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快与慢 课后提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快与慢 课后提高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1 17: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课后提高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石景山期末)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牛顿 B.米 C.千克 D.米/秒
2.(2019云南昆明盘龙新迎中学期中)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小明家人以不同交通工具出行。小明母亲驾驶电动车以18 km/h的速度前进,小明父亲以5 m/s的速度跑步前进,而小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27 km。那么运动速度最慢的是 (  )
A.父亲  B.母亲
C.小明  D.无法判断
3.(2018湖北孝感孝南期中)普通列车的速度为108 km/h,小轿车的速度为33 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普通列车每小时行驶108 000米
B.小轿车每分钟行驶1 980米
C.普通列车的速度小于小轿车的速度
D.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4.(2019北京平谷期末)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5. (2019六校联考)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路程越长
B.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小
C.运动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小
D.速度的大小受到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共同影响
6.(2019北京平谷期末)某一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由此可知(  )
A.该大桥车辆限速40 m/s B.这座大桥的长度为1 200 m
C.汽车通过该桥最少需要18 min D.汽车通过该桥最少需要300 s
7.(2019山东济宁微山期中)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0~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6 s内物体的速度在前2 s内是最大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运动的时间是4 s
D.物体在0~6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8. (2019贵州遵义三十一中期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
A.2∶1  B.1∶2  C.2∶9  D.9∶2
9. (2019嘉祥模拟)图1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2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则 (  )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甲、乙都以2 m/s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车经过5 s一定相遇
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10. (2019山东济宁微山期中)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不合理的是 (  )
A.中学生身高为1.62 m
B.学校旗杆高1 800 dm
C.我国高铁速度可达350 km/h
D.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7.1 m/s
11. (2018广西玉林中考)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 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 m/s
C.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km/h
D.启动后2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 m/s
二、填空题
12.(2018湖北武汉中考节选)2018年4月1日,“光谷量子号”有轨电车开始载客试运营,开通了交路1和交路2两条线路。交路2全长约20 km,若电车某次跑完全程需要50 min,则电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13. (2019云南昆明石林鹿阜中学期中)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以小明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小明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4 m/s,其物理意义是               ,小明从家到学校骑了10 min,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    m。
14. (2019南阳唐河期中)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两车速度之比v甲∶v乙=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选填“东”或“西”)行驶。
15. (2019安徽蚌埠怀远马城中学期中)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得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 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     cm,若地图上1 cm等于实际1 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km/h。
16. (2019兰州中考模拟)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          。
17. (2019惠安惠南中学月考)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           。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2 13.7 13.9
18.(2018福建龙岩永定期中)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0.6 s后开始刹车,又经4.4 s滑行52 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m/s=   km/h。
19.(2019埇桥模拟)在某项机器人百米赛跑中,甲队前一半路程以2 m/s的速度,后一半路程以3 m/s的速度完成了比赛,乙队在前一半时间里以2 m/s的速度,后一半时间里以3 m/s的速度完成了比赛,则   队赢得了比赛。
三、计算题
20. (2019山东临沂兰陵期中)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6 m/s的速度行驶10 min,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8 000 m,求:
(1)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完成整个过程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21.(2019福建福州平潭新世纪学校第二次月考)为了减少超速事故,我市计划将“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8 km,全程限速40 km/h,由“电子眼”抓拍到某辆货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30 km/h和45.6 km/h,通过A、B两个监测点的时间为20 min。请你通过计算解答:
(1)该货车通过监测段AB时是否超速
(2)求为了不超速,至少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
1.答案 D 在物理学中,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米/秒是速度的基本单位,故选D。
2. 答案 C 小明母亲的速度为18 km/h,小明父亲的速度为5 m/s=18 km/h,小明速度为v=16.2 km/h,比较可知,小明母亲和父亲的速度一样大,小明速度最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答案 D 普通列车的速度为108 km/h,即每小时行驶108 km=108 000 m,A正确;小轿车的速度为33 m/s,每分钟行驶的路程s=vt=33 m/s×60 s=1 980 m,B正确;普通列车的速度为108 km/h,小轿车的速度为33 m/s=33×3.6 km/h=118.8 km/h,可见,普通列车的速度小于小轿车的速度,C正确,D错误。故选D。
3.答案 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B正确;由v=可知,在未知时间时,路程长,速度不一定大,故C错误;由v=可知,在未知路程时,时间短,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B。
5. 答案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等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但与路程及时间无关,根据v= 可知,速度不变,运动的时间越长,运动路程越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答案 C 由图可知该大桥车辆限速为v=40 km/h≈11.1 m/s,这座大桥的长度s=12 km=1 2000 m,故A、B错误;根据v=可得汽车通过该桥最少需要的时间t===0.3 h=18 min=1080 s,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5. 答案 B
解析 由s-t图像可知,当t=6 s时,路程s=15 m,即物体在0~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A正确;由s-t图像可知,在0~2 s物体运动的距离是5 m,2~4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4~6 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是10 m,故在4~6 s内,物体的速度最大,B错误;由s-t图像可知,在0~2 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是5 m,2~4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4~6 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是10 m,故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运动的时间是4 s,C正确;物体在0~6 s内的平均速度:v= =
=2.5 m/s,D正确。故选B。
6. 答案 D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s甲∶s乙=3∶1,t甲∶t乙=2∶3,两物体的速度之比:9∶2。故选D。
9. 答案 B 由图2可知,乙车的初速度为2 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故A错误;由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2 m/s,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 m/s,所以,甲、乙都以2 m/s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甲、乙都以2 m/s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如果两车相向运动,则5 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错误;甲、乙都以2 m/s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B。
10. 答案 B 中学生的身高在160 cm=1.6 m左右,故A合理;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 m,学校旗杆高约为3层楼高,约为10 m=100 dm,故B不合理;我国高铁速度可达350 km/h,故C合理;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 m/s,一般中学生百米跑速度在7 m/s左右,故D合理。故选B。
11. 答案 A 观察速度表可知速度表采用的单位是“km/h”,图中指针指在“90”处,故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为90 km/h,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不知道汽车运动的路程,故无法确定汽车的平均速度,所以C、D选项错误。故选A。
12. 答案 24
解析  由题知路程s=20 km,所需时间t=50 min= h,
故平均速度v===24 km/h。
13. 答案 静止 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米 2 400
解析 小明背着书包骑自行车行驶在上学的路上,以小明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书包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小明相对于书包是静止的。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4 m/s,其物理意义是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米;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s=vt=4 m/s×10×60 s=2 400 m。
14. 答案 2∶1 东
解析 由图像知,经过8 s,甲运动了1.6 m,乙运动了0.8 m,所以v甲∶v乙=s甲∶s乙=1.6 m∶0.8 m=2∶1;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15. 答案 2.00 60
解析 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0.1 cm,所以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2.00cm;由题知,地图上1 cm等于实际1 km,所以两站间实际距离为2 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v=60 km/h。
16. 答案 甲 10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两同学同时运动至同一地点)
解析 由图像可知,甲同学在0~5 s内走了25 m,乙同学在0~5 s内走了15 m,甲同学运动较快;在t=0时,s甲=0,s乙=10 m,所以,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10 m;a点表示两同学同时运动到同一地点。
17.答案 乙 路程一定,比较时间
解析 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运动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得快。由表中数据知: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得最快。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路程一定,比较时间。
18.答案 14 50.4
解析 0.6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vt=30 m/s×0.6 s=18 m,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14 m/s=14×3.6 km/h=50.4 km/h。
19.答案 乙
解析 甲队前、后一半的路程均为50 m,由v=可得,甲队运动的时间t甲=t前+t后=+=+≈41.67 s;设乙队运动的时间为t乙,乙队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路程之和为100 m,则有s=v前'×+v后'×,即100 m=2 m/s×+3 m/s×,解得t乙=40 s,因t甲>t乙,所以乙队赢得了比赛。
20. 答案 (1)3 600 m (2)1 000 s
解析 (1)由v= 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山=v山t山=6 m/s×600 s=3 600 m;
(2)由v= 得,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t总=t山+t公=600 s+400 s=1 000 s。
21. 答案 (1)超速 (2)0.45 h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货车通过该路段所用的时间t1=20 min= h,所以货车通过该路段的平均速度v1===54 km/h,因为全程限速40 km/h,54 km/h>40 km/h,所以这辆货车在AB路段会被判超速。
(2)因为全程限速40 km/h,由v=可得不超速时至少需要的时间t===0.45 h。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