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6-15 20:51:28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知识性目标:
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重点)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难点)
技能目标:
学会测量自己和他人的体温。
情感目标:
关注人体的身体健康。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食物
消化系统
氧气
呼吸系统
细胞
循环系统
能量释放出来后用于维持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等。
体操运动员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维持体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能量
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以热量形式散失
——维持人体正常体温
目的:说明人体能量的供给。
指导:
1.学生4人一组,讨论和交流下列资料。
资料1:据测定,蛋白质、糖类和脂肪
的热价分别为 17.15kJ·g-1 、
17.15kJ·g-1 、 38.91kJ·g-1 。
各种食物由于成分不同,
热价也不同。
常见食物热价
资料2:人在一天中所需的能量与其年龄、
性别、身材大小以及从事劳动强度有关
从事不同劳动强度的人每天所需要
的能量(单位:kJ)
2.根据前面学习“膳食指南与食品
安全”内容时设计的“一日食谱”,
计算自己每日能量供给的情况。
讨论:如何设计新的“一日食谱”
米:500克
豆制品:100~150克
瘦肉或鱼,肝类:100~150克
蔬菜类:750克
植物油:25克
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500kJ。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g蛋白质、600g糖和200g脂肪。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思维拓展
100×17.15+600×17.15+200×38.91=19787kJ
由于吸收的能量远大于消耗的能量,所以剩余的能量将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体 温
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
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
计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
(36.8℃)、口腔(37.2℃)、直
肠(37.5℃)三处。
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
有关。
目的:尝试测量体温。
器材:腋窝用体温计,口腔用体温计,脱脂
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等。
指导:
1.学生6人一组,测量每人的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
2.将体温计的水银甩到35℃的刻度线下,用体积
分数为75%的酒精对体温计进行消毒。
4.根据测量结果,列表记录每人的腋窝温
度和口腔温度。
讨论:
1.当你为亲人或邻居量体温时,如何确
认他们是否发烧?
2.为什么SARS流行期间,机场、车站
等场所要使用体温探测仪检查
旅客的体温?
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
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体温过高或过低会影响体内酶的催化
作用,从而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严
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发热
人体被某些细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即
平常所说的“发热”。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
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
反应。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
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
及生命。
当体温达到43℃时,人就会有生
命危险。
能量
生命活动
体温
人体内部
体温计
腋窝
口腔
直肠
填空题
1.物质氧化分解的同时,蕴藏其中
的__________被释放出来,主要用于人
体进行各项__________和维持______。
2.体温是__________的温度,可用__________来测量、测量体温的部位
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三处。(共29张PPT)
知识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3.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结合自编课本剧和自制肺量计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关注空气质量,关注健康。
鼻腔


气管
支气管

1
2
3
6
4
5
呼吸道

鼻腔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
的通道
气体交换的场所
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观察鼻腔的结构、分析其功能
鼻腔
鼻毛
——阻挡灰尘
黏膜
——分泌黏液粘住空气中
的灰尘和细菌、湿润空气。
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温暖吸
入的空气
鼻腔的功能分析
鼻腔的功能:
清洁空气、湿润
空气、温暖空气
1、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
2、结合鼻腔的结构特点,思考用鼻呼吸为什么比用口呼吸更卫生?
思考
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空气进入鼻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也能粘连空气中的小颗粒。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更卫生。


气管

(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只是空气的通道)
会厌软骨
(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依靠纤毛的单向摆动形成痰液)
(气体交换的场所)
发声器官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是什么
“痰”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肺内,并不断分支。
支气管
肺泡
在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泡的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人体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两手叉腰、体会呼吸运动,感受胸廓的变化。
呼吸运动
包括吸气过程
和呼气过程。
气管
支气管


吸气
呼气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增大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减小
胸廓容积增大
胸廓容积缩小
肺扩张
肺回缩
空气进入肺
气体排出肺
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肺活量是体格检查时常常要测量的一个指标,它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一个人肺活量的大小
与其年龄、性别、身
体、健康等因素有关。
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
是2500~4000mL。
目的: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器材:容积为4000~5000mL的浅色细口塑料袋,塑料吸管,细线,直尺,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脱脂棉等。
指导:
1.学生4 ~6人一组,制作肺量计。
2.取容积为4000~5000mL的长条状塑料袋,根据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塑料袋的体积。用笔在塑料袋的袋壁上
做记号,标出
体积数值。
3.用酒精消毒吹管。然后先吸足气,再向塑料袋中呼气,直到不能再呼出气体为止。每人测量3次,计算每次呼出
的气体量,其中
最大值即为被测
者的肺活量。
填空题
1.呼吸系统包括_______和肺,前者是________的通道,肺是_______ 的场所。
2.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动作合起来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3.肺活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比不经常参加的人的肺活量__________。
呼吸道
气体进出
气体交换
呼气运动
吸气运动
肋间肌
膈肌
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选择题
1.鼻黏膜内毛细血管的作用是 ( )
A 黏附细茵 B 清除杂物
C 温暖冷空气 D 分泌黏液
2.肺由众多肺泡构成的重要意义是 ( )
A 使肺内贮存的气体量增多
B 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 使肺泡内氧的含量增加
D 使气体流通加快
B
C
3.下列关于平静状态时吸气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胸部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B 胸部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C 胸部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D 胸部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A(共23张PPT)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重点)2.说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重点)技能目标:
学会分析实验方案,并能设计对照实验。情感目标:
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扬集体精神。
空气的组成
人体所需的氧气来自空气。
空气中不仅有氧气,还有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有什么变化呢?
气体成分 吸入气 呼出气
氧 气 21% 14.2%
二氧化碳 0.032% 4%
氮 气 78% 78%
水 蒸 气 0.5% 6%
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吸入了较多的氧、呼出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结论:
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探究目的:探究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推荐器材: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脱脂棉,洗耳球等。
探究指导:
1.学生4人一组,阅读某学生关于呼吸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发生变化的实验步骤:
(1)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烧杯。
(2)用塑料管向石灰水里连续
吹气多次。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由此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小组讨论这名学生的实验不足之处主要是什么?
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3.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本小组的探究计划。
4.小组实施探究计划,得出实验结果。
5.全班交流,得出实验结论,并评价各小组探究计划中的创新之处。
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探究的
问题
作出的
假设
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 示意图
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
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2。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再将洗耳 球的吹嘴对准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挤压 洗耳球,将空气吹入石灰水中。
2
1
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什么发生变化?
问题:肺泡内的氧气怎样到达肺毛细血管,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如何进入肺泡?
体内气体的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扩散作用
物质(包括气体)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叫扩散作用。
观察:演示实验及图片
思考:
1、老师在教室前面喷少量的香水,为什么教室后面的同学能闻到有香味?
2、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在书房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能嗅到炒菜的香味?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处
(1)交换部位
(2)交换条件
—浓度差
肺泡O2浓度>肺毛细血管内O2浓度
肺泡CO2浓度<肺毛细血管内CO2浓度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动脉
肺静脉
肺部 毛细血管网
静脉血
动脉血
O2
CO2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3)交换过程
及结果
2、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1)交换部位
组织细胞、体毛细血管
(2)交换条件:浓度差
体毛细血管O2浓度 >组织细胞内O2浓度
体毛细血管CO2浓度<组织细胞内CO2浓度
静脉血
动脉血
CO2
O2
静脉
动脉
组织细胞周围的 毛细血管网
(3)组织里的气体过程及结果
填空题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__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__________的地方向__________的地方扩散,直到__________。
扩散作用
高浓度
低浓度
平衡
识图题
右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通A__________,另一端连通C__________。
A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C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在肺泡这一部位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a__________由肺泡进入__________ ,b__________由血液进入__________。
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
静脉
动脉
氧气
肺泡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肺泡
(2)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D__________,另一端连接F__________。D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F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是 a由__________扩散到__________中,b由__________扩散到__________中

识图题
右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
动脉
静脉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共52张PPT)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永州工贸学校:冯建华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第一课时:血液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的成分;
2 、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问题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自主学习 独立解答
1、血液是人体的什么组织,它有什么功能?
2、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血细胞包括哪几种?
3、血浆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
实事求是、解决问题
血液(blood)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血浆(淡黄色)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深红色)
血细胞
(白色)
抽取鸡或猪等动物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看一看,血液出现了什么现象?
想一想,血液的成分由哪些物质组成?
血液的分层现象
观察
Ⅱ.血浆的主要功能
水(约占91%~92%)
蛋白质(约占7%)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少量)
Ⅰ.血浆的主要成分
a.运载血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观察
人血涂片
看一看:
哪种血细胞数量最多?
想一想:
各种血细胞分别有哪些形态特征?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特征比较
血细胞
数量
大小 有无细胞核
作用
最多
较少
较大
最小



运输氧气
吞噬病菌,保护人体。
止血凝血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红蛋白
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红色。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
(两种)
一、缺铁性:应当多吃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木 耳、海带等。
二、营养不良性:主要缺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所以口服补充即可。
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
血常规化验常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红细胞计数(RBC)
成年男子:
成年男子:(4.0~5.5)×1012个/L
成年女子:(3.5~5.0)×1012个/L
减少:贫血,失血;
增多: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 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脱水烧伤等。
白细胞计数(WBC)
成人成人:(5~10.0)x109 个/L
减少: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 原虫感染等;
增多:急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
血小板计数(PLT)
成人: 1.5x1011~3.5x1011个 /L
减少: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增多:慢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等。
血红蛋白含量(Hb)
成年男子:120~160g/L
成年女子:110~150g/L
减少:与红细胞变化情况相似。
患者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诊断结果
A 红细胞计数(RBC) 3.0×1012/L
B 白细胞计数(WBC) 15×109/L
C 血小板计数(PLT) 0.5×1011/L
D 血红蛋白(HB) 90 g/L
少于正常水平
多于正常水平
少于正常水平
少于正常水平
某患者面色苍白,精神不振,
头晕无力。经血常规化验,
他的红细胞计数为5.5×10 /L,
血红蛋白含量为85g/L。
那么,该患者可能患有什么病?
试说明判断理由。
12
1、血液是由    和     组成的,血细胞包括    、    和      。
2、血浆的成分有  、    、    、   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水   蛋白质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小板
葡萄糖 无机盐
达标测评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它里面含有红色的       ,具有     的功能。
4、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是   它具
有      的功能。
5、在血细胞中,有些    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运输氧气
血小板
止血凝血
白细胞
第二课时:输血和血型
受伤严重,需要立即输血!!!
在什么情况下伤者
才需要输血?
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 对健康没有影响
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 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17世纪时,医生就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出入人体的血管,来抢救大出血的病人,但不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出入人血,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能够起死回生,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会产生严重的反应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呢?
1901年,奥地利医师兰德斯坦纳终于搞清了ABO血型的秘密。
1930年,他因此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血型的种类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你想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血型该如何鉴定呢?
红细胞凝集原
血型
血 清 凝集素
A
B
A和B

A
B
AB
O
抗B
抗A

抗A抗B
原理:
红细胞凝集原与血清凝集素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
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A型标准
血清(抗B)
B型标准
血清(抗A)
方法:
模拟血型鉴定
血 型
A
B
O
AB
病人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血型




请你来鉴定
B
AB
O
A
凝集
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输血
输血是一种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的治疗方式。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
输血原则:同血型输血
即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异型血。
A
B
AB
O
A
B
O
AB
ABO血型之间的输血关系
输血关系图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型输血,此时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凝集原是否会与受血者血清中凝集素发生反应,造成红细胞凝集。
病人 血型 可接受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赵 B
钱 AB
孙 O
李 A
B、O
A、AB
AB A B O
O
A、O

A、AB、B
B、AB
请你再来鉴定
无偿献血光荣
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该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公民自愿献血。
6月14日
为“世界献血者日”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换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献血会不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呢?
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实践表明: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
1.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2.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3.什么血型的人被称为“万能输血者”?
4.什么血型的人“万能受血者”?
A B O AB
同型血
O型
AB型(共46张PPT)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会因创伤引起出血,如擦破了皮肤,渗出少量的血液或是严重点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但有些严重事故则会导致伤口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伤及了不同种类的血管。
血 管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1、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比较表
血管名称 结 构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速度
静脉
较厚,弹性大
较薄,弹性小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最慢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动脉
功 能
毛细血管
2、分布特点比较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分布较深
分布较浅,有的较深,
通常看到的“青筋”
就是静脉。
分布广泛。
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静脉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
讨论: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何关系
(功能提示: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数量多,分布广。
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
体会:把手放在胸前感受心跳的位置
1、位置:
胸腔的中部
偏左下方
2、形状:
像倒置的梨
3、大小:
拳头大小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房室瓣
左心室
1
2
3
4
5
6
我能行---说出心脏的结构及与血管的
连接情况
7
动脉瓣
观察心脏解剖图、想一想
1、心脏哪个腔室
的壁最厚?
2、心脏左右
侧间是否相通?
左心室
没有、有隔
膜隔开
合作探究:观察心脏工作示意图完成题卡上问题。
1.心脏内部有 个腔,分别是: 2.心脏的内部只有 侧相通。 3.心室与 相连,心房与 相连。 4.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 ,其作用是:
5.在心脏处,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动脉
静脉
瓣膜
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心房
心室
动脉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动脉搏动: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 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心率≈75次
2000多年前,著名的医学家扁鹊就已经用切脉方式诊断疾病。
切脉---桡动脉
探究目的:说明心率和运动的关系。
推荐器材:带秒针的表。
探究指导:
讨论:人的心率为什么在运动状态下比在平静状态下高?
课外
1.学生4人一组,把手放在胸部偏左侧,感觉心脏有节律的跳动,记录心跳次数。在腕部测定动脉搏动次数。几分钟原地运动后再次记录心率和脉搏。
2.提出有关心率和运动关系的问题。
3.作出运动影响心率的假设。
4.设计并实验,记录数据。
5.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6.讨论,得出结论。全班交流实验结论。
1、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在浅层
的(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
2、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功能是( )
A、运送动脉血 B、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
C、输送静脉血 D、输送营养物质
3、心脏的结构中,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 )
A、肺静脉 B、肺动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B
B
A
谢 谢
The end
thank you!
第二课时: 人体的血液循环和血压
1.心脏由哪四个腔组成
2.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3.哪些部位有瓣膜 达些瓣膜有什么作用
4.根据瓣膜的作用,推测心脏内以及心脏与相邻
血管间血流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肺静脉
主动脉
左心房
左心室
肺动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人体的血液循环
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循环流动的过程就是血液循环。
一昼夜流经心脏的血液为1.0×104L。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血液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供其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又运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某些物质,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根据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不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头部和躯体上部
毛细血管
上腔静脉(静脉血)
肺动脉(静脉血)
肺静脉(静脉血)
肺部毛细血管网
下腔静脉
(静脉血)
躯体下部
毛细血管网
主动脉
(动脉血)
肺部毛
细血管网
肺静脉(动脉血)
肺动脉(静脉血)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处
毛细血管

上、下
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
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体循环路线
肺循环路线
在体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和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的氧气和养料供给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排出二氧化碳而获得氧气。
动脉血—— 血液含氧较多,颜色鲜红。
静脉血—— 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左心室
左心房
右心室
右心房
主动脉
腔静脉
肺静脉
肺动脉
主动脉
左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腔静脉
-----静脉血
-----动脉血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
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体循环
肺动脉
肺部毛
细血管
肺静脉
肺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路线及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
物质交换
-----静脉血
-----动脉血
某人脚背发炎,医生在他的臀部肌
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
是什么 (请用图表示)
主动脉
臀部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左心室
肺静脉
脚背毛细血管
发炎部位
右心室
左心房
脚背动脉
血压: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最高值叫做收缩压。
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
正常值:收缩压/舒张压
单位: kPa
12-18.7/8-12 kPa
高血压 -----血压经常超18.7/12kPa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收缩压(kPa) 舒张压(kPa)
理 想 血 压 <16 和 <10.7
正 常 血 压 <17.3 和 <11.3
正常高限血压 17.3~18.5 和/或 11.3~11.9
1级高血压(轻度) 18.7~21.2 和/或 12~13.2
2级高血压(中度) 21.3~23.9 和/或 13.3~14.5
3级高血压(重度) ≥24 和/或 ≥14.7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倦等。
高血压还可能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预防高血压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糖类和脂肪的过量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等。
李明给父亲测量血压,测得的数据为21.3/15.6kPa,这个数据表示什么?可能患有什么疾病?应建议李明父亲如何防治?
一、填空题:
1、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内,肺泡内的( )进入血液,血液有( )血 变为( )。
2、填写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共同的规律是( )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 )。
二氧化碳
氧气
静脉
动脉血
心室
心房
二、单项选择题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2、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 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D. 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3、下列管道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A、肺动脉;左心房 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 D、腔静脉;左心房
D
A
C