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课后提高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一、选择题
1. (201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2019福建厦门翔安一中期中)手机里正播放抖音视频,离手机较远的人比较近的更不能听清楚这声音,其原因是 ( )
A.抖音的声音音色不好
B.抖音的声音频率较低
C.远处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D.近处听到的声音振幅小
3. (2019重庆万州三中期中)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和欧阳锋听到人的长啸声越来越近,从而猜想发声人距他们越来越近,这是因为 ( )
A.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B.距发声体越近,音调越高
C.距发声体越近,发声体振幅越大
D.距发声体越近,发声体频率越高
4.(2019福建泉州石狮自然门学校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5.(2020原创试题)2018年12月, 神曲《好嗨哟》火遍抖音。如图所示,是“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的首发创始人毛毛姐的图片。网上模仿毛毛姐唱《好嗨哟》的人数量庞大,但他们和毛毛姐的声音的最大不同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6.(2019福建泉州九中期中)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响声 D.改变声音的频率
7.(2019福建厦门十中期中)往热水瓶里灌水,热水瓶在被灌满的过程中,从热水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 (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始终不变 D.忽高忽低
8.(2019北京房山期中)如图所示,是首都博物馆馆藏的京剧文物月琴。若轻拨或重拨月琴同一琴弦的同一位置,月琴所发出的声音大小有所不同,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
A.月琴发声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
B.月琴发声的音调与振幅是否有关
C.月琴发声的音色与振幅是否有关
D.月琴发声的频率与振幅是否有关
9.(2019福建福州平潭新世纪学校第二次月考)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10.(2019山东济南历城期中)如图所示,“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手机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汤姆猫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够依据音色来区分“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
C.若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汤姆猫”没有反应,说明“汤姆 猫”只能接收高频率的声音信号
D.我们发出的声音和“汤姆猫”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但二者的传播速度不同
11. (2019福建福州平潭新世纪学校第二次月考)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2.(2018湖北武汉中考)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二、填空题
13.(2019福建泉州石狮实验中学期末)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 。利用听音棒可以提高听到的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14. (2019山东济宁曲阜期中)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是减小了声音的 。
15. (2019山东济宁微山期中)如甲图所示用硬纸片刮梳子,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比较发现, 刮时音调更高;如乙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短一些,用手按住另一端,拨动钢尺,使尺上下振动,并听声音,再使尺伸出的长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使尺上下振动,比较发现,伸出桌面 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物体的 有关。
16.(2018福建龙岩长汀三中月考)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不干扰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17.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水量的关系是 ;
(2)往热水瓶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
18. (2018山东青岛中考节选)实验探究
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过程 结论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 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③换用512 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
19. (2018上海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期中)如图是浦东某地区的环境实时监测指示屏。图a中“56分贝”的“分贝”是表示声音 的单位。图b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写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根据空气质量标准(如表)可知,当前的空气质量为 。
空气质量标准
优 0~50
良 51~100
轻度污染 101~150
中度污染 151~200
重度污染 201~300
严重污染 大于300
参考答案
1. 答案 B
解析 “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响度。
2. 答案 C
解析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手机里正播放抖音视频,离手机较远的人比较近的更不能听清楚这声音,其原因就是距离远,导致听到的声音响度小。故选C
3. 答案 A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相同时,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A正确;音调的高低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无关,B错误;振幅大小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无关,C错误;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无关,D错误。故选A。
4,答案 A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A正确;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甲和丁的波形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
5. 答案 C 不同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故选C
6. 答案 B 松软多孔的物质容易吸收声音,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其目的就是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弱回声。故选B。
7. 答案 A 往热水瓶中灌水时,是由热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因此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音调越来越高。故选A。
8. 答案 A 若轻拨或重拨月琴同一琴弦的同一位置,月琴所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轻拨和重拨时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故选A。
9. 答案 D 题图含义为禁止鸣笛,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而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也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选项符合题意。
10. 答案 B 手机发出声音时,通过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A错误; “汤姆猫”和人说话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够区别出来,B正确;当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小,“汤姆猫”接收不到,C错误;两种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中,传播速度相同,D错误。故选B。
11. 答案 A 木棍敲击玻璃瓶时主要是玻璃瓶在振动,水越少,玻璃瓶越容易振动,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选A
12. 答案 C 本题旨在考查声的相关知识。用嘴吹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说法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故B说法正确。向上推活塞时,因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哨音响度不会变大,故C说法是错误的。向下拉活塞时,空气柱变长,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低,音调变低,故D说法正确。故选C。
13. 答案 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 响度
解析 由于地下水管漏水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较小,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听音棒是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
14. 答案 声源处 响度
解析 把电视音量调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小明学习;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调小音量是减弱声音的响度。
15. 答案 快速 短一些 振动快慢(振动频率)
解析 如甲图所示用硬纸片刮梳子,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由于音调和物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所以较快刮时音调更高;如乙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短一些,用手按住另一端,拨动钢尺,使尺上下振动,此时由于伸出的比较短,所以振动得快,音调高;使尺伸出桌面长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使锯片上下振动,振动得慢,所以音调低一些;以上现象表明音调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振动频率)有关。
16.答案 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解析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7. 答案 (1)水量越少,音调越高(或水量越多,音调越低)
(2)倒水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水快倒满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
解析 (1)由题图可知,敲击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瓶中的水量有关,水量越多,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水量越少,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往热水瓶里倒水时,水面上方的空气柱越来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因此可根据音调高低来判断水是否倒满。
18. 答案 ①振动 ②振幅 ③振动频率
解析 ①当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当敲击音叉的力增大时,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则音叉的振幅变大了,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并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③换用512 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19. 答案 强弱 微米 良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学生在掌握了物理基础知识之后,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活、现代社会中的物理问题。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由图可知,此时的空气质量指数为84,根据空气质量标准可知此时空气质量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