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课后提高练习
班级 姓名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利用重垂线检查墙上的画是否挂平的情景。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画的长边不重合,为了把画挂平,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B.把画的左边调高一些
C.把画的左边调低一些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桌面垂直
2. 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心是指物体的几何中心
B.重心总在物体上
C.同一物体,形状改变时重心也有可能改变
D.重力作用在物体的各部分,因此,一个物体的重心有多个
3.(2019安徽淮南潘集期中)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名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500 N
B.一只鸡重力约150 N
C.一个苹果重力约15 N
D.一个鸡蛋重力约5 N
4. 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 )
5. (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第二次月考,4,★☆☆)下列关于g=9.8 N/kg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g表示重力是1 N的物体,它的质量是9.8 kg
B.g表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C.g表示9.8 N=1 kg
D.g是常数,任何地方都不变
6. (2019四川遂宁二中月考)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升机停在空中不动,是因为它不受重力
B.重力的大小等于地球的引力
C.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
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
7. (2019四川成都期中)电影《流浪地球》中,在为地球探路的空间站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果空间站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时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
A.举哑铃 B.做俯卧撑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8.(2019山东济南历下期末)图是小鹏在玩蹦蹦杆时,他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图是 ( )
9. (2019广东深圳罗湖期中)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
C.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10. 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
11. (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第二次月考)建筑工地上,砖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 ,其原理是根据 。
12. (2019福建厦门外国语海沧附属学校第二次月考)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则他们的重力之比是 ,若甲同学的重力是490 N,则乙同学的重力为 N
13. (2019江苏扬州江都期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判断重力的方向:缓慢改变木板M的倾角α,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改变/不变);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向下的结论,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用来检查墙壁砌得是否竖直的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三、作图题
14. (2019重庆中考B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所受
重力的示意图。
15. (2018四川广安中考)如图所示,一小球正在斜坡上向下滚动,请画出小球在斜坡上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6. (2018四川成都中考)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6-4-3所示,其读数为 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17. 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
18. 我们知道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在一般情况下g取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在不同地区g值仍有差异,如表所示,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g值最小和最大的地点分别是 、 。
(2)由表中可以看出g值的变化规律是 。
(3)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 。
地点 g值大小 地球纬度 地点 g值大小 地球纬度
赤道 9.780 0° 北京 9.801 39°56'
广州 9.788 23°06' 纽约 9.803 40°40'
武汉 9.794 30°33' 莫斯科 9.816 55°45'
上海 9.794 31°12' 北极 9.832 90°
五、计算题
19.(2019北京平谷期末)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 kg,他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g=10 N/kg)
20. (2019吉林长春六中月考)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货物共重5×104 N。当行至某桥头处时,司机发现桥头处竖立着“最大限重6 t”的提示牌。请通过计算说明,这辆车是否超重 (g取10 N/kg)
参考答案
1. 答案 C 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该把画的左边调低一些,故选C
2. 答案 C 重心是指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几何中心不一定是物体的重心,A错误;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中空的球的重心不在物体上,B错误;物体重心由其质量分布与形状决定,物体形状改变时,其重心位置可能改变,C正确;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一个物体只有一个重心,D错误。故选C。
3. 答案 A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 kg左右,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4. 答案 A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当质量为零时,重力也是零,所以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A。
5. 答案 B g=9.8 N/kg表示地面上质量是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A错误,B正确;1 kg是指质量,9.8 N是指力,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画等号,C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与位置有关,在地球上不同位置,g略有差别,D错误。故选B。
6. 答案 D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A选项说法错误;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引力,故其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的引力,故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7. 答案 C 当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哑铃、人体、单杠均不受重力作用,故A、B、D三种活动均起不到体能锻炼的效果;没有重力时,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行锻炼,故C选项符合题意。
8. 答案 C 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图中人体的重心大约在“腰部”,故C选项正确。
9. 答案 D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D选项符合题意;物体只要在地球周围,无论是地面上,还是在空中(地面附近),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故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 A 利用三角尺和铅垂线判断桌面是否水平,要利用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让一条边贴紧桌面,铅垂线与另一条直角边平行,就说明铅垂线与桌面垂直。因为在重力的作用下,铅垂线一定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可以通过观察铅垂线与该直角边的关系来判断桌面是否水平。故选择A。
11. 答案 竖直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解析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的最重要的一个应用是重垂线。
12. 答案 10∶9 441
13. 答案 不变 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 铅垂线
解析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小球A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对悬线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使悬线处于竖直方向,改变木板的倾角α,可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保持不变;若要进一步验证重力方向向下的结论,可以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的下落情况;建筑工人常用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
14. 解析 找出木块的重心,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上箭头和符号G即可。
答案 如图所示
15. 解析 小球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球心,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并标出符号G。
答案 如图所示
16. 答案 (1)竖直 (2)静止 (3)1.8 (4)小虹
解析 (1)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是为了消除弹簧本身重力的影响。
(2)测量物体重力时,弹簧测力计一定要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读数。
(3)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测力计示数为9×0.2 N=1.8 N。
(4)选用不同的物体多次实验使规律更有普遍性。
17. 答案 大于 =15 N/kg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
用。由题图可知,当物体的质量都为8 kg时,在甲星球表面的重力为120 N,在乙星球表面的重力为40 N,则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为120 N时,其质量为8 kg,两者的比值为 =15 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 =15 N/kg。
18. 答案 (1)赤道 北极 (2)g值随着地球的纬度变大而增大 (3)与地球的纬度有关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g值最小的地方是地球的赤道,g值最大的地方是北极;(2)分析数据可知,地球纬度越大,g值越大;(3)对比不同地点的g值和所处的纬度,可以猜想到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地球的纬度有关。
19. 答案 500 N
解析 质量m=50 kg,g=10 N/kg,则这个中学生的重力G=mg=50 kg×
10 N/kg=500 N。
20. 解析 方法一:比较重力。该桥允许通过的最大重力G限重=mg=6 t×10 N/kg=6×103 kg×10 N/kg=6×104 N>5×104 N,故汽车不超重。
方法二:比较质量。汽车的总质量m车= = =5×103 kg<6 t,故汽车不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