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元素化合物复习
一、近年高考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试题的特点,以及对我们中学教学的启示
回顾2010年高考,与往年差别不是太大,也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涉及元素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制备等知识,但自新课改以来单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忆与简单应用的试题在逐步减少,甚至基本不出这类试题,有的只以少量选择题出现。浙江省10年高考试题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客观题常规中见新意,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创新力度较大,十分重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近两年高考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特点1】.试题突出原理、概念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研究的指导作用
涉及元素化合物的许多试题,实际上是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2010浙江卷8).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由于W、Z、M元素的氢气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2010福建卷23).
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族。
(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 _。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
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 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选项 a b c d
x 温度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y 甲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甲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
【特点2】. 试题以元素化合物性质为载体设置实验,加强对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设问新颖,体现新课改的特色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有不少是以元素化合物为基础,涉及工业生产、材料科学等生产生活中的热点物质研究为载体,注重对化学实验方法的考查,融实验技能、设计技能、探究方法、分析归纳、信息采集整理等为一体;设计开放性探究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要以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储备作为基础。
(2009年浙江卷28).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C),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是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是铁元素还原成Fe2+ ,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 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2009宁夏卷26)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yCu(OH) 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1)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仪器接口字母编号):(a)→( )( )→( )( )→( )( )→( )( )→( )( )→(l)
③称取23.9g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12.7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样品的结晶水质量为 g,化学式为 ;
(2)某同学以氮气代替氢气,并用上述全部或部分仪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以元素化合物性质为载体设置实验,加强对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也是多年来高考常出现的一种形式。
【特点3】.试题密切联系工业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实际应用能力,知识载体生活化,并且富有时代特征,非常注重创新思维,强化化学逻辑。
试题大多引用工业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事实创设问题情景,提供的化学事实不一定是学生学过的,有些是学生完全陌生的。
(2010年浙江卷25题)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
(2010山东卷30题).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 的方法是___ __。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 ,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HYPERLINK " http://www." HYPERLINK " http://www." HYPERLINK " http://www." HYPERLINK " http://www." HYPERLINK " http://www."f装置D的作用是_____,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 ___。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 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
(2010上海卷)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 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实验题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但其基础是元素化合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不熟练会直接影响到实验题的解答。
【特点4】.试题以元素化合物间的转化、反应为线索,有机物无机反应知识的整合,突出学科内知识的融合。
现在理科综合中化学单科的题量少了,要全面广泛地考查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因此高考化学试题中有不少设计巧妙的综合试题。
(2010浙江卷13题).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只含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 ①②④⑤ B. 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2009浙江卷26题).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量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C的电子式 。
(2)比较Y与Z的原子半径大小 > (填写元素符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举出该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
(4)已知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研究表明:气体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晶莹透明的晶体N,其结构中原子的排列为正四面体,请写出N及其2种同素异形体的名称 、 、 。
以上是近年高考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试题的特点。由于新课程改革强化了核心观念的教学,弱化了元素化合物教学,因此在高考中单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试题有所减弱。
二、再读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
考试说明:
《2011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化学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具体考试范围和内容如下: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 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 、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另外在(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涉及到的还有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命题方向猜测:
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钠及其化合物、合金与硝酸的反应是历年高考中出现机率很高的知识点。非金属元素部分在保持原有考点不变的情况下,弱化了对磷的考查,但H、C、N、O、Si、S、Cl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仍是高考化学的重点。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各种能力都是建立在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在第二轮的复习中,结合《学科指导意见》在总结归纳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才是教学的初衷。
三、复习建议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目前教材太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轻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导向功能,遇到书本中与记忆相关的基础知识,不会做的题目,自己不主动去看书查阅,随意写一个答案,老师讲评时也是一听而过,如一片浮云随风飘散,无影无踪。(2)方程式书写不规范,比如反应不注明条件,未配平,沉淀与气体符号漏写,可逆反应未用可逆符号等。另外,化学用语用字错误,包括物质名称错误等。(3)不按要求答题,如名称与符号错写;离子方程式写成了化学方程式等;审题不清,答非所问。(4)表达能力存在缺陷:从平时测验和练习的情况看,学生答题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语言表达能力与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不到位,表现为表达错误或不规范,表述不符合化学学科要求等。(5)自我总结能力比较薄弱,每一单元复习以后,没有有效的把知识形成网络框架图,造成解题时不能有效提取相应知识,不能运用已复习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6)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析、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目标,因此下阶段各自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从三个层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真正内化理解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将Mg与CO2在点燃条件下的反应写成生成MgC与O2、MgCO3,铁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写成生成Fe2O3、FeO等,进一步梳理巩固基础知识仍有必要。
1、依托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氧化还原等基本理论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得到巩固
例如通过金属活动顺序表,结合周期律相关知识复习常见金属的性质,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列于下表: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Mn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依次减小,还原性减弱
空气中跟氧气的反应 易被氧化 常温时能被氧化 加热时能被氧化 不能被氧化
跟水的反应 常温可置换出水中的氢 加热或与水蒸气反应时能置换出水中的氢 不与水反应
跟酸的反应 能置换出稀酸(如HCl、H2SO4)中的氢 不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
反应剧烈 反应程度依次减弱 能跟浓硫酸、硝酸反应 能跟王水反应
跟盐的反应 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跟碱的反应 Al、Zn等金属可以与碱反应
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工业冶炼常见的几种金属Na、Mg、Al、Fe、Cu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还有哪些冶炼方法?它们与水、与酸(稀盐酸、稀硫酸、不同浓度的硝酸、浓硫酸)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已知Zn与NaOH溶液反应和Al与NaOH溶液反应相似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再比如去掉氧化膜的镁条投入与氯化铁溶液中可能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这样的复习设计,不仅要让学生记住重要的化学反应,还要以相互关联的物质间反应为载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事实,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熟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善于质疑、发现问题。
2、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重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基本功的训练
例如《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一个专题,以海水为中心整理成如下的知识网络,再逐一书写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回顾相应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和用途;重要物质或离子的鉴别等。以点串成线,以线形成体,点、线、面相结合应该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3、实验化学中出现的无机化合物知识也要引起重视
在《必修1》还相对比较集中地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由于实验化学中所涉及到的无机化合物知识相对比较分散,而且重心也不在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容易忽略,比如Na2S2O3、NaNO2、HNO2、Zn、IO3-、Cu(NH3)42+、Al(OH)4-、CaC2O4等,但在高考中还偶有涉及,例如2010浙江卷13.就涉及到NO2—检验,2010浙江卷12.涉及到
(二)整合知识,让学生学会类比、迁移和综合应用
例如(2006年全国理综卷(I)第27题)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以这种开放性试题,起点低、落点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变通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以两个看似平淡的条件,以中学阶段典型的元素化合物间的相互反应为落点,要求学生具备思维的严密性和整体性,让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体系中有效提取整合相应的知识。
又比如以重要物质制备为基础,让各部分知识得到整合,学会迁移、联想学会综合应用。一是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法,如常见气体O2、Cl2、H2、CO2、NH3、SO2、NO、NO2等的制备;二是一些物质的工业制备,如H2SO4、NH3、HNO3、HCl、Cl2、Al、Fe、Na2CO3等物质的制备。在复习中要重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并学会变通,如Cl2的获得,在实验室中一般是用MnO2和浓HCl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获得,那么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代替呢?如用KMnO4代替MnO2与浓HCl反应制备Cl2,两者相比各有怎样的优缺点?如果用NaCl和浓H2SO4代替浓盐酸与MnO2反应,同样可获得Cl2,能写出其反应的方程式吗?
(08年浙江省理综26)
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针状KMnO4晶体。请回答:
(1)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_;
(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的理论产量;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完全,计算该KMnO4的纯度。
通过这样典型例题的分析,不仅复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也将氧化还原等多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充分利用物质的性质、转化、制备,设置有意义的和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整合所学知识,学会类比迁移综合应用。
(三)形成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1、注重元素化合物在实际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我们不难看出高考试题中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题型在高考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比如(2010安徽卷)第7题考到储氢材料;(2010江苏卷)第4题考到光导纤维、水玻璃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2010浙江卷)9. Li-Al/FeS电池;(2010年浙江卷25题)汽车安全气囊都能体现出来。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这类知识的积累,重视对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科技发展中的一些新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1.在一些高档茶叶、点心等食品的包装盒中有一个小袋,将小袋打开,可看到灰黑色粉末, 其中有些已变成棕褐色。将灰黑色粉末溶于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氯水,再滴入 KSCN溶液,马上出现血红色。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该灰黑色粉末作抗氧化剂 B.该灰黑色粉末不可食用
C.小袋中原来装有铁粉 D.小袋中原来装有Fe2O3
例2.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环境监测公报”指出,减少SO2的排放和生活废水的处理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地区酸雨pH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地区酸雨pH随时间增加而减小的原因 。
⑵ 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氨吸收烟气中SO2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再用一定量的磷酸进行反应,在反应回收SO2后的混合物中通入适量的氨气得到一种产品。该技术的优点是 。
⑶ 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人们正在探索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该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SO2+2CO=2CO2+Sx 、CO+Sx=COS、2COS+SO2=2CO2+Sx 。其中COS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⑷ 生活污水中含大量细小的悬浮物,可加入某些物质使之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请你举一种常见的能使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聚沉的物质,其化学式为 。若生活污水中含大量的氮化合物,通常用生物膜脱氮工艺进行处理:首先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将NH4+氧化为NO3-:NH4++2O2=NO3-+2H++H2O,然后加入甲醇,NO3-和甲醇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请写出加入甲醇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解答探究性试题的基本方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在近年高考中也有所体现,因此以物质的性质、变化、制备等为依托,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应试能力,学会解答探究性试题的基本方法。
比如已知镁在二氧碳中点燃,反应后生成氧化镁与炭,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得到白色固体与黑色颗粒,请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设计实验验证可能的产物?这样定性的探究问题。
又例如、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某同学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所生成的白色沉淀是还是.(已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用品及试剂: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石蕊试液、酚酞、pH试纸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可以不填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2010上海卷31).2)含0.300mol 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 Ca(O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l种难溶盐和16.2g H2O。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5(PO4)3(OH) 。这样通过定量计算的探究问题。
象这样的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学会提出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推测可能的现象得出结论,不仅巩固了相的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它作为重要的基础知识,高考中常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进行考查,虽然在这些考查中是以考查后者为主,但它必须是建立在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元素化合物的复习,重在学法的指导和典型知识的归纳、总结,有序储存、检索,并关注各类知识间的渗透,才能提高综合能力,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谢谢大家!
海 水
Cl2
Br2
I2
Na
Mg
NaCl
NaOH
NaHCO3
Na2CO3
Br-
I-
MgCl2
AgBr
AgI
Mg(OH)2
HBr
HI
Na2O
Na2O2
Ti
H2
CaCl2
HCl
Ca(ClO)2HClO
CO2
CuCl2
FeCl3
CaCO3
Mg3N2
5 10 15 20 25 30 35 t(min)
4.80
4.84
4.88
4.92
4.96
pH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