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动与静 课后提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动与静 课后提高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1 17:3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课后提高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一、选择题
1.(2018辽宁大连中考)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船  B.山
C.河岸  D.岸边树木
2.(2019福建福州平潭新世纪学校第二次月考)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小明爸爸
C.地面 D.自家小车
3. (2018福建中考A卷)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
4.(2019北京平谷期末)小力坐在高铁上看到窗外的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房屋 B.树木
C.地面 D.小力乘坐的高铁
5. (2018河南南阳实验中学期中)电梯从一楼向高层上升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窗户是静止的
D.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6. (2019北培中考模拟)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7. (2020原创试题)如图所示,是两名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所展现的造型。其中一名运动员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地面  B.另一名运动员
C.飞机  D.建筑物
8.(2019山东济宁曲阜期中)如图是英国的业余摄影师Le-May用相机记录下的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关于啄木鸟驮着黄鼠狼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黄鼠狼为参照物,啄木鸟是运动的
B.以啄木鸟为参照物,黄鼠狼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啄木鸟是运动的,黄鼠狼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黄鼠狼和啄木鸟都是静止的
9. (2019山东临沂兰山期中)北京时间8月26日晚,在雅加达亚运会的男子百米决赛中,苏炳添一路领先,最终以9秒92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苏炳添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终点的计时器
10. (2019福建泉州永春二中等三校联考期中)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30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5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从地球上看,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轨迹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运动的
B.卫星1相对于卫星2是静止的
C.卫星1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卫星2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11. (2019山东临沂临沭期中)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树上的飞花  D.诗人的小船
12. (多选)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南运动,乙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向北运动 B.静止不动
C.向南运动 D.先向南运动,然后向北运动
13. (多选)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从他们乘坐的飞机向外望去,甲看到丙的飞机上升,乙看到甲的飞机下降,丙看到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上升,则甲、乙、丙三人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甲、乙上升,丙下降  B.甲、丙下降,乙静止
C.甲、乙、丙均下降  D.甲、乙、丙均上升
二、填空题
14.(2019永胜模拟)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说这个物体
是   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可以说它是   的。(以上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5. (2018黑龙江哈尔滨四十七中期中)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  (填“左”或“右”)运动的;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左运动的,以上判断结果可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16. (2018河南南阳新野新航中学月考)如图,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让风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了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况,晓彤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汽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雪认为此时可以看做汽车在高速行驶,这是以   为参照物。
17.(2019绵阳冲刺) 我国古书的《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   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的,“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的。
18. (2019河南南阳镇平期中)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   为参照物,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
19.2019漳州中考模拟)小美与爸妈自驾出游,汽车行驶中,小美与妈妈并肩地坐在后座,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美是    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美是    的。
20. 学习完“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知识后,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甲同学说:“自然界中存在两类物体,一类是静止的物体,如地面上的建筑物;另一类是运动的物体,如飞行的飞机、行驶的汽车等。”
乙同学说:“以相同速度同向行驶的两辆汽车,以地面为参照物,两车都是运动的,而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车又都是静止的,因此,任何物体我们都无法描述它的运动情况。”
丙同学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决定于参照物,选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就是静止的,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则物体就是运动的。”
丁同学说:“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
的。”
以上四位同学的发言,你认为    同学的发言是正确的,理由是:           。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A符合题意,故选A。
2. 答案 A 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自家小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自家小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向后运动,而相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能选自身为参照物。故选A。
3. 答案 B
解析 机器人选地面作为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机器人选托盘作为参照物,位置没改变,是静止的,故B对。机器人选餐桌或墙壁作为参照物,位置均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C、D均错。
4.答案 D 树木相对于房屋、地面位置不发生变化,故A、C错误;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能选择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树木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小华坐在行驶的高铁上,树木相对于列车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小华以列车为参照物,会看到路旁树木向后退,故D正确。故选D。
5. 选B 解析 电梯从一楼向高层上升的过程中,电梯中的乘客相对于电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A错误,B正确;楼房窗户相对于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窗户是运动的,C错误;乘客与楼房窗户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以乘客为参照物,楼房窗户是向下运动的,D错误。故选B。
6. 答案 A 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两车的运动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A.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A正确;B.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C.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C错误;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D错误。故选A。
7,答案 B 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展现造型,以另一名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中一名运动员的位置没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以地面、建筑物、飞机为参照物,他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故选B。
8. 答案 B 以黄鼠狼为参照物,啄木鸟与黄鼠狼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啄木鸟是静止的,故A错误;以啄木鸟为参照物,黄鼠狼与啄木鸟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黄鼠狼是静止的,故B正确;以地面为参照物,啄木鸟和黄鼠狼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它们都是运动的,故C、D错误。故选B。
9. 答案 A 以主席台为研究对象,相对于奔跑中的运动员而言,主席台的位置是变化的;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地面、终点计时器而言,主席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主席台是静止的。故选A
10. 答案 A 以卫星2为参照物,卫星1与卫星2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卫星1是静止的,故A错误,B正确;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1、卫星2与地球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卫星1、卫星2都是静止的,故C、D正确。故选A。
11. 答案 D 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出现“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选D。
12. 答案 ABCD 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南运动,则乙车可能静止不动;可能向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但速度比甲车慢;还可能先以小于甲车的速度向南运动,然后向北运动。故选A、B、C、D。
13. 答案 BC
解析 题目告诉我们“丙看到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上升”,我们以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楼房为参照物,可判断出丙在下降;甲看到丙的飞机在上升,以丙为参照物,可知甲在下降,故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甲也在下降,且要比丙下降得更快一些;丙看到乙的飞机在上升,乙看到甲的飞机在下降,则甲看到乙的飞机也在上升,那么相对于地面,乙的状态是不确定的,可能在上升,也可能在下降,也可能静止。
14. 答案 运动 静止
解析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则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静止的。
15. 答案 右 相对
解析 轿车向左行驶,骑自行车的人向右运动,若以轿车为参照物,那么树、骑自行车的人都向右运动;若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那么树向左运动,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6. 答案 静止 风
解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模型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以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
17. 答案 相对性 河岸 人
解析 “舟行”,舟和河岸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置的改变,以河岸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人不觉”,人和舟之间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以人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舟行”和“人不觉”都是相对参照物来讲的,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18. 答案 船 地面
解析 “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运动,山和船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选船为参照物;“仔细看山山不动”是选地面为参照物。
19. 答案 静止 运动
解析 小美与妈妈并肩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美相对妈妈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美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美相对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美是运动的
20. 答案 丁 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一定要选择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所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说法错误,丁同学的说法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