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将
相
和
第6课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作者介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5个部分,共52万字。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
《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拓展延伸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根据《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历史背景
1.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课文讲了几个故事?
学习提示
召集 商议 无价之宝 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胆怯 允诺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推辞 击缶 抵御 负荆请罪
读一读
nuò
qiè
jīng
fǒu
yù
瑟
缶
qi áng(强大)
qi ǎng (勉强)
强
jiāng (将来)
jiàng (大将)
将
huá(划船)
huà(计划)
划
自读课文,给这篇课文的三个故事取个小标题。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第2~10自然段
第11~15自然段
第16~18自然段
小组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蔺相如)完璧归赵
(蔺相如)渑池之会”
(廉颇)负荆请罪
因 果
立了大功
又立大功
立了大功
果 因
因 果
思考:课文第1自然段和下面三个故事有着怎样的关系?
第1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秦国强大且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蔺相之所以忍让廉颇,廉颇能够负荆请罪也是因为害怕将相失和让秦国有机可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进入故事去体会人物的特点。
将相失和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原因是什么?
“我廉颇立下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个下不来台!”
句段导读
事实是否是这样的呢?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句段导读
“想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出蔺相如的智慧超群。
勇于牺牲
蔺相如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句段导读
勇于牺牲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已经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
句段导读
秦王彻底被蔺相如的勇敢打败了。
胆识过人、勇于牺牲、最值多谋……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句段导读
不顾生命
把国家利益看得重于生命。
“我廉颇立下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个下不来台!”
句段导读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廉颇看重自己的得失
蔺相如看重国家的利益
对比
他脱下战袍,背上帮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句段导读
知错能改
热爱国家
负荆请罪
赵国的将相和使得赵国兴旺繁荣,从“将相和”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国家的兴旺繁荣需要人们的团结;一个家庭、一个学校要想繁荣发展都是需要团结,我们整个社会没有和谐,就不能兴旺发达。
归纳总结
1.给加线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打上“√”。
将( jiāng jiàng )相( xiāng xiàng )和
允诺( nuò ruò ) 胆怯( què qiè )
上卿( jī qīng ) 击缶( fǔ fǒu )
课后习题
√
√
√
√
√
√
2.《将相和》中“将”是指______,“相”是指______,“和”是______的意思。全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可用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课后习题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3.廉颇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文中没有详细描写其中的对话,发挥想象他们当时会说些什么?
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