区:_______高原、______高原、_______高原、_______平原
自主学习检测
巴颜喀拉
渤
5464
二
河口
桃花峪
洮河
湟水
汾河
黄土
渭河
青藏
内蒙古
华北
自主学习检测
6.上游:水清、峡谷多、落差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中游:流经_______高原,河流含沙量____。
下游:流经______平原,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_”。
大
黄土
大
华北
水能
地上河
导入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在历史上它又被称为“害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找出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青
海
四
川
内
蒙
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渤海
巴颜喀拉山
甘
肃
宁夏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新课教学
观察黄河的干流形状有什么特点。
呈现出巨大的“几”字形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阅读表中的数据讨论并回答问题:
黄河为什么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说是中国第二大河?
河名
长度(千米)
年入海水量(亿立方米)
水量比
黄河
480
1
长江
6300
10000
20.8
珠江
2190
3500
7.3
因为黄河仅仅是长度居全国第二位,
年入海水量却远远少于长江和珠江。
5464
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新课教学
湟水
洮河
汾河
渭河
找出黄河主要支流
新课教学
河口(内蒙古)
桃花峪(河南)
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处
上游:源头到河口
中游:河口到桃花峪
下游:桃花峪到入海口
上
中
下
新课教学
上游:峡谷多,水量大,水能丰富
新课教学
渭河
泾河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新课教学
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新课教学
黄河的奉献
宁夏平原水稻产区集中,河湖众多,被称为“塞上江南”。
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摇篮,也是现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河套平原土壤肥沃灌溉发达,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米粮仓”。
新课教学
大型水利枢纽: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黄河的奉献
新课教学
小浪底在防洪、发电、拦沙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1.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
年平均含沙量随年平均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黄河第一害:地上河
新课教学
2.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黄河第一害:地上河
中游支流增多,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进入黄河。
新课教学
小实验:泥沙沉积量与河道坡度的关系
黄河第一害:地上河
新课教学
黄河第一害:地上河
土层疏松
植被破坏
暴雨
洪峰
流速减慢泥沙沉积
新课教学
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图中空白方框内。
①流经黄土高原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下游进入平原地区
人工筑堤约束
①
③
②
黄河第一害:地上河
河段
水文特征
开发、治理
上游
中游
下游
“地上河”
梯级开发,建水电站。
在中游的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
加固堤坝
小浪底工程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
治黄的根本
流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水土流失严重
合作探究
凌汛
炸
黄河第二害:
温馨小提示: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河水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新课教学
轰炸冰坝
黄河第三害:断流
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
新课教学
1
人口增长快,用水量增加
2
工农业及其它各行业用水增加
3
浪费严重
4
污染严重
解决办法:
各地区也应统一调配用水。
长江
黄河
人为原因: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综合治理黄河的首要任务是(
)
A.抗旱
B.防洪
C.发电
D.治沙
2.
长江、黄河源地的分水岭是
(
)
A.唐古拉山
B.巴颜喀拉山
C.喜马拉雅山
D.秦岭
D
D
课堂检测
3.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形成地上河
C.地势低平
D.工农业生产耗水过多
4.黄河90%以上的泥沙来自(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套平原
D.宁夏平原
B
A
课堂检测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修整黄河水堤
C.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泥沙
6.目前黄河上的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
A.龙羊峡?
B.刘家峡??
C.三门峡??
D.小浪底
D
D
作业布置
完成课时检测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2.3中国的河流第3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黄河水系图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
2.
能够分析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3.
理解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治理黄河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难点:能够解释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说明黄河水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使用】
黄河水系图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找出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2.观察黄河的干流形状有什么特点。
3.黄河为什么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说是中国第二大河?
4.找出黄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及主要的支流。
5.找出黄河沿岸重要的平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6.找出黄河上修建的重要水利枢纽。
7.分别说出黄河年平均流量和年平均含沙量的演变特点。
8.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9.凌汛和断流出现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二、探究展示:
10.找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处并分析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11.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图中空白方框内。
①流经黄土高原②河堤决口,泛滥成灾③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12.
河段
水文特征
开发、治理
上游
中游
下游
三、提升反馈:
1.综合治理黄河的首要任务是(
)
A.抗旱
B.防洪
C.发电
D.治沙
2.
长江、黄河源地的分水岭是(
)
A.唐古拉山
B.巴颜喀拉山
C.喜马拉雅山
D.秦岭
3.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形成地上河
C.地势低平
D.工农业生产耗水过多
4.黄河90%以上的泥沙来自(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河套平原
D.宁夏平原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修整黄河水堤
C.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D.治理泥沙
6.目前黄河上的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
A.龙羊峡?
B.刘家峡??
C.三门峡??
D.小浪底
【归纳小结】
参考答案
1、自主学习: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
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2.呈现出巨大的“几”字形
3.因为黄河仅仅是长度居全国第二位,年入海水量却远远少于长江和珠江。
4.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5.宁夏平原水稻产区集中,河湖众多,被称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土壤肥沃灌溉发达,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米粮仓”。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摇篮,也是现代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6.大型水利枢纽: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7.年平均含沙量随年平均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8.中游支流增多,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进入黄河。
9.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解决措施:轰炸冰坝
断流: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流量小。人为原因:1.人口增长快,用水量增加
2.工农业及其它各行业用水增加3.浪费严重
4.污染严重
解决措施:各地区也应统一调配用水。
二、探究展示:
10.上中游:河口
中下游:桃花峪
上游:峡谷多,水量大,水能丰富
中游:多支流,多泥沙
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11.①③②
12.
三、提升反馈:
1.D
2.D
3.B
4.A
5.D
6.D
①
②
④
⑤
⑥
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